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劝退是个什么样的杀手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14:59 观察与思考

  现实严峻地告诉我们:“退学容易入世难”,在现有的体制环境和就业条件下,我们的学生进入社会是非常艰难的, 确实不能指望我们的退学大学生当中会出现比尔·盖茨,而被“劝退”的迷惘的学生中则更没有指望。

  -浙江杭州 徐迅雷

  “退学容易避世难”—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报道,是说大学生“退学”的(11月20日《新华网》)。当然,我认 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退学容易入世难”。11月17日,第六十一个国际大学生节;吉林大学大三学生黄斌在节日前不久 失去了过节的资格:因为网瘾,几经挣扎之后他还是被学校劝退了,黄斌有些不知所措。都说“一扇门关上之后,上帝会为你 打开一扇窗”,可是,这些在应试教育环境中长大、没有一点社会经验的学生,还真不知道那扇窗开在哪里。4年来,吉林大 学退学学生超过200人,平均每年逾50人。

  2006年,因为“课程考核不合格”,广西工学院劝退88名学生,西安邮电学院劝退336名,“高校大学生退 学事件频发,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意”。高校方面的霸道似乎底气十足:作弊,劝退!网瘾,劝退!考试不及格,劝退!甚 至在校园内发生亲昵行为,也是一个劝退!“劝退”几乎成了一个“杀手锏”。

  当然,学生也有主动退学的:为了创业,退学;读书无用,退学;专业不理想,退学……高校退学学生已经成为一个 不可忽视的群体。然而,“学生主动退学”与“高校下令劝退”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学生的权利,后者则是学校的权力。 个人权利的行使,当然个人自己来负责;而权力的行使,则需要监督制约,因为被放大的权力,是最容易侵害权利的,近年来 由此导致的学生状告学校、以此

维权的案例发生了不少。

  像黄斌这样的学生为什么陷入网瘾?因为空虚;学生为什么陷入空虚,因为大学教与学本身的空虚。一个从应试路途 艰辛走过来的学子陷入空虚,更大责任在于学校、在于教育。学校动不动使出“劝退”的“杀手锏”是容易的,但是退学后的 学生在社会上干什么呢?“有一些学生退学后就完全成了废人了,他们游荡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与人沟通困难……”

  或许,国外比如美国一些学校的高淘汰率,“熏陶”了大学的管理者们。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与美国等国家的 大学有很大的不同:我国是“严进宽出”,人家是“宽进严出”,这是体制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在我国,学生为了“高考” ,要付出地球人都知道的极其高昂的代价;这代价是青春的代价,当中国的中学生成为全世界最辛苦的人的时候,“进入大学 ”是一个回报。而美国大学有着很高的入学率,“读大学”并不是对“中学代价”的回报,而是中学教育的延续与提升,属于 正常的“人生教育”的一个阶段、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高校这种盲目的“高淘汰率”,是与现行“应试体制”相悖的,而 发达国家的高退学率则是一种必然。

  美国著名的兰德(Rand)公司在2005年做了一项分析报告,指出美国和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大学本科生平 均退学率达到25%,而德国硕士生淘汰率为27%,美国博士生的淘汰率为38%。我们可以这么看,美国大学生的“淘汰 ”,其实是中国“高考淘汰”的一种后延,这大抵是一种保证学位质量的代价。而与此不同的是,许多“主动退学”的学生, 其实是不把什么“学位”放在眼里,而把创业置于首位。在不久前的美国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之际,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甲骨文”的行政总裁、世界第四富豪艾里森,曾说出一番“骇人”的言论:“所有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师生都自以 为是成功者,其实你们全都是失败者,因为你们以比尔·盖茨等优秀学生为荣,但比尔·盖茨却并不以在哈佛读过书为荣。众 多最优秀的人才非但不以哈佛、耶鲁为荣,而且常常坚决地舍弃那种荣耀。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中途从哈佛退学;世界第 二富保尔·艾伦,根本就没上过大学;世界第四富,就是我艾里森,被耶鲁大学开除;世界第八富戴尔,只读过一年大学…… ”这种“退学富豪”的产生,是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

  很清楚,美国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为这些“退学者”或“被开除者”提供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 竞自由”的条件。这与我们所谓“退学容易避世难”的“避世”毫不搭界,更不是什么“疯狂游戏”的“尝试者”。由是观之 ,国内大学的主管们,恐怕只看到人家大学“学生淘汰多”的一点皮毛,于是就增进了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动辄拿自己的学生 开刀,不管大事小事,都把“劝你退学”作为“尚方宝剑”,不是“尚方宝剑”那也弄成悬在学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这年头,大学搞得越来越像企业,学生仿佛就是个企业的雇员,想辞退就辞退;其实企业雇员的辞退,还有个《劳动 法》给管着,可校园里哪有《学生权益法》?我们的大学管理者,有着无约束的“自由裁量权”。这实在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乱 象啊。

  更让人深思的是,这里的大学大刀阔斧施行“暴政”,那里的大学却可以施行“仁政”。比如,在许多大学动辄把几 十上百学生给“辞退”的时候,南京财经大学对学生的管理就充满人情味,他们去年出炉的《学生手册》,规定“试读”、“ 消过”、“学分绩点”等,特别是他们抛弃了一般院校对“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学生施加最简单的“退学”的手段,而是为这 些同学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试读,试读合格即恢复学籍。这样霄壤之别,难道不值得高校管理者深思吗?

  现实严峻地告诉我们:“退学容易入世难”,在现有的体制环境和就业条件下,我们的学生进入社会是非常艰难的, 确实不能指望我们的退学大学生当中会出现比尔·盖茨,而被“劝退”的迷惘的学生中则更没有指望。

  从来就没有坏的学生,而只有坏的教育;培养“不合格”学生越多,越能证明大学教育者自己不合格。所以,当大学 使出“劝退”杀手锏的时候,请将你高高扬起的手在空中多停留几秒,三思而后行!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