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长征组歌背后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17:06 青年参考

  审看时,台下老红军哭成一片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震惊中外的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 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于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 万五千里。但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表现长征的文艺形式并不多。

  1965年8月1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在北京首演《长征组歌》,顿时轰动全国。这是继《黄河大合唱》 后,在中国舞台上演出场次最多的大型音乐组曲,并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如今,《长征组歌》累计演出一千场以上 ,演唱者换了一代又一代,但仍长演不衰。

  舒云/文

  1萧华抱病写诗篇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但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没有被以文艺形式完整地表现出来。 其实早在1938年,时任

八路军343旅政委的萧华,曾托人把24幅有关长征的漫画带给上海的文人阿英,阿英以《西行 漫画》为题出版,印了2000册。直到1958年夏,萧华才在北京图书馆看到此书。他建议人民美术出版社重印,可想不 起画者是谁。1961年,曾任多国大使的外交家黄镇从国外回来担任外交部副部长,才知道这是黄镇在长征途中的即兴创作 。萧华应人民美术出版社之约,为黄镇的《长征画集》作了序。

  长征时还是“红小鬼”的萧华,也很想为表现长征做点事情。他对夫人王新兰说:如果有时间,我一定要写写长征。

  1964年2月,萧华到杭州疗养。正值纪念红军长征30周年,文艺单位向他约稿。天时地利,萧华查阅了大量的 长征资料,借鉴古诗词中的“三七句和四八开”,抱病写出了12首完整反映长征的诗词。

  2 《长征组歌》曾有两个版本

  1964年9月,萧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1月中旬,萧华将他的长征诗词送周恩来总理和在 京的老帅们传阅。周恩来非常喜欢,说先把《飞越大渡河》放进正在排练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在周恩来的关心下, 萧华的长征诗词经广泛征求意见,做了大小十次的修改。像“毛主席用兵妙如神”改成了“真如神”,“妙”字不好发音,改 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被周恩来誉为《长征组歌》中的神来之笔。

  11月中旬《长征组歌》正式定稿。萧华通过总政文化部把它交给总政歌舞团和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分别谱曲 。

  “总政版”和“战友版”都如约拿出来了。现在我们听到的《长征组歌》曲作者,是战友歌舞团的晨耕、生茂、唐诃 、遇秋。

  时任战友歌舞团团长的晨耕回忆:我拿到萧华的底稿时发现,上面满是泪痕。遇秋回忆:萧华说,战友歌舞团的几位 作曲家对民族音乐比较熟悉,写了不少群众喜爱的歌曲,又有一批较好的独唱演员,先请他们谱一个通俗曲子,争取明年八一 演出。

  “总政版”没有像“战友版”那样公演,1966年2月,总政歌舞团在京西宾馆礼堂为全军高级干部会议演出了两 场大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周总理问哪个版本更好?萧华说各有千秋。这之后,“总政版”计划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 电影艺术片。然而,赶上“文革”,拍摄计划搁浅,因此只有“战友版”流传了下来。

  3台下老红军哭成一片

  1964年12月,战友歌舞团从萧华的12首长征诗词中选出10首谱曲,分别是:《告别》、《突破封锁线》、 《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 会师》。10个战斗生活画面,借用了江西采茶调、苗家山歌、湖南花鼓、云南花灯以及陕北秧歌等艺术表现形式,两个月后 完成初稿。

  1965年4月下旬,4位作曲家到杭州为萧华试唱。遇秋回忆说,萧华留我们住了10天,他每天讲解一曲。我们 开始认为红军北上抗日,自然应该浩浩荡荡,敲锣打鼓。萧华说,那时候长征是不得已啊,我姐姐哭成了泪人,不断地问我去 哪儿?什么时候回来?连我这个少共国际师的政委都不知道。周恩来也说,《告别》写得太雄赳赳气昂昂了,要尊重历史嘛! 当时是在“左”倾错误路线的控制下,红军是不得已进行战略转移,一步一回头,一步一声泪,所以送别应该比较低沉。

  第二曲为什么“路迢迢,秋风凉”?这里面的深层意思是什么?萧华说,长征中两个地方牺牲最多,一个是封锁线, 一个是雪山草地。敌人有准备,机关枪扫过来,我们的战士倒下一大片,后面又冲……过封锁线,连朱老总都亲自甩手榴弹。 20世纪50年代初,有关部门组织重走长征路。草地上仍然有烈士的尸骨和刀枪……说着说着,萧华的眼睛潮湿了。

  1965年5月初,经过修改的《长征组歌》正式排练,战友歌舞团排出最强的阵容,独唱演员由马国光、贾世骏、 马玉涛等著名歌唱家担任。周恩来等不及公演,前来观看彩排,当晚,他给正在杭州的萧华打电话,说你为党和人民,为子孙 后代做了件好事,我感谢你!

  1965年7月,《长征组歌》进入了紧张的排练阶段,周恩来亲临现场。当时战友歌舞团的排练场在平安里一号, 非常简陋,周恩来毫不在意地坐在木凳子上观看,他看指挥唐江满头大汗,亲自把放在他身边惟一的电扇挪到唐江身后,说你 比我更需要,你的后背都“胜利大会师”(湿)了。

  歌唱家耿莲凤回忆: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排练,7月18日,萧华审看《长征组歌》。第一首歌《告别》刚结束,他 就泣不成声,台下观看的老红军哭成一片,演出只好暂停。

  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隆重公演,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长征组歌》都给予了高度 评价。

  4周恩来请歌唱家教他《长征组歌》

  周恩来非常喜欢《长征组歌》,曾多次把作曲者和歌唱演员请来,听他们演唱。虽然总理熟知《长征组歌》中的每一 段歌词,每一处表演,他还是专门请歌唱家教他。

  歌唱家贾世骏回忆:1966年的一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周总理见到我,说你再教我唱《过雪山草地》吧!当时陈 毅、谭震林等也在场。

  我说您不是会唱了吗?周总理说再给我纠正纠正。我打着节拍,周总理用沙哑的嗓子唱了起来。因为他白天接见红卫 兵,嗓子喊哑了。我哪里知道,这时正是周总理的“雪山草地”啊。我说总理,您唱得一点儿也不差!周总理笑着说你再唱一 遍,让我熟悉熟悉。等我唱完,周总理亲自给我端来一杯热茶。

  周恩来观看《长征组歌》的排练和演出,百看不厌,他大都是利用休息时间。一天傍晚,周恩来陪外宾从上海回到北 京,连晚饭也没吃就到京西宾馆观看《长征组歌》。他说谁知道你们这次演了,什么时候能再演呢?只要你们在北京演出《长 征组歌》,我一定抽空来,争取场场都不错过。

  《长征组歌》的演出一般安排在演出的后半场,有一次在北京人民剧场,该上演《长征组歌》了,周恩来悄悄地进来 ,坐在剧场最后一排的警卫席上。全场观众还是发现了,立即起立鼓掌,主动给他和随行人员让出剧场中间的座位。周恩来婉 言谢绝,直到把前面给艺术指导留的座位让给他时,他才勉强坐到前面,但仍坚持让自己的警卫坐在最后一排,并让秘书补上 票款。

  5累计演出一千场以上

  1966年6月,周恩来点将,让战友歌舞团带着《长征组歌》和他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一起出访罗马尼亚、阿 尔巴尼亚等国家。

  6月26日晚,《长征组歌》在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市演出后,周恩来高兴地走上台,说晚餐到中国大使馆吃贴饼子, 晚餐后再演几段节目慰问大使馆,我和你们一起唱《长征组歌》。一个多月的出访行程,每到一个城市周恩来都要安排《长征 组歌》的演出。此后周恩来又安排《长征组歌》赴苏联、日本演出。

  但谁也没有想到,《长征组歌》剧组载誉回国后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从此一直被禁演了多年。1975年,在毛 泽东关于调整文艺政策的指示下,刚刚复出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邓小平,要求有关部门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复排 《长征组歌》。同年10月,经过修改的《长征组歌》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公演,连演45场,又是场场爆满。

  这时周恩来刚做了第五次大手术,直到逝世,他再也没有从病床上下来。得知《长征组歌》重新演出的消息,他用微 弱的声音对夫人邓颖超说他想看。那天演出刚结束,演员们还没有卸装,接到总理办公室的电话,说总理非常想看《长征组歌 》,但他病得实在太重了,无法亲临剧场,想请大家再演一遍。演员们强压着悲痛,在深夜里从头到尾又演出了一遍,由八一 电影制片厂录制成彩色艺术纪录片。

  如今,《长征组歌》累计演出一千场以上,演唱者换了一代又一代,但仍长演不衰,深受海内外同胞的欢迎。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