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地方减副规避职能重叠弊端 纪委书记不任副书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0:15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马昌博 赵蕾) 中国现任的省委副书记们正面临一场“对折式”的削减改革,与经济改革不同的是,几个非发达省份成为这项举措的先行者。

  至10月31日止,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中,有6个省份的省级党委完成了换届,这也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之后,省级党委正式换届的开始。

  其中,辽宁、河南、安徽、山西的省级党委都实现了“一正二副”模式,即省委书记一名,副书记两名,其中一人兼任省长,另一人作为专职副书记负责党务,副书记人数相对其他省份减少一半。

  而最早开始换届的西藏和新疆两个少数民族省份则变为“一正四副”——在上一届,西藏有7个副书记,新疆则有6 人——两地现有副书记中,少数民族和汉族副书记各有两人,其中新疆的副书记按惯例包括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

  就已公布的数据看,此次“减副”中,各省乡镇党委精简的副书记都以几千计,在湖南,精减乡镇副书记职数5600 余个,相对较少的陕西亦有2000余人;而县级党委副书记各省精简数多在200人左右,地市级多在40人左右,省级一般由4人减为2人,少数民族省份则由6-7人减为4人。

  “减副”之后,由副书记分工负责变为常委分工负责,实现十六届四中全会“实行常委分工负责”的要求。而惟一的专职副书记则专司党务,并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

  此前,在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

  从今年初开始,官方就释放出“减副”信号,最早透露信号的是省一级,今年4月,河北、安徽、福建、宁夏、海南等五个省区副书记职数已减少到3人,且五省区的副书记格局完全一致:一位兼任省长,一位分管党务,一位则兼任纪委书记。

  而当月下发的有关文件也强调:省级党委常委职数一般为11-13人,西藏、青海、新疆可以14-15人;减少副书记职数,除兼任政府正职的副书记之外,一般可设1名专职副书记;扩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党委常委和政府副职可交叉任职2-3名;同时规范任职年龄,省委书记、政府正职副书记为65岁,纪委书记为63岁其他为60岁,但在提名上述三类任职人员时,如果年龄分别已经是63、61、58,则一般不列入提拔行列。另外,还要求换届时要达到省级党委班子中50岁以下的要有3名,45岁左右的要1名。

  就在省级党委显出端倪之时,包括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县乡党委换届已开始按照“一正二副”模式开始,地市级也迅速采用此模式,在陕西铜川,4月底时该市党委副书记已减至二人。

  此后不久,辽宁、重庆两省市的省级副书记因调任亦变为两人,虽非正式换届,但由市县“减副”模式观察,除少数民族省份外的省级党委副书记已被认为即将顺延减为两人。直至10月26日辽宁省委正式换届,省级党委“一正二副”模式由此登场。

  副书记职数过多的问题

  此次地方四级党委大规模“减副”被认为将改革党委决策体制,规避副书记过多造成的职能重叠弊端。

  中国共产党建政后,沿袭前苏联体制,各地方党委不仅有副书记,包括书记亦有第一、第二之分。

  “书记好多个,副书记好多个,下面才是党委常委、委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说,这种设置在改革开放初期亦有存在,直至中共十三大删除了党章中关于第一书记的规定,地方党委书记只有一个,但副书记数量仍然众多。

  以一个地级市为例,会有副书记4到5人,他们都是市委常委,而常委一般有9-11人。按程序,对重大问题,都是先上书记办公会讨论,后提交常委会决定,而众多的副书记使得书记办公会这一议事机构代替常委会成为决策机构。

  比如讨论干部任用,书记办公会上包括书记和副书记已有五六个常委,加上列席的组织部长和市委秘书长两个常委等,共有七八人,早已超过常委半数。

  “剩下最多4个常委,就算在常委会上全反对也没用。”西部某省的一位市委副书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而且常委往往调动频繁,经常不足。”这样只要在书记办公会上定了的事,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拿到常委会上再讨论时几乎都能通过,“常委会被虚置”。

  如此之下,一个市委书记要通过某项决策,只需说服几个副书记即可,而不必顾虑其他常委意见,这与“集体领导” 原则显然相悖。

  除决策弊端外,副书记过多造成的职责重叠则直接影响实际运作。4-5个市委副书记中,一般由一人兼任市长,一人负责党务,一人分管经济,一人兼任纪委书记,另或有其他诸如主管政法、文卫等的副书记一人;而政府方面,又各有分管副市长5-7人。由此造成党政分工不清,工作权限和职责重叠。

  例如,分管文教的副市长在决策时因涉及文化意识形态,要同市委方面的相关部长沟通,同时还要向主管副书记汇报。“但三个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是通过制度,而是依靠各自的个人关系和政治品德,一旦其中有人权力欲望强烈的话,合作就会打破,开始扯皮。”一位曾任文教卫生主管副市长的地方官员说。

  而更尴尬的是主管经济的副书记,按规定党管经济主要是统揽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等“大局”,但是对地方政府来说并无多少宏观经济战略需要经常性的决定。而政府方面又有分管工业、农业、旅游等的副市长,“这就要看管经济的副书记的个人秉性,要么被‘挂起来’,要么参与具体事务,做和副市长一样的工作。”那位市委副书记说。

  但参与具体事务时主管经济的副书记又无法直接调动资源,“从党内法理上讲,副书记可以领导副市长,但实际难以履行:首先二者行政级别平行,其次从抓经济的资源讲,副书记不如副市长。有些项目副书记很用心,但主管副市长不配合就无法调动资金。”该市委副书记说。

  而对分管工、农等经济口的副市长们来说,某个举措除向市长汇报外,还要向主管经济的副书记汇报,重大事务还要向市委书记汇报,需层层同意。另外尴尬的是,其他副书记一方面和市长同是党内副书记,一方面行政级别上又低于市长,“ 主管副市长工作能力不强,市长就会抓市委这边的主管副书记用。”如此三者关系更牵扯不清,有问题亦难以追究责任。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