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胡同“自卫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17:42 《法律与生活》杂志

  本刊记者/李云虹

  在北京现存为数不多的胡同内,活跃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用镜头捕捉着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的点滴影像,用一张张 鲜活而真实的照片向世人诉说着胡同的“美”以及四合院的“雅”。

  他们自发集结而成了老北京网的拍记队,一支京城的胡同“自卫队”。

  一次拍记行动

  2006年10月10日,在北京西四的一家肯德基店内,记者见到了网名为“虫子”的拍记队负责人。一见面,“ 虫子”就热络地告诉记者,这个周末他们将会在西四一带进行拍摄活动并邀请记者参加。

  10月14日下午1点半,尽管天空阴霾,但在西四的十字路口,拍记队的队员们又一次聚集一堂开始了他们的寻访 纪实行程。整整一个下午,队员们在“虫子”的带领下,沉浸于胡同拍摄中。从西四出发,途经大茶叶、小茶叶、东廊下、中 廊下、西廊下、庆丰、安平巷、白塔寺东夹道、宫门口头条——五条、苏萝卜、前抄手、青塔胡同。每到一处,队员们各自选 取着角度,紧接着“喀嚓”快门声响成一片。大到胡同、四合院的场景、环境,小到门楼、扶手、雕花等细微建筑构件都会被 他们一一收入镜头。

  “每个院落我们都要敲门进入,每条胡同里的原住老人都要走访到。”“虫子”告诉记者,边拍边记是他们的特色, 这也向记者表明了老北京网拍记队的名称内涵。

  “哪怕门前挂着臭袜子、破短裤,我们的镜头不会为了照片的效果而去避开它,我们用相机记录下的都是原生态的图 片。”“虫子”向记者解释道:“原生态的照片才体现了纪实的效果。”

  青塔胡同,位于北京西城区官园市场北侧。“虫子”在来之前向记者透露,这里他们曾经来拍摄过。他边走边向大家 介绍,“青塔胡同因青塔寺而得名。青塔寺位于西四白塔寺附近,据说,白塔寺附近有黑塔寺、青塔寺。青塔寺早已毁于元代 兵燹,“青塔”作为地名,保留了下来。”

  拍记队员当中,有第一次来这里的,他们一边听着“虫子”的介绍,一边在随身带着的小本上记录着。

  当拍记队一行来到青塔胡同时,正巧看到一位老大爷手里拎着一个鸟笼子迈着四方步朝我们缓缓走来。“虫子”顾不 得多想,立即打开镜头盖,“喀嚓”一声,照片捕捉到了。“这张照片很有味道。”拍完后,他还不忘赞叹一番。

  在一个院落门口,记者见到了三个身着校服的小学生,他们正蹲在一起玩着石子,看到我们一行,三个小家伙抬起头 ,好奇地望着我们,好像在问我们要做什么似的。当他们看到我们只是拿着相机拍着胡同、院门,三个人又蹲下继续沉浸于他 们的游戏中。

  这条胡同的房子一看就知道历经沧桑,已经褪色的木门框、可以清晰见到墙砖的围墙……

  在这里居住的一位老大爷得知我们是来拍胡同的,热心地告诉我们:“35号院的砖雕保护得还不错,是该好好拍拍 了,不然万一将来拆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拍记队从下午1点半拍到了5点左右,由西四路口穿梭胡同走到了阜成门。这样的活动,在拍记队自2005年6月 18日成立以来的日子里,是最为普通的一次。

  每一周,他们都会在网上发帖相约,一起拍摄日渐消失的老北京胡同。队内他们以网名互称,对外他们叫自己“老北 京拍记队”。

  年龄最大的网友是61岁的“城根”,他总是习惯把相机藏在棉衣里层,撑得肚子鼓鼓囊囊;“掌柜的”是带队人, 手中总是高高举着那根兼当讲解棒的三脚架;被人亲切地称为“老张”的张金起虽有些沉默,却会冷不防冒出一段老房子背后 的历史故事;“虫子”则是领路人,每次活动不管来几个人,都会有他的身影……

  跟随着拆迁的脚步,他们的镜头已经覆盖了上千条胡同,留下了20余万幅照片。他们想通过图像在网上建立一个胡 同的完整世界。在他们看来,在城市的快速变迁面前,这是无奈而惟一的选择。

  拍记初衷

  2006年6月18日,在老北京网第一次网聚时,提议建立拍记队。一周之后,第一次集体拍摄记录开始了。在杨 椒山祠、大吉片、西单北大街扎公府、三眼井、麻线胡同、于谦祠、南新华街、后细瓦厂以及南池子假古董一条街……都留下 了他们的足迹。

  一位叫“小仨儿”的网友在帖子内写道——

  北京的底蕴在胡同里,胡同就是北京的一条条天然血管,如果拆除不仅仅是失掉几座房子、几片院落,而是一段段历 史,一段段典故,一段段活生生的人文内涵!

  胡同里是那么祥和而宁静,朴实和温馨。春天的风筝,冬天的棉猴,夏天大槐树下的吊死鬼,秋天挂在枝头一盏盏像 灯笼样的小柿子。斑驳的大门,乖巧的小花猫,嘘寒问暖,古道热肠。礼貌与和气,宽容和大度。这就是曾经的北京。这样的 人文环境,必然造就同样性格的人。

  俗话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样的生活沉淀了几百年,沉淀出深厚的东西,我们管它叫“文化”,而胡同正是文 化的载体。

  北京变成纽约需要50年,而纽约500年也变不成北京。难道这仅仅指的是几座孤零零的建筑吗?难道在我们眼里 只有几片残败的瓦砾吗?胡同里深深的人文内涵才是根基啊。我们竟然要短浅地想象建筑结合于现代就解决问题那么简单吗? 我们要传承的是这种人文精神啊。没了胡同作为载体,去哪传承呢?

  850年

京华烟云,多少灾难,多少盛世,多少祸福积淀下丰厚、生动的北京文化。在四九城的角角落落,在大大小 小的胡同里,在绿树如荫的小院里。那里沉积着中国文化的精深和雅趣。新北京的建设却容不下北京旧城62.5平方公里的 面积。这绝不次于一场灾难,3年,5年,10年,50年,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经济角度,一定会后悔。

  一个德国朋友曾经说,每次来北京,他必迫不及待地钻胡同,而他的家乡在海德堡,那座闻名遐迩的美丽小城,在二 战中美军因那里的古迹特意没有轰炸的城市。他说北京和海德堡一样,沉稳,成熟,散发着无限的韵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重庆的朋友曾经说,他在北京居住了7年,可他总会发现,他体味的北京,不过只是冰山一角。这样的一座城市本该受 人尊敬,可却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遭受被拆的命运……

  这如同是每位拍记队队员的心声。

  “正是因为北京的细胞、北京的血管遭受着被拆掉的命运,如此下去,北京将会变为一个没有生气的死亡之城,大家 都不愿意看到这些,因此,我们只能用照片来呼唤人们的保护意识。”老北京网的“掌柜”张巍动情地告诉记者。

  拍记贡献

  “故宫的历史,本身就有详细的皇家记载,但仍有一大批学者在研究,而北京的胡同史,却鲜有学者深入研究。”张 金起说,其实,胡同里的老人和故事才是老北京文化的活书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的胡同更是出现断档记载,我们现在就是进行抢救性的民间挖掘工作。”

  2005年年底,前门外老胡同开始大面积拆迁。

  有一天,张金起在一处即将拆除的老宅前进行拍摄,身后有名40多岁的男子指指画画。老张和他一搭话,聊出了一 段老北京商号佳话:20世纪初,干果老字号“聚顺和”与如今仍被人熟知的“通三益”在北京城龙争虎斗,生意不分上下。 当时北京商会推荐“通三益”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但“通三益”东家怕参展泄露祖传秘方,于是就假装热心将名额让给了“ 聚顺和”。“聚顺和”东家为人老实,认为这是好事,没想到竟一举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展览金奖,轰动了北京城。

  随着时间变迁,“聚顺和”日渐沉落,这段历史也逐渐被人遗忘。只留在了老张所遇到的这位男子记忆里——他就是 “聚顺和”掌柜的孙子。

  “如果那天不是他站在我身后,这段历史可能永远就不为后人所知了。要知道,那个院落如今已被夷为了平地。”老 张颇为感叹。

  探访胡同中,拍记队会不断获得这样的惊喜:在草厂三条33号,发现了袁世凯小妾的住所;在铁树斜街发掘出了我 国第一家民营制版局——华昌制版局;通过比对西打磨厂90号的广东会馆、南横街111号的粤东新馆、米市胡同的一块乐 善堂石碑及鲜鱼口地区的一处民国院落,由此揭开了广东会馆在北京老城的整个发展史。

  老北京网拍记队的网友构成中,除了民俗专家、摄影师、古建专家、民俗地理专家、胡同爱好者外,来自高校的学生 日渐增多。

  他们的行动发掘出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历史,但不止于此。

  2005年11月,鲜鱼口地区贴出拆迁公告后,老北京网拍记队对照公示出的门牌号码上门走访,发现崇文区文物 局挂牌的80多处保护院落中,竟有61处被列入了拆迁对象。

  2006年1月16日,宣武区贴出了大栅栏地区的拆迁公告中,老北京网拍记队发现其中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谦祥益绸布老店、粮食店街第十旅馆也被划入了拆迁范围。

  在这场同拆迁赛跑的过程中,队友们尽管疲惫、辛苦,但他们却丝毫不敢懈怠,“那一张张照片将会是留给后世子孙 怀念胡同、了解四合院的仅有的资料和证据了。”谈到这里,“虫子”不免有些感伤。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7年1月上半月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