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回眸本届政府这四年:民主法制建设任重道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10:20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李红平 经济:两个“保八”背后的逻辑 2007年3月5日,当温家宝第四次站在2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面前提交工作报告时,细心的人们发现: 一年前,温总理给2006年定下的经济增速为8%,而GDP实际增速达10.7%,创4年来最高。此次,面对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任期,他仍然将经济增速锁定在8%。“保八”是本届政府的坚持。 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前届政府。1998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经济运行艰难,时任总理的朱镕基亦提出了“保八” 的目标。“保八”成为当年关键词,而当年经济增速为7.8%。 同样是以8%作为关节点,上一届政府希望增长要快一些,而本届政府希望慢下来。这是经济发展有其自身周期与规律的最好证明,同时,亦折射出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与所处环境近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温总理指出,中国目前所需要的经济增长要考虑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从“保八”亦可以看出,温总理对优化经济结构和保护环境这两个核心经济诉求的执着与坚持。 这让人联想到在2003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对自己的评价:“至于我自己,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 而在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等经济学家看来,过去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经历的又一轮“黄金周期”。在过去的4年中经济快速发展,广大民众明显受益。整个社会活力倍增,人人都想创新和干一番事业。 的确,除了这4年又快又平稳的GDP增速外,被经济学家们广泛看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城乡居民收入变化。如果以2002年的数据作为基准点,那么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50%以上,就连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增加了30%以上。并且,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增幅超过6%,这是自1985年来的第一次。数据实实在在地显示,这几年,中国社会最广泛的民众均享受到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 另一个令人欣慰的变化是,金融改革终于“破冰”,并迈出实质性步伐。长期以来,令国内外普遍担忧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呆坏账,这曾使人寝食难安。 事实上,改革在1999年就已进行,当年成立的4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4大国有商业银行高达140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但温家宝继任总理后的2003年,不良资产比率仍高达25%。就是在那一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指出,“根本解决银行的问题在于改革,在于建立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并且创造条件实行股份制。” 温家宝多年来兼任中央金融工委书记,当温总理在4年前回答此问题时,他对金融改革的目标和方法应成竹在胸。 在过去的4年,中国金融改革明显加速,建行、中行和工行相继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工行总市值曾一度傲视全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信心度发生根本变化。 在2007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透露出的信息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例终于降为7.3%,比2001 年底的25.4%下降了18.1个百分点。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能支撑“黄金四年”判断的其他迹象还包括:虽然内需仍显不足,但居民消费已悄然转为以住房和汽车为主体,从而显现出消费升级的明显趋势;在上游原材料明显涨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这一两年来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表明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企业治理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所以,虽然存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未到位,电力、石油等垄断行业的改革尚需突破等一系列难题,但近4年来,中国经济的“成绩单”之好仍超出了大多数分析人士的预期。 另外,除了经济发展自身的周期性以及加入WTO后超出预想的成效外,政府推动行政改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有着悠久计划经济传统的中国,尽量减少政府和权力对经济的行政干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让各市场主体充分地按经济规律运作,进一步焕发了市场活力。这几年的多轮宏观调控措施,也大体上采用了货币、税收等市场手段。 另外,政府选择在金融、农村等关键的一两个领域集中资源着力进行突破,也是有所取舍后的精心选择。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