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只有现实主义者才不会失去中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08:40 青年参考
——写在纪念尼克松首次访华35周年之际 文杜平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踏足中国,不仅打破了两国之间长达20多年的敌对状态,而且还使中 美苏“大三角”格局兀然鼎立,从而直接加速了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只是一次象征性的访问,时间也只不过一个星期,但整个 世界的演变方向却因此而转变。甚至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依稀听到那段历史的回响。 与上世纪70年代初相比,当今世界的面貌已大不相同。中国人正享受着35年前所不敢奢望和想象的东西,包括相 对的自由和相对的繁荣;中美两国再也不只是相互借力的临时盟友,而是利益重叠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战略伙伴。 “就像尼克松访问中国”,这句话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和国际外交中的特定用语。用大智慧、大魄力、大战略去面对大 国关系,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政治中的经典范例。 尼克松原本是一个极端反共的政治人物,他对意识形态的偏执和狂热,与当今美国政坛上的新保守主义分子并无二致 。他后来之所以自我背叛、自我否定,并且作出令人“不可思议”的外交决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现实主义降伏了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超越了政治浪漫。 只有尼克松才会前往中国,只有现实主义者才能走到中国,也只有现实主义者才不会“失去中国”。在纪念尼克松首 次访华35周年的今天,笔者不妨尝试作出这样的总结。 尼克松之后的美国历任总统,凡是在对华关系上有所建树的,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抛弃了超现实的外交思维,使对华战 略走上了现实主义的轨道。从卡特、里根、老布什到克林顿,直到现在的小布什总统,几乎所有人都企图迫使中国按照华盛顿 的意愿进行改变,但结果无一成功,反而是美国首先改变了自己。 现实主义的对华战略和手段,决定于对中国未来予以现实的评估和期待。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决策者们过去所犯 的错误,一是要归结于越俎代庖的旧殖民心态,企图替中国人制定政治日程;二是要归结于对中国进行一厢情愿的解释,要么 是予以超理想化的期待,要么是刻意予以歪曲和丑化。其结果是,对华政策不能做到恰如其分,而对本身利益的关注也因此失 焦。 环顾世界大国,在与中国交往时最容易感到沮丧和挫折的,一般都是那些在意识形态方面抱残守缺者。美国副总统切 尼最近在日本和澳大利亚访问期间,严厉斥责中国是个威胁,便是这种心态的反映。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对此作出的评论, 以及澳大利亚近年来一直刻意在中美之间走中庸之路,就非常现实和务实。
从卡特、里根、老布什到克林顿,直到现在的小布什总统,几乎所有人都曾企图迫使中国按照华盛顿的意愿进行改变 ,但结果无一成功,反而是美国首先改变了自己。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