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房价考验调控执行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13:29 财经时报

  2006年岁末严冬,京城楼价依然火热。

  12月14日,北京国贸冬季房展会悄然开幕。尽管和以往相比稍显“人气不足”,但城区内全在万元以上的项目单价,还是让人咂舌。

  宏观调控使整个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成为关注焦点。“步步为营”的地产宏观调控政
策、涨声依旧的房价走势和扑朔迷离的市场前景,也使得房地产市场各方对未来走势众说纷纭。

  盘点2006年中国楼市,房价、宏观调控和政策执行力无疑是楼市最敏感和关键的词汇。

  “稳定房价,调整住房结构”是2006年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加息、“国六条”、“90平方米70%”、“限外”等等涉及金融、信贷、土地、税收等多项政策顺次出台,调控也从“宏观领域”深入“微观层面”。

  但纵观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房价可用“且调且涨”四字来形容。一方面,2006年是国家出台调控政策最多的一年;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房价,仍然处于持续上涨态势。

  2006年初,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数据,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虽然

上海房价出现了2.5%的跌幅,但相对北京、深圳等城市两位数的涨幅而言,从2005年“国八条”就已开始的地产宏观调控,效果显然不够理想。

  而在房地产行业的带动下,过高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并提出调整住宅结构、利用税收、信贷等手段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调节作用等“六条措施”。这个被业内称为“国六条”的措施,也从根本上奠定了2006年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基调。

  5月29日,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重拳出击。

  这份被喻为“九部委新政”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06年6月1日起,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对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35%等贷款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贷款;个人购买第二套住房按揭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在二手房交易时,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的期限,也从2年延长到了5年。

  对于这些措施,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在严厉打击投机炒房的同时,改变房屋供应结构和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无疑是这次宏观调控希望着力解决的问题。

  如此密集的调控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是: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上海再降2.8%;到了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则同比上涨5.4%,房价涨幅基本得到控制;而在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上,上海、北海等10个城市同比还出现了微幅下降趋势。

  但在北京,宏观调控后,房价仍然持续上升。6、7、8、9四个月房价仍然同比分别上升了11.2%、11.1%、11.4%和10.3%;10月,北京房屋销售价格更是以10.7%的涨幅领先全国。而深圳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由于房价的居高不下甚至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

执行力”问题也招来多方置疑,特别是各地落实调控政策的实施细则,其效果更成为置疑的焦点。

  还好,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趋向稳定,房价大幅上涨的势头也得到初步遏制,尽管离普通居民的心理预期,还有不少差距。

  另外,在各地政府手握一级土地市场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已经在开始探索“限地价和限房价”的“双竞”招标模式,土地也开始并非出价高者得之。这些,又都给2007年的房价走势,提供了充足的联想空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