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题 > 正文

儒商刘立宏的制胜法则(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0:27 南方人物周刊
儒商刘立宏的制胜法则(组图)

胡葆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儒商刘立宏的制胜法则(组图)

刘立宏


儒商刘立宏的制胜法则(组图)

绍忠


儒商刘立宏的制胜法则(组图)

王若雄


  -张育新

  1998年,28岁的刘立宏决定投身地产业。8年后的今天,刘立宏的名字已经成为哈尔滨地产界的风向标,他担任董事长的黑龙江立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初识刘立宏,你会觉得这个年轻的老总是个谦逊内敛的人,一脸的书卷气。与他深谈,你才会感觉到他胸中风云激荡。

  刘立宏引起业界关注的第一个大手笔是位于哈尔滨开发区平房集中区的“宏博家园”。平房区远离市中心,一直被开发商视为禁地。然而这里也汇聚着哈飞、可口可乐、统一、三精制药等几十家国际知名企业。刘立宏通过周密考察,在这里开发建设了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的“宏博家园”。当“宏博家园”以现代的设计理念、细致的人文关怀拔地而起的时候,引来了一片惊呼。这种观念新锐的开发模式,解决了众多国内外投资商的居住问题。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会展体育中心,也是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和中国即将举办的冬奥会的主会场。这块哈尔滨的风水宝地,长期以来存在着“南展有余而北拓不足”的问题,成为“会展黄金带”的一个缺撼。2006年,刘立宏再掀波澜,在此开发总建筑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的“会展名城”,成为哈尔滨CBD区域的杰作,短短几日便吸引了数千人到场咨询,被业界形容为“哈尔滨的现代城”现象。“会展名城”通过合理分区将居住与商务分离,解决了商住一体的弊病,为这块黄金地段增加了一个标志性建筑。

  刘立宏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准则,应该有一个系统的、长久的运作模式,而不是靠投机与欺诈搭起进身之阶,那样建立起来的高塔也只是海市蜃楼。

  刘立宏为人低调,他甚至总结出低调的诸多好处:顺利的时候可以顺风顺水,加快发展速度;逆境的状态可以让你积蓄力量,有空间东山再起。低调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行为方式。低调的人对事业负责、对朋友负责,换来的是危难中的援手。

  在打拼的过程中,他也经历过碰壁,遭遇过欺诈。回忆起那种感受,刘立宏说相当痛苦。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刘立宏发誓决不去欺骗别人。刘立宏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开发公司与一建筑企业签订了阴阳两份合同,阳合同用来招标,阴合同才是真合同。不料竣工不久,建筑公司用阳合同把开发公司起诉到法院,多得了300多万元。这个建筑公司大获全胜的案子,最后叫建筑公司寸步难行——没有人再和这种公司打交道。这个事件让刘立宏认识到两个问题:合同必须严密——防人之心不可无;诚实做人——害人之心不可有。

  刘立宏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害怕“弱”者。开发公司想要运作项目,势必遇到拆迁的钉子户。对于那些确实困难的动迁户,刘立宏狠不下心肠。会展名城动迁之初,一个60多岁的老者领着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找到刘立宏,60岁的老者称这是他的父母,就靠一间门市房养老,求刘立宏拆迁时给予照顾。刘立宏问这对老夫妻,心理价位是多少,老两口你瞅我我瞅你,都没有个准主意。刘立宏拍板了一个数目,让老两口非常满意。这次动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外,他多拿了490万元。刘立宏认为,虽然说在商言商,但企业不仅仅是在赚钱,也是在树立形象。一个房地产企业在拆迁过程中偶尔有群众上访可以原谅,但是如果这家企业在外面的名声被定格为依靠暴力解决问题,那么他的形象就会被自己的行为摧毁。一个缺少善良本性、没有公益心的企业,不会有良性的发展。

  刘立宏喜欢标新立异,他开发的楼盘都别具一格。会展名城的设计者来自五合国际设计公司,该公司目前国际排名第4。设计者刘丽毕业于

清华大学建筑系,是一建筑大家的收山弟子。建筑公司用的是信誉最高的
长城
公司,就连建筑监理,选择的都是监理亚洲第一高钢塔——龙塔的那家公司,从最初设计一直到竣工,进行全程监督。刘立宏的座右铭是可以少赚钱,但不能在形象上打垮自己。

  人们喜欢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哈尔滨这个建筑风格独特的城市,用凝固的旋律给了刘立宏最初的启迪。如今,刘立宏拿起自己的指挥棒,开始弹奏现代化的交响乐。

  胡葆森 我只给河南人盖房子

  -徐振江

  这半年,胡葆森呆在办公室的时间多了,建业(住宅)集团明年准备在香港上市。早在去年,建业集团便开始在香港进行上市前的私募,而今年的私募工作仍在继续之中。因此,他要接待很多来访者和律师。

  在河南,胡创造了这样的业绩:用了14年,最初的800万元扩展为总资产逾30亿元,在河南18个市拿下大小20个项目,成为年纳税额过亿元的中国房地产业中西部第一品牌。盘子不大,却和王石、冯仑并称“中国房产三君子”。这张很有点河南人特色模样的面孔,已经连续几年出现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

  盐碱地里开辟市场

  在他的办公室里,并没有悬挂河南地图,“河南地图在我心里有一份,不用看就知道。”

  1955年6月,胡葆森出生于河南濮阳,郑州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毕业后,进了中国纺织进出口公司河南分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胡葆森被省外贸厅派到香港参与组建外贸公司,后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他辞职在香港做二手房生意,1992年以港商身份,带着1000万元回到郑州。

  胡葆森对河南这个号称盐碱地的房地产市场有自己的理解:市场化不充分是个缺陷,但竞争者少,创业胜算就大一些。他经常说:“市场条件好的话,李嘉诚早就来了,还有你的份吗?”

  胡葆森并没有赢得开门红。

  1993年夏,占地360亩的“金水花园”拔地而起,他打出了“为有房人盖房”的口号,要做当地质量最好价位最高的小区。

  “那是建业和我最艰难的时期!感觉一切都不在我的控制中了。”胡葆森回忆起来仍然心情沉重。郑州人不认高品质房,“金水花园”的销售毫无起色,“我当时睡觉都睡不好!”

  只好在营销上大造声势。1993年6月18日,“金水花园”在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晚报上刊登跨版广告,项目首期破土动工之际,建业举行企业文化展示大型活动,邀请中央交响乐团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大型交响音乐会专场演出。“金水花园”顿时声名大噪,很快销售一空。

  从“金水花园”开始,到“燕乐小区”、“春晖小区”、“郑州期货城”、“建业城市花园”,14年来,胡葆森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但始终没有走出河南。

  在各大房地产商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各地圈地的时候,一直推行“不出河南”战略的胡葆森,显得有点畏首畏尾。

  “这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我们知道自己能吃几两干饭,不出河南也是这个原因,不是说不想出,不是不想做全国的老大,而是你没有那个能力。”胡葆森很谦虚。

  在胡葆森看来,建业的经营理念就是“小城市,大战略,小企业,大理想”。虽然现在做的业务都在小城市,但这却是一个大的战略。“很多人看不到河南庞大的房地产空间,”胡葆森说,“河南省人口将近1亿,取消福利分房政策后,一个购房需求高峰即将来临。”他预计到2015年,建业的业务可以做到河南的100个城市,而河南县级以上城市有130个,每年有3到4千万平方米的增量。

  2002年末,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客串主持人、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国区总裁黄辉问胡葆森:“你会考虑到上海、北京做房地产吗?” 胡葆森摇头。黄辉又问:“顺应全球化趋势,你有没有想过去日本盖房子?”

  “日本的房子就让日本人自己盖去吧。我只给河南人盖。”胡葆森如此作答。

  我做事都是量力而行

  在建业集团办公室门口的走廊上,悬挂着胡葆森书写的条幅:“追求卓越,坚忍图成。”

  “这是我做事的一种自勉,一种警示,要坚毅,要忍耐。相对而言,在河南做事,法制环境,人才环境,都不像沿海那么理想,我也不像沿海企业家那么轻松,虽然这些年投资环境好多了,但我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仍然如履薄冰”。

  “卢梭先生有一段话,当需要超过能力时,即使你是一只象,即使你是一只狮子,一个战胜者,一个神,你也是弱者。我做事都是量力而行。上个5年是建业在河南的布局阶段,我追求品牌的树立,要求市场占有率,可以容忍投资利率不太高的项目上工,但明年开始就要进入所谓的中局阶段,市场占有率有了,经理人也成熟了,我的平台自然提高了。”

  胡葆森一边在房地产业稳扎稳打,一边兴致盎然地营造自己的那份趣味高雅的生活,他爱好篮球、排球、游泳、爬山、郊游、书法、音乐、话剧、电影,现在又迷上了高尔夫。他最喜欢中国字画,也收藏油画,还写得一手好字。在中国的房地产界,胡葆森的生活品质,很高。 

  王若雄 哪怕吃亏也要敢于创新

  -易立竞

  天泰集团董事局主席王若雄有着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满头银发。“是遗传,以前染过,很麻烦,没多长时间又长出来了,这种循环让我很伤感,索性就让它全白了吧。”

  他是中国第一个注册建筑商标的地产开发商。

  “创新”、“做第一个”、“与众不同”在王若雄这儿,不是空洞的目标,而是必须做到的。让他评价一下天泰的房子,他骄傲地说,我们的房子的确“与众不同”。

  “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创新。虽然现在一切都已经顺利进入市场轨道,但开始时也吃了很多亏,遭到了很多的投诉和埋怨。”

  2000年,青岛房地产都是集中供热,大家也都习惯了这种供热方式,王若雄却认为这种方式既不环保,成本又高,将来很难有保障,于是,2000年开始,天泰的房产项目就采用了分户供热的方法。“其实分户供热对开发商来说比集中供热成本要高,但客户不理解,当时国家对分户供热又没有明确的政策。因为不理解,不接受,客户交上的供暖费又全都被索要了回去,那个阶段我们赔了不少钱。”王若雄没有退却。“哪怕吃了亏也要敢于创新,坚持下去,到现在为止我们盖了一百多万平方米的房子,都是分户供热。”

  王若雄大学时学的是中文,早年在政府部门工作,1993年辞职。“我下海很坚决,公职什么一概都不要了。下海以后有点害怕,但已经来不及了。坚持不懈走下去,越走越敞亮。这感觉就像爬山。前些日子,我和地产界的朋友王石、冯仑几个人去爬太白山,那座山海拔3767米。”他没有王石对大山的那种虔诚和专业,面对如此高度,他感觉有点高不可攀,“但是想想只要一步步地走,坚持下去登到山顶也不是不可能。”他们用了两天半时间,终于到达山顶。“低头赶路的时候,没觉得自己的伟大,但是当我到达山顶,回首自己走过的路程,突然觉得自己走了那么远,登了那么高,不由地佩服起自己。这种感觉和做企业有一比,12年前我刚创办天泰的时候,哪能想到企业会有今天的规模与成绩,可是每年踏踏实实走下来,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今天的高度。或许今天的天泰对于国内许多企业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对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我来说,是种满足。”

  下海就选择了做房地产。王若雄坦承当时自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很多人猜测他背后有高人指点,王若雄笑着说,“一定要说当初选择做房地产的理由的话,就是因为自己曾经住过非常破的房子,感觉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房子很重要。”选择这一行,跟他的性格也有关,“我是比较随缘的,一旦选择了,我就会坚持下去。经过一段痛苦黑暗的时光,慢慢就明亮起来。我赞同‘伟大是熬出来的’,我认为坚持把一件事情做下去比频繁选择更重要。”

  坚持,在王若雄的话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因为坚持,他看到了许多人无缘得见的风景;因为坚持,他收获得比许多人更加丰厚。王若雄的人生规划中,惟一被打断的,是有关音乐的梦。

  少年时代王若雄曾受过多年专业音乐训练,很长时期内,他把做一名优秀的长笛手当成自己的理想。但他的愿望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那时正赶上“文革”,当时的希望就是能够在部队文工团谋得一个乐手席位,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与“海外关系”的问题,政审没有通过。

  谈到音乐,王若雄浑厚有力的声音里溢出了很多感情。

  王若雄在做建筑的时候也时时不忘音乐,形容一个好的建筑时,他会用诸如“节奏”、“韵律”这样的字眼,“房子不能都盖满了,要像音乐一样掌握节奏,有点起伏,有点变化,还得有点轻重缓急;建筑的韵律主要体现在外立面的表现上,比如色彩的运用,凹凸的表现,细部如阳台、花台、窗子等等,这种配合处理好了,就会有非常好的韵律感。”

  当年一起学音乐的伙伴,有些在音乐界已颇有建树,王若雄对音乐的冲动也没有被岁月磨洗殆尽。“再过几年,举办一场音乐会,邀请幼时的伙伴一起登台表演。”对这件事,他非常向往。

  李绍忠 三年之内一定要上市

  -张耀

  继今年的“中国房地产最具价值品牌”荣誉后,融创集团又获得中国房地产“金房”和“金星”两大奖项。荣获“中国金星奖”的融创集团总裁李绍忠,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房地产业领军人物”。对于职业经理人李绍忠来说,得到这个奖项并不意外,这只是他职业化道路上的种种精彩之一。

  李绍忠承认自己和融创都赶上了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机。在李绍忠看来,未来10~15年,房地产行业仍然是快速发展的时期。

  记者:近20年的从业经验和在万科等名企担任重要职务的背景,是否使得你对房地产业这个需要大量资金、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李绍忠:房地产业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无论哪个阶段都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从宏观环境来说,中国经济稳定向好,为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日趋公开透明的行业政策,显示了国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的消费结构开始升级,由“吃穿”转向“住行”,刚性的巨大需求推动着房地产行业长期向好。另外,中国幅员辽阔,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给了大型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在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优势企业都在寻求和缔造“共赢”格局。经过一系列调控以及多年发展,房地产的3个核心资源(土地、资金、开发能力)在各企业间将呈现不均衡分布,不同企业各有所长,在此背景下,各企业突出优势整合资源进而达到“共赢”效果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们有特别清晰的战略目标,三年之内一定要上市。

  记者:你加入融创3年,经历了这个企业的不断壮大,您怎样看待现阶段的融创?

  李绍忠:融创经过3年的发展,在5个城市操作过9个项目,销售额达80多亿元,2006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0亿,此外还拥有近4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开发规模已经跻身国内一流行列。融创凭借扎实的企业综合能力和项目操作水平,不仅在天津占据高端市场的领先优势,而且对所进入城市的市场格局形成强烈冲击,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融创一方面要在行业内保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还要保持稳健发展,保证合理的利润率。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会控制风险。虽然我们强调现金流,但也会去合理地控制成本。

  记者:2005年下半年,融创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请你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李绍忠:这一系列的调整无疑是大势所趋,因为房地产行业必定要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融创在2005年8月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整:首先,缩减规模,放弃长三角等地区。紧随其后是人员调整,主要是管理层的调整。然后是取消区域集团,由总部直管各项目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接下来,我们还会在局部做一系列的微调,比如研发体系如何与市场结合、工程管理能力如何提升等等。

  记者:在

宏观调控密集的2006年,融创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李绍忠:宏观调控的影响,重点在于客户的观望情绪增加了,投资型客户更慎重了,对销售有一定影响,但市场真实的需求和市场总量是存在的,精细化、专业化的操作显得更加重要。我们也相应做了一些节奏上的调整。年初时我们制定的40个亿的销售目标不会有变化。

  记者:融创下一步在天津乃至全国的战略布局是怎样的?

  李绍忠:天津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在2003~2004年有较大幅度增长。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未来天津市场将维持稳中有升的格局。立足天津本土市场是融创的根本,而中高端物业的利润率则是融创保持平衡的基础保障,同时也保障了股东的投资信心。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关注的重点地区还是京津、成渝、长三角。下一步,北京肯定是重中之重。

  记者:对于炙手可热的滨海新区,融创的打算是什么?

  李绍忠:滨海新区是国家扶植的重点经济发展区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颗明珠,我们会通过我们的优势来把握机会。

  记者:记者:融创开发的项目都占领了所进入城市的高端市场,能否就这些项目对于城市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李绍忠: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融创在天津、成都、长春、重庆、南京等地的地产开发,不敢说对城市有多少影响,我们只是保留了城市天然的生命力,并加以提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