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介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情况(5)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9:57 新华网

  2051年中国老龄人口达最大值 2030年是最严峻时期

  [新京报记者]:今天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写到2051年中国老龄人口达到最大值,同时又说2030年是中国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为什么老龄人口最大值前二十年就已经到了最严峻的时期?

  [李本公]: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时候是达到峰值的时候,2051年达到4.37亿。为什么说到2030年形势最严峻呢?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给我们的黄金机遇期只到2032年,任何国家在人口结构的转变过程当中,总有一段时间少儿人口急剧下降,而老年人口持续上升,两者合并叫社会总抚养比。按照规定,社会总抚养比低于50,这个国家就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而我们国家人口抚养比一直非常重,而且以少儿抚养比为主。从1990年我们总抚养比降到50以下,现在逐步下降,最低的时候要降到38点多,然后逐步回升,到2033年又高于50%,高于50%以后就再也不会下降。根据我们预测,到本世纪下半叶,我们社会总抚养比一直保持在80以上,这是非常沉重的负担。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期,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最重要的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会后悔莫及。所以,对我们来说,应对老龄化最佳时机就是在2030年之前。

  国家着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土地养老还是基础

  [新京报记者]:研究报告里说城镇老龄化水平要超过农村,直到2040年才有所改变,白皮书中也讲60%的老龄人口在农村,要发挥土地养老的保障作用,发挥土地养老保障作用是不是远远不够?对农村老龄人口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如何形成可持续的机制?另外也有学者批评这种土地养老保障制度是不合理的,作为一个政府机构,你怎样评估农村土地养老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呢?

  [李本公]:关于土地养老问题。这涉及到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我国基本国情当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差距,而且到现在城乡差距依然是存在的,这是客观事实。差距表现在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在城市中,劳动者和劳动对象是相分离的,而在农村,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相结合。在城市,如果劳动者失去劳动对象,他就没有生活来源,而在农村,只要农民不离开土地,就有生活来源,这是我们国家当初确定土地保障的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当然,随着城市化以及家庭小型化,单纯依靠土地来保障养老已经不现实了,但是这还是一个基础。因此我们国家要巩固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巩固这个制度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当务之急是对农村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法定赡养人的“三无”老人由国家全包。其次,对于贫困的农村老年人实行社会救济,定期定量补助。我们已经着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只要他的生活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不管什么原因,由国家补助到最低生活标准。同时开展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1] [2] [3] [4] [5]

[上一页] [1] [2] [3] [4] [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