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南方人物周刊副总编徐列先生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6:12 央视《封面2006》
南方人物周刊副总编徐列先生发言
南方人物周刊副总编徐列

  下面有请南方人物周刊副总编徐列先生发言。

  徐列:客观说,“马斌读报”我看的不多,可能那个时段我不知道在那儿,杨锦麟读报我天天看,因为正好一点钟,我边吃饭边看。主流人群产学媒,可能你对他们有一个特殊的时段,从这个角度,我觉得你的定位,可能要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主流观众群的时段。晚上十一点钟左右,那时候正好工作特别累了,又没有什么特别适合的节目,可能那时对我们这样的读者是特别好的时段。包括中午时段也是这样,我所说的主流人群,那时正好吃完饭需要休息,又需要看点东西,我知道很多企业是没有中午休息时间的,一点半上班,那之前干什么呢,可能就看点东西吧,我不知道央视怎么安排你这个节目时段的。

  我不知道央视有几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栏目,比较一下,北的马和南的杨,我觉得差异大,追求的信息传播,可能更注重信息的提供,杨锦麟的视野更宽阔一些,我不知道央视有没有限定说外国的东西能不能读,这可能是央视环境的制约,我觉得杨锦麟更多是传递观点,资讯是一个方面,但是我觉得对于一个传媒人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比如说每天上网。当然资讯也许你的视觉效果、影像效果更有感染力,但是观点对我们来说更重要,就象报纸言论是它的关键。“马斌读报”在广东影响力相对小一些,我觉得可能就是时段的问题,你没有给我深刻的印象,就是我在什么时间看,我觉得这是播出时间的问题。

  另外就是封面,以前我做

南方周末负责封面的操作,做了三年,那时候我觉得封面的确比较难,但是我到做南方人物周刊,觉得杂志就是卖封面,报纸强调的是时效性、独家性,所有的报纸头版封面是趋同的,这可以,无所谓,大家都是日报嘛,我觉得趋同性是无所谓的,只要抓住大家的关注点。但是如果杂志封面是趋同的,那是致命的,如果两本杂志摆在那里封面是一样的,或者主题是一样的,可能销量会跌一半,封面对杂志来说,可能分量占到3/4。杂志不能跟报纸比时效和信息,像都市报每天大量的信息,一个是深度,还有就是角度。比如说我们做易中天的时候,三联生活周刊听说已经上刊了,我们马上撤,我们那一期变成了“疯狂的石头”,不可能说三联生活周刊已经上了三天了,你还上一个,那是毁灭性的,因为读者可能没有兴趣读两份主题相同的东西。

  易中天为什么火,当然有他个人的原因,还有就是政策的限制,使得真正的学者有价值的思想,无法通过电视来传播的,你可以请朱学勤到你那儿做

百家讲坛吗,不可能,但是我听过他们的演讲,我觉得他们的魅力和演讲价值超过了易中天,易中天是在中国特殊环境出来的学术明星。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比如说我们上一期的面孔里,就是介绍每周一些值得关注的人物,我们是文摘。我只是想说,我们在共同的环境下,操作的范围和空间是有限的,在这些有限的环境里,使得你的角度怎么来切合。所以我觉得在操作封面时,杂志更难,但是逼得你绞尽脑汁用所谓的深度、角度来避开平面媒体的竞争。

  我们对封面的杂志判断,我常常在业务讨论时说三个词,很口语化,这个封面操作好坏必须要有种,还要有料,还要有趣,我把这三个作为我们的判断标准。有种可以理解,新闻从业者常常是理想主义者,要把不能变成所能,对现实环境常常保持冷静的判断和理性的认识。在座的各位都是传媒精英,都做出很多优秀的报纸,你们体现出有种,我相信没有这一点做新闻是没有什么成就感的,尽管有很大压力在,就是我们所说的推动力,我相信永远是理想推动现实。还有就是有料,我更承认专业主义精神,你能拿出多少东西,如果没有东西拿出来,没有料,我相信用有种的概念,去年2006年我们做了邱成桐,不断的连续报道,将中国教育界存在的问题彻底抖落一遍,借助一个华人科学家,将一些东西抖落出来,我们想采访一些人,对邱成桐的批评进行反驳,但是他们没有正面应对。人物采访可能更注重于对话,但是我只能说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的定位。

  我们强调有趣,就是如何把你的故事讲的更完美更好,让读者能够读下去,强调故事的叙述能力,强调故事的魅力,强调故事的重复魅力,你的角度怎么切入,在故事中传达你想传达的东西。你说这是商业的专业主义技巧也好,但是我觉得更多是对读者的尊重,如果你的故事缺乏故事叙述的技巧、缺乏故事的魅力,干巴巴的,就没有意思。在我看来做到这一点,应该是不错的东西。

  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