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文化杂谈:大众意识是被造出来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18:06 青年参考 

  在《我们的时代——现实中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一书里,社会学家黄平、经济学家姚洋、文学批评家韩毓海等 人,以对话的形式,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思想领域进行了一次回顾与梳理。下文选自书中《文化、文学 和多元化》一章中的部分章节。

  ——编者

  黄平:过去总是精英知识分子在聚光灯下,诗人、作家承担着为社会改革呐喊和呼吁的使命,救亡图存,从晚清、“ 五四”一直到“反右”、“文革”和上世纪80年代,不管是风光还是遭殃,知识分子总是主角。

  而现在的作家、诗人、知识分子,已不再在道德文章方面领风气之先了,而是回到了自己个人,甚至回到完全私人化 的细节和感受,这个意义上没有多少有影响的东西。

  不是广大读者水平低,不了解了,恰恰相反,是我们自己缺乏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历史上有过的(诗书礼乐中随处可见 的)人文关怀和胸怀。

  韩毓海:在一个出版资本、媒体资本占据统治和支配地位的时代,审美的问题、知识的问题的确是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但是这并不能简单地说知识分子说的话没人听了,由于与媒体资本的紧密结合,他们的声音是非常非常大的,我觉得这个情 况非常像过去的30年代。

  出版资本、娱乐资本和媒体资本造成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读者大众”的形成。

  “大众意识”是被造出来的,被出版、传媒控制、打造出来的,直接结果是瓦解阶级意识、民族意识,更不要说什么 个人意识,这也就造成了无差别的城市“大众意识”。

  这个东西其实也就是刘呐鸥(新感觉派小说的创始人)等人倡导的“新感觉”。“新感觉”就是城市消费主义大众的 意识形态,是出版、传媒资本的造物。

  如果我们今天来解释韩寒、卫慧这一派,那就必须在文学史上重新检讨上世纪30年代。像卫慧这些人创作的作品当 然比当年的刘呐鸥们粗,但本质是一回事。

  试想一下,让鲁迅加入欧洲文学或者英国文学(美其名曰“世界文学”)俱乐部里面去,让他做一个住中国的英国或 者日本作家,这不是抬举鲁迅,是贬低鲁迅。鲁迅是要发出中国的声音,哪怕是衰亡民族的声音。他著名的演讲就是《无声的 中国》,所谓衰亡的民族是没有声音的。

  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当年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的一个头目,他来找鲁迅,而鲁迅对于诺贝尔奖评价机制中的文化权 力因素洞若观火,这就是鲁迅当年对诺贝尔奖著名的回应:

  一,我的书在市场上卖得并不好,按照你们的标准得奖好像不够格;

  二,如果因为我是黄脸皮,特别要照顾黄种人,那么给一个(奖)凑数,那还不如不给的好。

  黄平:鲁迅虽然用笔,但他有传统的士大夫精神在支撑着,文以载道。他确实不在乎在文学史上有多高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文学是不是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可以讨论,可是后来发展到私人写作、隐私写作、肉体写作,这实 在是个讽刺,既是对上世纪80年代的讽刺,也是对“五四”精神的讽刺,甚至是对《诗经》、《离骚》以来的传统的讽刺。

  从《一件小事》到《包身工》,从《二月》到《山乡巨变》,那个“文学是人学”,是时代的精神,与我们后来的理 解(“人啊,人”)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传统现在被丢得太多。

  即使是在西方,物质至上,但至少在名牌大学里,不管你学的专业是物理还是工程,学生们也都是要读《奥德赛》和 莎士比亚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

  

  书名:《我们的时代》

  作者:黄平、韩毓海等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9月

  定价:45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