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西行感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16:40 新民周刊 | |||||||||
王石西行感悟 编者按 万科集团的董事长王石是此次央视“玄奘之路”的队员之一。王石加入考察团,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还是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户外运动员。王石被队员们亲
这是“老王”第一次驾车长途跋涉,但他却在出发前坚持使用国产越野车,原因只为路上异国人问起时,可以“扬国威”。感情丰富的硬汉,不管每天行程多么辛苦,他也要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感悟,经王石同意,《新民周刊》选登数篇。 寻先贤之路 2006年10月25日 历代王朝的使节、商人、僧侣和军士曾前赴后继循着天山北麓的峡谷西行到楚河流域和西域各国。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如此记述翻越凌山(注:天山):“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从中可以想见玄奘当年的艰苦情状。 道路的艰辛对掌握现代交通工具的我们来说似乎已是遥远的回忆,天堑变通途,但精神却迷茫了…… 吐尔尕特口岸地处图噜噶尔特山口、海拔高度3795米,气候恶劣,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通商的口岸,也是通往中亚、南亚、西亚、欧洲各国的重要门户。汉代,吐尔尕特即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如今吐尔尕特口岸可运行大型货物运输车辆,一年四季可通行。 由于口岸海拔高,气候严寒,缺氧少水,口岸机构于1995年下迁到离口岸120公里处、海拔2000米、地形平坦的托帕。 10月25日晨,车队首尾衔接出绿洲,沿河谷60公里抵吐尔尕特口岸,海关很快办妥手续,边检却用了一个半小时。过了边检,一位小个子少校告知,前方飘雪,路滑。 车队爬行,雪花飘落融化,砂子路潮湿泥泞。海拔增高出现积雪,白茫茫一片。 尾车老来(越野车教练)对讲机呼叫:“四轮驱动,通过变挡控制速度,绝不踩刹车!”车队小心翼翼爬行,行驶100公里达海拔3800米山口,铁丝网,界碑,五星红旗,大狼狗,行驶半天还是祖国境内。一溜过边检,集装货柜车等待检查。还得检查?事先打招呼:不能下车,不准拍照。一位精神的中校军官招呼队员下车休息,称,央视10套看到“玄奘之路”,严肃气氛一扫,同战士合影,打雪仗…… 继续行走,抵吉国边检还有60公里,所谓缓冲区……漫长下坡,沿着前车雪辙行驶,轮胎打滑,稍不留神就可能冲下山沟,车队距离拉长,雪雾中,车载对讲机呼应着。气氛有些紧张。 雪雾中抵吉国边检。重重路障,前苏联制式武装士兵,铁丝网大门,一辆一辆放行,让人联想翩翩。入境官员的态度认真友好,极大反差。 天气放晴,风也停了。 极目,绵延雪山,舒卷云朵,蓝天透彻清爽。行驶在吉国边境禁区,小心驾驶,车甩着屁股。海拔降低,夕阳西垂,茫茫雪原,转换成草地,阳光挥洒,一片金黄色…… 碎叶遗址惦诗仙 2006年10月27日 雪山,草原,金黄色调,老王继续驾驶。 1300年前碎叶处于西突厥控制中。玄奘在行走中遇见了在打猎的西突厥王叶护可汗并得到大可汗的特别关照。如今遗址只是一些土垒建筑的基座依稀可辨。随行的两位学者站在废墟前激动不已朝圣的心情。 碎叶还是伟大诗人李白故乡。 “李白不是四川江油人吗?”询问两位学者。 复旦的葛剑雄教授解释:“郭沫若解释是碎叶人,他知道毛主席喜欢李白不喜欢杜甫考证李白碎叶人是证明中国历史上曾疆域广阔李白是不是碎叶人没有定论。” 北大的王邦维教授认为:“李白生前没有交代清楚出身背景留下悬疑但根据李白的狂放性格似有中亚血统……” 这是雪山脚下的一片牧场。 公元1994年考古人员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了石碑,上面记载着某位唐朝驻守在碎叶的侍郎为自己母亲建塔的经过。就这样,碎叶遗址地点被确定下来。 昔日的亭台楼阁早已崩塌消失,城垣变成土丘,荆棘遍地。 阿富汗:不能开窗 更不能离开车 2006年11月5日 路途严格规定:车队紧跟,不要让其他车辆夹在其中;停车休息不允许下路基;路过军营禁止拍照。有警车开路,一路顺利,穿贾拉拉巴德,到阿巴边境,狭窄路面,一溜拆车铺子,路边整齐码着拆散下来的传动轴、变速箱等、水箱等,流水作业,疑心停车离开5分钟,再回来就永远找不到自己的车了。 过关简单得出奇。只是护照上交,等一会儿,车辆往前开3米的距离,要求路左边停靠并被告知:已经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受到巴方移民局、海关热情接待,每个人被拍摄一张照片,没有问话算是完成过关,简单有秩序。拍照之后被邀请到一间休息间甜茶招待。明显感到对中国人的友好。 黑夜中车队翻越凯布尔山口,进入灯火闪烁的白沙瓦。进入酒店大堂,每个人脖子被套上花环。丰富晚餐,又回到文明世界。 善来自智慧、恩宠、成熟——甘地墓 2006年11月12日 “玄奘之旅”车队进入德里。 车队径直开到印度国父“圣雄”甘地陵墓。 绿草如茵,一块四面缓慢升起的台地,台地的中央凹下去,正中央静卧着一座正方形的黑色大理石陵墓。入口通道直接通到台地围合起的陵墓。 队员们脱鞋进入陵园,依次捧上玫瑰花瓣撒向陵墓,合掌追思,悼念这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圣哲。墓后一盏长明灯跳跃着永不熄灭的火苗;陵墓正面刻着印度文:“嗨!罗摩!”这是甘地遇难倒地时喊出的最后两个字。罗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的英雄,被认为是印度教中保护之神毗湿奴的化身。 离开之际,意外得知甘地家族的一位女士要亲自来墓地,给每位中国客人送一本《甘地传》。 陵墓甬道。 中国队员围着这位慈祥的老妇人,一问一答。 在问到如何理解“善”,老妇人迷眼想了想,回答:“很难给‘善’下定义,因为善心是没有限制的。比如,思想是广阔无垠的,善也是如此。从善心而生和平,而善则是来自智慧,来自恩宠,来自成熟。善也是不喧哗的,是来自静默的。” 19世纪末,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年轻的律师甘地在南非旅行时,目睹了同胞所受的欺凌,决心为维护同胞的权利而斗争。回国后,甘地提倡非暴力政策,并到全国旅行,赢得贫苦人民的信任和爱戴。虽然屡遭挫折,他还是坚持用绝食等手段迫使英国政府同意印度独立。在印度教和伊斯兰两大教派发生冲突时,甘地再次绝食,使秩序得以恢复。但此后不久,甘地却成为宗教冲突的牺牲品,被一位印度教狂热分子刺杀身亡。 甘地的非暴力的思想同佛教教义宣扬的不杀生、行善是一致的吧。 一撮大菩提树根的圣土 2006年11月17日 相传释迦牟尼是在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 从喜马拉雅山脚下云游到此的释迦牟尼形容枯槁,虚弱的身体让他难以行走。一位牧羊女恰好路过,让他喝乳粥恢复体力。释迦牟尼便来到了菩提伽耶,在一棵菩提树下静思,发誓若不能大彻大悟,终身不起,他就这样苦思冥想。直到有一天,脑海里激活了一种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让他清明澄澈,心灵穿过各种烦恼迷雾,如一轮明月高挂空中。他明白了生命的真相,于是成了觉悟者——佛陀。 相传阿育王下令围绕着这棵神圣的菩提树修建了大菩提寺,12世纪初期,伊斯兰军队毁坏了寺庙,佛教也随之衰落了。14世纪重建,在原来塔址建造了一座缅甸风格的寺庙,可惜被洪水带来的泥沙掩埋了,直到1861年才被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挖掘出来,佛教徒又进行了重建,就是现在的大菩提寺。 脱鞋进入寺院。 寺庙主体为方台形,上建圆锥形尖顶,主塔周围搭着脚手架,正在维修。四方形的寺院中参天大树、高僧的舍利塔。众颂经僧人,还有许多长磕的藏传佛教喇嘛。 进入平面不大的寺内,玻璃罩着一尊金身佛像。信徒轮次盘腿坐下合掌、静思。 精华在庙后面的一棵枝叶茂盛的菩提树。方丈介绍,原来的菩提树已经死亡,阿育王的女儿曾经将原树的树枝引种到斯里兰卡,现在的菩提树就是用斯里兰卡的那棵树的枝条引种的,虽然不是原树,却是原树的子孙。就是说,眼前的这棵菩提树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尽管如此,还是一个动听的传承故事。菩提树被围墙隔离起来,树下设有参拜的祭坛,上面一座小型的佛陀塑像。参观者、参拜者依次通过一个小门进到院里参拜。从小门出来的章金莱(六小龄童)兴奋地低声说:“参拜时趁僧人不注意,抓了一撮菩提树根部的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