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经济半小时》专题 > 正文

北京西城区汽南社区为老人建立无围墙养老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11:15 央视《经济半小时》
北京西城区汽南社区为老人建立无围墙养老院

十年来,贺大妈一直过着这样的“空巢”生活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北京西城区汽南社区为老人建立无围墙养老院

养老社会化,把老人组织起来,无论是对老人的安全还是社会保障稳定等各方面都能起到积极地作用


北京西城区汽南社区为老人建立无围墙养老院

北京市西城区汽南社区为了庆祝九九重阳节,特地搞了一个联谊活动,来参加的社区居民,是年龄都在75岁以上的老人


  央视《经济半小时》10月30日播出《没有围墙的敬老院》,以下为节目内容。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也是传统的老人节,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来说说老人。

  很多人现在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我们周围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的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了,而同时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又在不断下降,这一升一降之间
,我们也就快速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前后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是4.41%,3.56%,4.91%,5.57%和6.96%。

  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的确正在进入一个老年化社会,实际上,在抽象的数字背后,这些老年人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烦恼。

  空巢老人的简朴生活

  贺祥秀,82岁,住在北京市西城区的这间低矮狭小的平房里,贺大妈已经独自生活了十年。

  贺祥秀:“反正知道九九重阳节是老年节,什么过节,过不过不就那样吗。”

  对于贺大妈来说,每天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什么节日,孤单寂寞和艰难的生活也不会有任何改变,50多年前,贺大妈唯一的孩子因为一场意外不幸夭折,而10年前,老伴又因病去世,那个时候贺大妈已经72岁了,她的生活仿佛也从那个时候起停滞了下来。

  贺祥秀:“想也想不了那么多,幸亏时间长了,原来我想起来就想哭,现在我也不哭了,眼泪都流干了,没哭的了。”

  在北京200多万的老年人中,有30%的老人是像贺大妈这样的“空巢老人”,他们独自生活,自己买菜做饭,自己照料自己,而唯一的娱乐,就是看电视。

  由于贺大妈以前没有工作,而老伴的去世,让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大妈现在每月的收入只有380元钱,包括每月261元的低保,还有老伴生前的单位每月120元钱的补助,这点微薄的收入,除了要吃饭,贺大妈还要看病,几个月前,贺大妈的关节炎犯了,看了一次,花了三百多块钱,贺大妈很心疼。

  记者:“吃了药好了吗?”

  贺祥秀:“没好。”

  记者:“那您后来去了吗?”

  贺祥秀:“就看了一回就没去了。”

  记者:“为什么?”

  贺祥秀:“太远了,去不了啊,打车都要好几十元钱。”

  去不起医院,贺大妈只能买点芬必得这样的止痛药在家备着。

  贺祥秀:“疼得厉害了就吃一粒。”

  记者:“要能忍就不吃了?”

  贺祥秀:“对,不吃,不能天天老吃,吃多了不行,钱也吃不起。”

  已经82岁了,贺大妈的身体有很多毛病,不仅关节疼,而且血压高,心脏也不是很好。

  贺祥秀:“有时候心口疼,一疼的时候往下面走,一走我就吃一片吃两片,慢慢这个血压就好了,就这样对付的,都是营养药,不是什么治病的药,也治不好病。”

  记者:“这药多少钱一瓶?”

  贺祥秀:“这个便宜,这个两元多钱。”

  每月只有300多元的收入,贺大妈住不起养老院,也请不起保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得靠贺大妈自己慢慢来做,贺大妈家里的冰箱里,记者看到最多的食物是饺子,这些都是大妈自己包的,每次她都会包出很多,吃的时候蒸一下就可以了,对于大妈来说,这是最方便的食物,有的时候,她一个星期顿顿都吃饺子。

  吃完饭,大妈早早就要休息了,但每天一次的洗脚,却像是一场艰难的战争,在贺大妈洗脚的时候,我们听见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额头上慢慢浸出了汗珠。

  贺祥秀:“擦这个脚就费劲,嗓子呼噜呼噜的。”

  但比洗脚更困难的是剪脚指甲。

  贺祥秀:“不能时间长了,时间长了就出不了气。”

  居家养老 告别“空巢”

  目前,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居全国第四位,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他们中间像贺大妈这样独居或者只与配偶生活的所谓空巢老人就有60万人,而跟这个庞大数字相对应的是,目前北京市老年福利设施的床位总数还不到3万张,那么,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孤独老人走进福利养老院呢?答案是养老院的费用过高。

  为什么养老院的收费让不少退休老人觉得压力很大?养老院的收费有没有降低的空间呢?北京市第五福利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像他们这样的机构是在赔本经营,必须要靠政府的财政补贴才能维持勉强收支平衡。

  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支部书记陆定:“ 就一个人来说,一个床位费是每月1200 标准间,两人间,做为国家补贴来讲,一个床位补300块钱。”

  陆定告诉记者说,他们测算,老年公寓为居住在这里的每位老人所花费的成本,每月将近2000元,每位老人收费是1200元,政府补贴300元,还有相当大的缺口,而北京市也出台一些规定,对他们在水电费和土地费上进行优惠,这样他们才能正常维持,因为老人们的经济收入确实不高,所以老年公寓也不得不在很多方面考虑到老人的承受能力。

  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员工:“这个微波炉是免费的,老人们热一些东西什么的, 剩下的东西可以热一下。”

  记者:“可以随便用吗?”

  老年公寓员工:“对,对,可以随便用,然后呢,咱们这边还有煤气灶,这个煤气灶也是收费的,但是一次只要五毛钱一张的小票,老人可以煮一些东西什么的。”

  陆定说,就拿老人们吃饭来说,一个炒菜两块钱,一个花卷一毛五分钱,这个价格可能连本都保不了,但老年公寓还必须把这个价格一年四季都保持不变。

  陆定 :“我们主要只考虑一个基本的成本核算, 把天然气的费用算进去了,其它人员工资、水、电这些费用都没算。”

  陆定告诉记者,尽管不少老人觉得每月1200元费用太高,但对于老年公寓来说,这个费用可能很难降下去,而据他所知,在北京城区的其他养老机构中,老年公寓每月1200元的收费还属于中等偏低的,不过陆定认为,目前的养老模式只是减轻了老年人的家庭劳动负担,满足了老年人的娱乐需求,但增加了社会成本,老人原有住房的闲置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陆定:“我觉得就是居家养老,配合养老社会化,这样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

  陆定说,我国人口众多,专业养老机构的建设速度显然跟不上老年人增长的速度,将来老人养老的根本出路还是在社区,对老人饮食、娱乐、安全方面的需求,由社区提供社会化报务。

  能够使老人儿女安心工作,他们的这些生活护理由社会来代替,这样就把他们社会化,再一个,孤寡老人是一家一户,一个老人非常孤独,但是如果要社会化的话,把这些老人组织起来,使他们能够安度晚年的话,对他们的安全,社会保障稳定各方面都能起积极作用。

  无围墙敬老院 孤寡老人的家

  我们经常念叨那句老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并不是某个家庭自己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责任,但是,我们也看到,单靠福利机构办养老院,不仅很多老年人负担不了,社会也很难承受这样高额的成本,北京市民政局曾经做过调研,北京90%以上的老人最需要的是居家养老服务,怎么让老年人在家里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北京市开始了新的尝试。

  北京市西城区汽南社区为了庆祝九九重阳节,特地搞了一个联谊活动,到这里来的老人都是社区居民,年龄都在75岁以上。

  北京市汽南社区居民麻嘉卉:“医生可以给我们治生理上的病,心理的健康,要靠我们自己来争取。”

  发言的这位麻老太太就是汽南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今年已经有80岁了,老伴去世后就一个人生活,尽管老太太热心参加各种社区活动,看上去很精神,但实际上,老太太每天都在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担心。

  麻老太太:“我现在五种病,不是一样病。”

  麻老太太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和气管炎,肾脏和脊椎的功能也不好,独自在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尽管三个子女都在北京工作,但麻老太太并不愿意住到孩子那里,她有自己的生活,更舍不得这个居住了五十年的老地方,对于这位独居的老人来说,弹钢琴是兴趣爱好,但下厨做饭却是个负担,甚至会有危险。

  麻老太太:“我这汤都煮没了。”

  记者:“一般就这么简单地吃一点吗?”

  麻老太太:“对,晚上就吃一碗就够了。”

  在麻老太太居住的汽南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218人,占了社区总人数的25%,其中,像麻老太太这样不和子女住在一起的空巢老人将近500人,他们和麻老太太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行动不便,如果无人陪伴很容易发生意外,但很多老人和麻老太太一样,只要自己还能活动,就不愿意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老人们愿意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但是他们面临的生活困难又怎么去解决呢?2004年8月,当时担任汽南社区主任的王士良老人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居家养老服务,并给这种形式起了一个新名字,叫“无围墙敬老院”。

  北京市汽南社区党委书记王士良:“老人住在家里面,我们就把他视为是敬老院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汽南社区老人都视为是敬老院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把它看成是无围墙敬老院。”

  无围墙敬老院的成立的确给老人带来了方便,这第一个解决的就是老人的吃饭问题。

  王士良:“敬老院成立起来以后,这个困难就排出了,老人只要有这种要求,也可以到敬老院来吃,也可以根据老人的要求,把饭送到老人家里去。”

  不光为老人解决吃饭问题,无围墙敬老院还组织安排服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服务,解决家政服务,生活照料,购物,就医等一系列问题,工作要一项项展开,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无围墙敬老院居家养老办公主任赵瑛琪:“慰老服务这一块,得不到任何回报,你只有为他们而付出,为他们而服务。”

  敬老院没有收入,这意味着他们的未来不确定,与此同时,他们还意识到另一个问题。

  麻老太太:“我从来也没交过什么费,可是好多事,他们都帮我想,不光是我一家,有些好多老人家,他们都经常去跑一跑,问寒问暖的。”

  王书记告诉记者,无围墙敬老院成立之后,就一直依靠注册时街道上给的5万元钱维持,尽管后来民政部门又拨付了5万元,但是资金却一直非常紧张,仅仅4名工作人员要完成对2000多名老人的关照,实在是力不从心,而他们发动的志愿者也很不稳定,如何给老人更好的服务?

  2006年,汽南社区所属的乐坛街道花了22万元租下了社区里一个老房子,在北京市和西城区政府的帮助下,花费了200多万元把它改造成一个社区敬老院对外营业,服务人员增加到了8个人,一方面,一些行动不便,子女又没有精力照料的老人可以住进来,另一方面,依托这个资源,社区也可以更好的为居家的老人服务,这个新的敬老院成立之后,麻老太太就非常喜欢这里的小饭桌,只要花上几元钱,就能过来吃上可口的饭菜。

  王士良:“老人的需求,都是由居委会的这些各种服务设施去完成的,它受到很多限制,你比方老人需要日托,儿女不在家,老人需要日托,它没这种设施,老人只好就在家里面。”

  有了这个敬老院,汽南社区终于可以实现对老人的日托服务,这正的实现了无围墙这个概念,同时,她们依托社区卫生站为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免费为老人进行若干项医疗服务。

  北京市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汽南站站长侯武姿:“这个档案建立以后,我们对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需要医疗救助的,都容纳在里面,所以我们分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情况,给与一些不同的,比较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和健康照顾。”

  与此同时,无围墙敬老院的巡视员开始发挥作用,他们负责了解每一位老人的家庭状况,每一户人家都登记注册,随时回访。

  记者:“赵佐昆老人,92岁,记录显示,已嘱咐老人不要吃

月饼,午饭最好煮小米粥吃,这个工作做得很细致。”

  无围墙敬老院从这个概念的提出到现在,王士良老人认为开始正式运转,整整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如果没有政府支持,这个无围墙敬老院很难维持下去。

  王士良:“养老事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事业,必须有政府支持,通过这几年的试验,我们总结的经验是,政府扶持,民间操作,社会参与,志愿者的支持,大体是这个思路。”

  半小时观察:谁来填补我们身后留下的座座空巢?

  我们不可能只用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拿出天文数字的资金修建大量的养老院,面对大量增加的空巢家庭,我们需要寻找中国式的智慧。

  解决空巢问题的根本办法当然是尽量减少空巢,中国人重视家庭,讲究孝敬老人,这一传统不能因为现化化的压力而被抛弃,政府应当鼓励年轻人花更多地时间陪伴父母,同时应当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受户籍、社保、医疗的约束,让他们更方便地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

  中国人重视邻里关系,社区可能是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社会养老不仅需要政府投入,更需要用市场手段来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早在20年前,日本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政府制订了许多发展“银发经济”的法律,比如“看护保险法”,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以通过国家补助获得必要的看护服务,这不仅改善了许多单身老人的处境,而且大大推动了日本看护产业的发展。

  中国并不缺少解决老龄问题的社会资源,关键是要找到高效率使用这些资源的办法,比如说,怎样让大量的失业青年在银发产业中寻找发展机会,就需要我们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构建

和谐社会,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亿多老人,帮助他们,不仅需要孝心,更需要智慧。

  主编:张凯华

  记者:孙菁 袁柏欣 王维

  摄像:张明 李培 陈艳波

  相关专题:央视《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