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新闻周刊专题 > 正文

新中国福利制度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10:48 中国新闻周刊

  80年代开始,中国的“福利大厦”日渐坍塌。它的瓦解,不仅来自于市场化浪潮对其地基的侵蚀,也来自于不断推进的改革过程效果上的抽走砖瓦。

  我们需要建造一座什么样的“福利大厦”?在2005年开始的市场化反思中,它的每一个构件被纳入政府和民众的重新检视之中: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低保。

  2006年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我们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定义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块重要基石,中国未来的福利制度由此有了新的设计理念。

  因此,或可以把2006年视为中国“新福利大厦”奠基之日。在这一年,最重要的福利制度,包括城市住房、城乡教育、城市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

养老保险等,都被纳入重新设计的再改革日程中。

  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福利大厦”再造的关键时期。此时,我们有了新的起点。

  2006年就要过去,回望这一年,我们对“福利”两字有着太多的经历和感受,在本刊策划岁末的年终专稿时,我们将中国福利作为了最终的选项。福利制度的设计和再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根本利益。

  中国式福利的漫长演变

  随着改革开放,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只能保障城市人口的低工资高福利体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记者/黄艾禾

  现年91岁的出版社退休老编辑黄宗甄病倒了。住院两周后,医院通知说,医药费累积超过了1万元,要求他再从单位补一张转账支票来。幸亏黄宗甄享受的是百分之百公费医疗。

  黄1949年参加工作,那时才30多岁。他不会想到,到晚年时,余生的经济来源,就来自出版社那栋古色古香的办公楼中,一间挂着“财务处”的办公室。

  黄宗甄有一位老同学名叫周邦立,是位生物学专家,精通三国外语,在1953年自行辞了公职。他说,在单位上班“浪费时间太多”,要在家潜心做学问。后来的岁月,周邦立果然翻译出大量生物学译著。但因为没有工作单位,他连图书馆的借书证都没有,长年靠老同学替他借书,一批批寄过去。1982年,周邦立患了癌症,连医院病房都住不进去,最后,在医院的急诊观察室里去世。

  执意从单位退出的周邦立,绝对想不到,他的日后人生与有单位的人会是这种反差。

  计划经济年代: 建立在单位体制上的低工资高福利

  中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建构于上世纪50年代。从广义上说,社会福利,还包括政府向人民提供的教育、文化设施和对公共事业的投资,对困难群体的救助等。这里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即落实到个人身上的福利保障。

  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福利制度是一种建立在“单位体制”上的“低工资高福利”的保障体系,也就是说,职工的生老病死所有福利都是通过单位来实施的。

  1955年7月,全国城市的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统一为货币工资制,工资分为30级。以首都北京为例,月薪100元已经是相当高的工资水平。

  到1956年,全国城镇职工达到了3500万人。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的户籍制度——把人们分成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开始定型。

  由周冀虎和杨晓民所著的《中国单位制度》一书,指出中国的户籍制度实际是与当时中国的低工资政策联在一起的——低工资制度的最初考虑,是“尽量使大家有饭吃”,更重要的,是为“工业生产的增长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低成本,而在低工资水平下,高福利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考虑。但由此,农村人口可能会因福利吸引大量涌入城市,政府财政吃不消,这样,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户口登记条例》,关上了农村人口通往城市的大门。

  当时,占全国人口约1/10的城里人,又被分为干部和工人身份,而根据他们就业的不同单位,又分属于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或是企业单位。

  农村户口,或者虽然拥有城市户口没能就业的人(这种情况非常少),基本上没有福利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洪大用认为,上世纪50年代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在当时本来是个临时政策,“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即农民的利益来搞资本积累,支持中国的工业化。再有,就是中国的人口数量非常巨大,农民大量涌入对城市的稳定造成威胁,所以当时的决策是在一种特定的国情下做出的,带有权宜之计的意思,但是它被不正常地延续下来了。”

 [1] [2] [3] [4] [5] [下一页]

 

    中国福利制度反思:甩包袱改革误入歧途

    深圳:十七年轮回住房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3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