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韩国医改用20年时间将汉医转变为韩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20:55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撰稿 郭隽

  1.东方医学起源之争

  据10月6日《广州日报》报道,中国民俗专家、中国民俗协会副主席白庚胜指出,“韩国以‘江陵端午祭’名义成功把端午传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现在又计划拿
中医当韩医,申请其为代表韩国的世界遗产。”

  有鉴于此,中国民俗专家、中国民协副主席白庚胜建议,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应优先边疆和共存文化,以防“抢注”。

  一时间,各大网络纷纷转载,许多网民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被外国“注册”感到担忧。

  对此,韩国媒体表示,“中国方面的反应太过敏,我们将申报的是‘韩国的传统医书’,又不是中医。”

  与此同时,中国内部的另一股暗流正在涌动。国粹中医竟在网上遭遇“围堵”。近日,网上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活动已有上万人,且主要是卫生领域的人,其主要意见是采取相关措施,让中医在5年内全部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惟一的医疗技术。此建议已经遭到了国家卫生部的否定。新闻发言人10月10日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说法,“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发言人指出:那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其所发挥重要作用的抹杀。

  “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中华文明5000年的瑰宝中医真的蒙尘了吗?

  而东邻韩国正在为近400年前的医书典籍《东医宝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准备将这源自中医的“韩医”发扬光大……

  2.《东医宝鉴》在韩国家喻户晓

  《东医宝鉴》在韩国家喻户晓,就像中国人都知道的《本草纲目》。

  韩国保健福祉部网站9月26日消息,1613年,朝鲜李王朝太医许浚编著出刊的《东医宝鉴》,将于2013年迎来400周年纪念日,福祉部就此将从今年起开展为期10年的纪念活动。韩国保健福利部的官员表示,这是重新回顾《东医宝鉴》,并希望借此把韩医发展成世界一流品牌的一项长期计划。为此,韩国保健福祉部计划成立纪念工作促进委员会,展开各种活动,包括促进《东医宝鉴》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新东医宝鉴》、举行许浚博览会等。促委会由政府人士、研究机关、市民与社会团体有关负责人等16人组成。

  今后,委员会将通过南北(朝鲜)合作,积极推进各项活动。包括:为统一医学奠定基础、翻译《东医宝鉴》为韩语和英语、发行《民族草药图监》、韩医学知识信息化、建造韩医学健康生活主题公园,以及实施体验韩医学观光计划等。

  3.中医申请世遗 韩国紧张

  《东医宝鉴》虽晚于中国明朝万历23年(1596年)成书的《本草纲目》,但其不仅在韩国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来也甚为中国及日本所重视。此书初刊之时,由于韩国的金属活字在“壬辰倭乱”(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派十几万大军进犯朝鲜,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半岛,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明朝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7年的援朝抗日战争,这就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壬辰倭乱”)中被日本人劫掠而不完整,所以此书由士兵负责重新刻造木头活字,也就是用简陋的“乙亥字体”印刷的。

  1945年日本投降、韩国独立后,因种种原因,《东医宝鉴》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而中国在1990年就开始由著名的中医理论家高光震等对此书加以校订,并加新式标点符号,成书120万字,早于韩国人对此书的重视。

  1991年,韩国庆熙大学韩医科倡议对许浚重新重视,并获得当时卢泰愚总统的首肯,继而于同一年在首尔找到被湮没的许浚墓所。1998年,大韩韩医师协会开始推动纪念许浚的各种活动。同年开始,韩国年轻一代学者陆续出版《东医宝鉴》的校订版,以及部分内容的韩文翻译版(因为原文是用汉字写的),但是迄今尚无完整的韩文翻译版本。2005年3月,韩国筹资141亿韩元(约1.12亿元人民币)在首尔建立许浚纪念博物馆,期望此地成为东方医学的麦加圣地。

  2006年6月8日的《人民日报》引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兼中医药世界文化遗产申请委员会副主任沈志祥的话,说中国将把中医相关的文物、书籍、器具等13项打包,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举马上在韩国引起重视。

  韩国因而思考在中国申请这么多项文化遗产后,自己还有什么和医学相关的文化遗产是可以值得世界注意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国准备以2013年《东医宝鉴》出版400周年为由头,把《东医宝鉴》及其他几项文物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4.许浚 与《东医宝鉴》

  许浚在韩国的知名度堪比中国的李时珍。韩国还将他的故事拍成了经典连续剧《医道》。

  据韩国史书记载,公元1596年(朝鲜李王朝宣祖29年),宣祖王命时任太医的许浚编纂一本医书,许浚与太医杨寿礼、金应铎、李命源、郑礼男等一同设编辑局,着手编辑医书,不幸于翌年遇上“丁酉再乱”(指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使参与编纂工作的诸医分散,编辑局解散。乱后,宣祖王改命许浚一人独自编纂。许浚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到了光海君二年(公元1610年)终于完成编撰任务。于公元1613年刊印。此书共25卷,包括目录2卷、内景篇4卷、外形篇4卷、杂病篇11卷、汤液篇3卷、针灸篇1卷,全部用汉字写成。此书主要参考中国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证类本草》、《圣济总录》、《直指方》、《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古今医鉴》、《医学入门》、《万病回春》、《医学纲目》等71种,和高丽医学古书《乡药济生集成方》、《御医撮要方》等撰集而成,是确立高丽医学理论体系的朝鲜传统医学——“高丽医学”的巅峰之作,不仅对“高丽医学”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而且对整个东方传统医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朝鲜李王朝光海君称《东医宝鉴》为“医学的统合”,高度评价许浚说:“东垣为北医,丹溪为南医,刘宗厚为(陕)西医,许浚则朝鲜之医,亦可谓之东医”。此医书已有36种不同版本。直到今天,这部医学经典依然在韩国、中国及日本广为流传。

  5.20年“汉医”变“韩医”

  1986年4月以前,走在韩国的大街上,不论你看到以汉字书写的“汉

医院”招牌,还是以韩文书写的“汉(韩)医院”招牌,指的都是同一件事。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逐渐把书写文字从汉字与韩文并存的方式(如同日文的使用方法),改为纯粹使用韩文。1986年4月9日韩国国会通过了“医疗改正案”,明确把原来意指为“汉医学”的词,改指为“韩医学”。

  由于汉文的“汉医”、“韩医”两个词,在韩文中是用同样的字来表达,因而从此在韩文中,“汉医学”就成了“韩医学”,“汉方医学”就成了“韩方医学”,“汉医院”就成了“韩医院”。汉医变成韩医,其实不过是近20年的事。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