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西医结合影响了传统中医精华的传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7:06 新浪嘉宾访谈
中西医结合影响了传统中医精华的传承

《中国新闻周刊》时政社会部主笔黄艾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主持人马骧:简单说现在中医的现状你怎么看?

  李径宇:不好说。

  主持人马骧:说说你看到的状况。

  李径宇:可能观点比较极端,要么中医是完全正确的,要么是完全推翻。我看到最极端的就是“中医几乎是一种毒,副作用太大了,全盘否定”。但是实际上中医这么几千年发展下来,为什么能发展下来?肯定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道家思想,包括对农耕文化的一些认同,这些都是很有延续性的。现在在这个城市背景下,包括咱们谈到全球化背景,西医进来之后自然受到一种冲击,它实际上是一个集中的反映,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一个集中的反映,实际上也是这个主题。

  李楯:这实际上是世界面临的问题,我们不但有中医,还有藏医,还有维医,世界各个民族,比如像非洲,也有很多它的民族医。在工业化整齐划一的情况下,以西医的标准就把它都否定掉了,它肯定不符合那个标准。经过工业化以后,人类到上个世纪末开始认识到我们需要一种多元文化,所以我们才涉及到濒临灭绝的文化,涉及到口头传授非物质文明遗产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在一个新的条件下,以一种多元一体合而不同的这样一种构架来面对各种文化?

  主持人马骧:最近几位嘉宾去看过病吗?

  黄艾禾:没有。

  李径宇:身体都比较好(笑)。

  主持人马骧:上一次看病的时候或者是上几次看病的时候,有选择中医的时候吗?

  李楯:我有选择中医的时候,但是面临一个问题,中医开西药。现在中西医结合,西医在大学训练出来,然后中西医结合,西医开中药,中医来用那些西医的仪器来诊断,这个我觉得问题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马骧:照您的观点应该怎么样?

  李楯:我不是搞医的,我不好随便来说。但是我认为很多东西如果你以另一种标准来衡量,以一种外来的标准,以一种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不只是中西医的问题。我们现在各个学科都有一个外国西方的组织,那就存在,比如搞哲学的人,搞中国哲学的人必须先搞西方哲学然后同时学中国哲学,搞西方哲学的,包括中国大学教授说是搞西方哲学史,完全可以不顾中国的哲学。西方的东西一家之大这种现象好不好?我认为不好,我主张多元。

  网友:中医已到告别时这句话说重了,因为有很多朋友也是通过中医解决自己身体的不适。

  李楯:但是恰恰那些中医都是按西医的学校教出来的,中医学西医,西医开中药,这种中西医结合我认为是存在问题的。

  主持人马骧:李径宇认为是不是这样?

  李径宇:差不多这样。

  主持人马骧:这个角度上我们提到告别时的问题。还有一句话,经常说你身体不好看看老中医,老中医这个群体老被提及,他们有多大?是不是他们身上还有一些传统中医的精华?

  李楯:所剩不多,但是我们要考虑到中国人的理念,能给人治病就能治国,中国古代认为是一个道理。包括烹调,有人说在外面看哪儿还有中国的东西,中医扎针灸,中餐也是这样,治大国如烹小鲜,烹调认为和治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需要好好分析,有没有我们今天仍然应该认真对待,应该接续下来的东西。

  主持人马骧:说到中医,刚才那位朋友觉得没必要认为现在情况有多危急况,没有必要为它担心。

  说到另外一个话题,可能更多朋友要提出自己的感觉,就是中式服装的问题,我们看看今天穿的衣服。我这件半中半西,就是一件圆领的。

  李楯:不要看了,我们没有什么传统的。

  主持人马骧:不是,黄老师挺中式的。

  李楯:只不过是再造的中式,有一些有偶然原因,我们要看到事情的复杂性。在我们启动现代化的进程之前,是一个中国少数民族作为君主的国家,我们往上很难找到我们的服装,这是中国的一个外在的东西。

  主持人马骧:汉服。

  李楯:汉服太远了,说实在的。说穿袍子马褂,基本上是满族的东西。这么大一个民族,它自己有什么是它的文化传承,而且不是为了表演,不是为了展示,真正是生活中沿袭下来的?比如我们看一个运动员,后来和一个韩国人结婚了,我们看看他的婚礼,穿的恰恰是近于中国明代的服装。他们的婚礼为什么那样,包括日本人的婚礼为什么要穿和服,它是一种文化传承,认为这个时候应该回到我的家乡,回到我的祖先那里,而不是一种表演。我们现在确实找不着穿什么了。

  主持人马骧:所以我们谈到中式服装这个话题的时候,没有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穿什么样,一定要把中式元素表现出来吗?世界上的人穿的衣服差不多都一样。

  刘婉媛:这是一种形式,有很多东西放在心里就行了,不一定要表达。

  李径宇:针对外国人有时在正式场合。

  李楯:那是穿给外国人看的。

  李径宇:包括在正式场合。

  李楯:正式场合恰恰要穿西服。

  刘婉媛:对这个事情不必太矫枉过正,喜欢穿中式就穿中式。

  李楯:问题是我们找不到穿什么样的,像唐装,中国人什么时候穿过这种衣服。

  李径宇:改良过后的。

  李楯:中国古代没有那种衣服。

  主持人马骧:李老师的观念对吗?是不是我们在某些场合找不到传统的东西?

  黄艾禾:一定要强调民族性就有一点钻牛角尖。

  李楯:但是其它别国、别的民族是有的可穿,这怎么解释?这唯独不是中华民族的东西,唯独是汉族的东西。

  主持人马骧:韩国人在结婚的时候穿传统服装,中国人也可以穿,在特定时刻可以找到。

  李楯:但我们并不认同,有些文化断裂是没法恢复。

  李径宇:多元化价值下面没必要强求,个人喜欢就可以了。

  李楯:你不可能人为地确定一个,而且每个人也确实找不到什么可穿的。

  李径宇:中国人政府设计的礼服有没有,已经没有意义了。

  黄艾禾:男士穿中山装。

  李楯:中山装是从日本改良过来的。

  刘婉媛:也是有传统的。

  李楯:那也就是几十年的传统,算一算从民国到50年代以后,50年代的中山装又有改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