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专访香港盲人筹款大王乐施会前总干事庄陈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18:25 外滩画报

  庄陈有,一位活跃在香港NGO组织中最知名的盲人,第一位考取香港政务官的失明人士,为乐施会筹款的高手。他告诉《外滩画报》记者,“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一生都是在推动我的价值观。”

  文/李琴

  “如果你在街上遇到我,请不要说‘你们失明真本事:走路这么自如。’因为我希望你认识的是我——庄陈有。”

  庄陈有,盲人,香港大学学生发展总监。香港乐施会前总干事。

  记者在上海不同的场合两次遇到庄陈有。当日上午,他以香港大学学生发展总监和毕业生的身份出席了香港大学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校友会。下午,他在上海某NGO组织的公益讲座上演讲,主题是“筹款的技巧”,台下几乎全部是上海各NGO组织的成员。他和其中不少人都是旧识,大家熟熟捻地打着招呼。

  他总是忙碌着。庄陈有说,“我的生活状态永远如此,我的习惯就是尽量做事。”

  在庄陈有返回香港后、的一周里,记者每日与其联系,他永远是在开会或者即将开会,原定的采访时间一改再改,每一次他都忙不迭地说着抱歉。偶尔的空闲时间,他会主动地拨来电话,聊上几句。他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话语里时常夹杂着英文,有时候他会停顿上很长时间,然后抱歉地笑,用普通话说出一个他并不常说的词。他说自己是个非常乐观的人,即使是谈及他“6岁失明”的往事,他也只是笑,然后讲来。

  庄陈有喜欢说:“‘失明’只是一个特征,失明人士其实跟常人无别。”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拿话筒、用水杯喝水,还是掏名片打手机,他都和普通人一样表现自如。只是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他会习惯性的身体前倾,侧耳聆听,这时他才表现出一点“失明”的特征。

  庄陈有是考取香港政府政务官的第一位失明人士。1996年他参加香港区议员选举,1998年参加立法会选举落败,之后舆论称其“输了结果,赢了民意”。

  他曾写作《我看不见,但……》一书,书中的许多言论都广为流传:他说,“我希望你考虑我是一个人,不是考虑我是一盲人。”

  第一位考取香港政务官的失明人士

  1956年,庄陈有出生于香港九龙城的一个底层家庭,父母在街市卖菜,维系一家人的生计。庄陈有自幼患有青光眼,见风流泪,6岁时做了眼球切割手术,从此失明。后来庄陈有在自己的书中描述了这种状况:“每逢有人想起我,都是想起我失明,在的士上,司机都问我怎样吃饭,怎样走路,怎样上厕所……我的生活不单是处理这些生活的细节,我的快乐也不在于克服生活的细节。”

  1965年,庄陈有被送入盲人寄宿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学四年级庄陈有转入一般的文法中学(圣芳济中学)学习。1978年他考入香港大学,1981年获香港大学文学院二级甲等荣誉学位。在颁发学位典礼上,当司仪宣布他是一个失明学生时,全场掌声雷动。毕业之后,他在香港大学做了三年的E.O.(行政主任),主要负责帮助学生解决租屋问题,做租金分析。1984年,庄陈有幸运地申请到英联邦奖学金,前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信息系统管理专业,次年取得信息管理硕士学位。

  从心光盲人学校到圣芳济中学,庄陈有走得并不顺当。

  “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盲人读书要很努力地争取。”庄陈有通过香港失明人协会联系到了圣芳济中学,但由于学校课程相差很大,所以入学前庄陈有花了一年的时间来补习英语和数学。

  庄陈有回忆说:“那时我要求自己看大量英文小说,每本书看三次,第一次把不明的生字抄下来,查字典;第二次细看;第三次查生字。每

天花很多时间读书。每天又听几小时英文电台。”中学毕业之后,他在圣芳济预科课程,修读经公、西史、中文及英文,之后以高分顺利考入香港大学。

  “学校录取我的时候并不知道我是盲人,只是到教务处登记注册时候才知道。”庄陈有笑着说。大学生活并不顺利,许多课程都没有盲人教材,同学们可以去

图书馆复印所需资料,而庄陈有拿到复印文章之后还要请人录音,听了录音,才可以写文章交作业。“那时我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够站在图书馆的书架前,想看哪本书,就拔哪本出来。”

  1989年,庄陈有报考A.O.。三千多名考生,庄陈有成为了最终入选的36人之一,并且是考上政府政务官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失明人士。庄陈有回忆说,“他们接收我的时候并不把我当作盲人,他们看中我的分析力和沟通力,香港强调公平,强调人的能力,这是香港比较好的一点。”

  筹款不是目的,是手段

  1993年,庄陈有转职到香港乐施会,担任副总干事;2000年,就任总干事。

  香港乐施会是1988年正式在香港注册为独立的发展与救援机构,前身是"Oxfam Group,Hong Kong",1976年由一群志愿人士组成,以关注贫穷问题为主。1995年,国际乐施会成立的时候,香港乐施会成为亚洲地区的惟一会员。庄陈有回忆说,当年的乐施会只是个小团体,20多人,一年筹款额2000多万,现在工作人员在150—200人之间,一年筹款额1.4亿,其中来自香港公众的占90%以上。

  “当年30多岁,总想着出去闯一闯,国际团体也不多,乐施会吸引了我。”他说,“我在乐施会的主要任务是做筹款和公众教育,这两项工作要求的技巧和性格,跟我很配合,从小到大,我常常要想办法推动某些事情的发生。乐施会的这个职责,担当起来也不特别困难。”

  庄陈有的老朋友、上海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庄爱玲称其为“香港筹款大王”,庄陈有笑着拒绝了这一头衔,“还是‘筹款高手’比较合适”。

  庄陈有否认盲人的身份对其成功筹款的作用,他说,“我最强的是沟通能力和创意,我总有许多创意。”“我比较乐观,乐施会筹款总能遇到许多困难,我能乐观面对。”“我的网络很广,我有很多朋友,我也不介意去认识更多人。”但他也开玩笑地说,“筹款是从捐款人口袋里掏钱,我看不见他的脸色,这使得我能够顺利地说服对方捐款。”

  宝宝是庄陈有邀请的第一个明星,也是第一任乐施中国大使。当时是1994年,“乐施会的知名度并不高,尤其是对一般的选民,明星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庄陈有说。但乐施会内部争论不休。“大家都有不同意见,有人说乐施会是很严肃的组织,不能让我们的事情娱乐化。”

  邀请冯宝宝之后,庄陈有曾亲自陪同冯宝宝到了乐施会在云南的扶贫点,“我们要让明星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幸运的是,这次明星代言效果很好,之后又陆续邀请了许多明星,比如汪明荃、梅艳芳等人。“梅艳芳很遗憾,她一直希望帮我们做一个音乐会筹款,可惜再没机会了。”

  “乐施米”算得上是香港街头一景,每袋100克的米以每包20元的价钱卖个香港市民,全港共200多个摊位。这是乐施会自创的一个筹款活动,是为扶贫救灾工作而进行筹款的活动之一,每年筹款近300万港币。

  “米代表温饱,捐款单位也小,谁都有可能给。”令庄陈有感动的是,许多人都只捐钱,不买米。还有一次,有个收废品的妇女留下了5元钱,就转身离去。

  来自“乐施之友”的捐款是乐施会最稳定的一笔收入。庄陈有刚进入乐施会时只有近3000个捐款者,迄今已逾9万个捐款者,他们每月捐出50至100港元。每年退出的人在10%以下。

  “乐施会在香港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很多年后才有团体借用这一方法。”乐施会有一个“企业黑名单”,包括军火、烟草、赌博行业和乐施会的抗议对象。乐施会不会向这些企业劝募,即使是发现了这些企业的汇单和支票,也会退回去。所以乐施会来自企业的仅占5%左右。

  乐施会也有些失败的筹款活动,比如发起骑自行车从香港到广州,这个活动只坚持了一年。乐施会也发动过街头募捐,但效果并不好。在庄陈有看来,“好的筹款活动必须要有拓展的空间和时间的积累。”

  “筹款不是目的,是手段。”庄陈有说。谈及筹款的经验分享,他说,“最重要的还是对方相信你的工作,整个过程也要一纸透明,负责,有效率。”

  从最早香港大学的E.O.到政府政务官再到之后的乐施会,庄陈有并不觉得有任何改变,他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一生都是在推动我的价值观。”也许正是“失明”这一特征,使得他得以抽离主流社会,用小众角度来观察社会的全部存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20061123第209期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