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马军:应对中国水危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18:40 南风窗
马军:应对中国水危机(图)

马军

  从关注云南虎跳峡建坝、怒江建坝,到抗击中国江河的水污染,以至倡导公众参与、构建民主的决策机制,马军一路走来。以我的观察,他是个难得的兼具理想主义、行事低调和理性切实等品性的人,也正因为这些特质,在面对一些国际知名媒体的采访时,他也远比其他人“谨慎”,虽然他的谨慎正是来源于对其所推动的事件进程本身的深切尊重。由此来看,马军这个并不热衷于个人声誉并与媒体保持适当距离的环保人士,能够入选《时代》“100位影响世界人物”名单,的确出人意料。

  不过,事实上,像马军这样的人在今日中国是真正珍贵的人,正如《时代》的评述:“如果把马军的头像和篮球明星姚明以及章子怡的头像一起放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上,大多数路人肯定不知道他是谁。但那些知道的人会说,中国需要像马军这样的人,而且对于这一类人的急切需求远远超过一名体育巨星或一个电影明星。”

  1992年,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系毕业的马军,受聘于香港《南华早报》,担任记者、研究员。在近十年的记者生涯中,马军几乎遍访中国的大江大河,正是这段难得的记者生涯,使得马军成为中国最早意识到环境危机的人之一。1999年,马军在数次实地采访的基础上,搜集、研读大量文献典籍,写成并出版了《中国水危机》一书。这本深入探讨了黄河、长江、西北、东北、华北、东南、西南七大水域问题的著作,引起极大的反响,并于2004年翻译成英文出版。

  《时代》评论说,对于中国而言,马军《中国水危机》的意义也许如同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对于美国的意义。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预言了农药对于人类环境的危害,遭受相关利益部门的强烈抨击,也在美国民众中间形成极大震撼。一年后,由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任命的特别委员会调查取证,最终确认农药的潜在危害。国会的听证会结束后,美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产生,美国环境保护局也在此背景下成立。

  马军先后应邀在美国环保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耶鲁大学等机构进行演讲,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环境问题的认识,同时,国际的关注也反过来对国内的舆论和政策制订造成影响。

  2006年,马军出任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并主持公布了“中国水污染”地图,建立了国内首个公益性的水污染数据库。在马军看来,要彻底解决中国水污染问题,最终必须依赖于公众知情权的保障和充分的参与,也唯有在此前提下,才能最终改变中国自上而下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马军,作为一名环保主义者,当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但是建立一个公共的平台,让公众知情并参与,使这个平台真正地体现共识性、公益性,却是他选择迈出的第一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军称得上是一位“具有深刻激情的理想主义者”。

  (阳 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