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当选巴西左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0:32 南方人物周刊 | |||||||||
在工人眼中,他是抵抗军政府独裁暴政的象征,是巴西的“卡斯特罗”。 而在布什的小算盘中,卢拉或许还是美国重返拉美的合适人选 -于英红
10月29日,巴西最高法院宣布卢拉以60.8%的高票蝉联总统,消息传来,无数的巴西穷人开始涌上街头,纵情狂欢。 “穷人代言人” 卢拉1945年出生在巴西东北部伯南布哥州加拉尼乌斯市一个贫民家庭,受天主教“节育就是杀生”的观念影响,卢拉一家有12个孩子,中间夭折了4个。十口之家就挤在几间小土坯房里,喝黑豆汤充饥。 卢拉出生不久,父亲抛下妻小到圣保罗的港口当了码头工人,几年后竟然给卢拉又添了一个弟弟。卢拉母亲再也无法忍受这个酒鬼,带着8个孩子单过了。懂事的卢拉从小就沿大街为人擦皮鞋,抽空还卖花生米和木薯粉,挣点小钱补贴家用。 因为家境贫寒,卢拉只上了五年小学,2002年他当选总统,媒体惊呼这是拉美历史上首位文盲总统。 在巴西政坛,卢拉一直有“穷人代言人”的美誉。2002年衣锦还乡时,他对他的乡亲们说:“我不是从报刊上知道东北部人的痛苦,因为我身上流的就是东北部人的血。”已是总统的他,仍然像以前那样到小饭馆吃饭。还时常背着警卫到大街上与百姓拥抱、接吻。这让保镖们叫苦不迭,声称要用巴西法律来规范其“不轨行为”。 靠工人运动发迹的卢拉,在工会和街头恶补了自己缺失的学校教育。在一家钢铁厂做车床工时,一次工伤事故夺去他一个手指,少得可怜的赔偿金激发了他捍卫工人权益的雄心。正巧哥哥在维拉雷斯公司工会帮他找了一份工作,几年时间卢拉平步青云,被破格提拔为冶金工人工会第一书记,随后又两度当选为该工会主席。 1980年,积累了一些政治经验的卢拉和工会人士、知识分子联手成立劳工党,正要再次号召圣保罗钢铁工人举行罢工时,他被军政府逮捕,被判处三年半监禁,后被高等法院宣布无罪释放。 这番周折不但没有挫败他,反而树立了他在工人中的威信。在工人眼中,卢拉是抵抗军政府独裁暴政的象征,是巴西的“卡斯特罗”。 向左走,向右走? 对于巴西选民而言,选卢拉还是阿尔克明,其实就是要在向左走向右走之间作出抉择。卢拉获胜证明选民愿意向左走。 事实上,巴西左转的趋势四年前就开始了。当时卢拉硬是靠着一部名叫《上帝之城》的电影击溃了右翼竞争对手。 这部史诗片以里约热内卢一个名叫“天主之城”的贫民窟为艺术原型,警告全国选民在右翼执政下社会底层如何用绝望的方式来对抗现实:街头恶少们争地盘,抢着当老大。一个8岁小孩出场就端着一把比他手臂还粗的冲锋枪,面不改色地打死一个孩子。当观众还在惊叹这孩子的铁面无情时,他却倒在另一个7岁小孩的枪口之下。卢拉建议右翼对手去看看这部电影。 四年后,卢拉和劳工党在选前两周遭遇了巴西版本的“水门事件”,劳工党成员在用170万雷亚尔巨款购买反对党候选人黑材料时,被警方拿获。丑闻曝光后选民一时间似乎忽略了黑材料本身,把目光投向了这笔来路不明的巨款。 卢拉并没有手忙脚乱。他提醒国民:过去四年正是由于他和劳工党的呕心沥血,贫民窟的数量减少,无业游民有了工作,家庭扶助计划让孩子也能上学,原来吃饭青黄不接的人也能吃上三顿饭了。 实际上,巴西左转只是拉美左转大趋势中的一个环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数拉美国家被沉重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吃人嘴短,他们不得不采纳美国为首的债主开出的经济药方,倡导自由竞争和私有化,在90年代中甚至也出现了昙花一现的繁荣。然而90年代末,巴西金融危机和阿根廷债务危机接踵而来,拉美经济出现10%以上的负增长。一些国家的贫富差距早已突破了国际警戒线。 就巴西来说,90%的人仅仅掌握着10%的财富,而10%的人却控制着90%的资源。民众开始渴望公平,希望换条腿走路来寻找生路。 另一方面,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彻底解除了左派头上的紧箍咒,他们再也不用顾虑在美苏之间的站队问题。 但拉美左转也不是铁板一块的。巴西并没有像古巴、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那样构成抢眼的“反美铁三角”,在内政外交都表现得相当柔和,对美国半推半就。卢拉甚至邀请布什品尝地道的巴西烤肉。以至于布什在泛左的拉美找了一圈后,发现还是卢拉最顺眼。在布什的小算盘中,卢拉或许还是美国重返拉美的合适人选缺口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