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洞往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14:16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汤涌

  “深挖洞,广积粮”的战备战略,为今天城市的地下格局打下基础

  从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地下空间,

  最古老的利用方式就是墓葬和储藏财宝。早在《诗经》里就提到了穷人为王公贵族拉冰回来储藏。冰窖在冰箱被广泛使用之前,一直扮演着提供冷饮的重要角色。

  1863年,伦敦出现了第一条地铁,该地铁跑的是蒸汽机车,开起来烟雾弥漫,但还是引来了大批市民乘坐。到19世纪末,多数西方的大都市都已经出现了地铁。一战过后,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地下工事里,使用了地下火车运送兵员。二战期间的许多影片里,抵抗组织成员以巴黎地铁和下水道作为掩护。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强调要突出备战问题,要准备粮食和布匹,要挖防空洞,要修工事。1969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成立全国性的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成立各级人防领导小组,在全国广泛地开展了群众性的挖防空洞和防空壕的活动。于是,人防工程规模在已有的基础上迅速扩大,人防工程的规格不断提高。同年,

北京地铁开工,北京是全国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但是当时的地铁是军用项目。

  从1972年开始,国家决定每年用6亿元来搞人防工程建设,其中,4亿元由国家财政经费中支出,另外2

  亿元分别由地方自筹和集体企业自筹,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1972年12月,毛泽东指示说,在国内建设中要切实做好战备工作,要进一步挖深挖好防空掩体,加强粮食储蓄。这一指示的提出,把中国原有的战备工作推向了高潮,使

中国经济的战略重点全面转到了备战方面。几乎各单位和部队都挖了各种规格的“防空洞”。

  直到今天北京地下仍有总长度达数十公里的防空洞,在前门外打磨厂胡同,一段过去的防空洞被改造成一个旅游项目,对外开放,接待外国游客很多,解说员都穿迷彩服,在没有客人的时候,大家就苦学外语。

  这段防空洞被称做“北京地下

长城”。据说该防空洞有一些岔路能通向地铁1、2号线和紫禁城,但是这些岔路并没有对游人开放过,而是用栏杆拦死,防止游人走失。

  防空洞里放置了大量的仿制军用品和文革时期的画像,还兼卖丝绸和被子。只有偶尔从顶壁凸出来钢筋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工程。这一工程是北京老百姓挖的民用防空洞,没有借助现代机械的力量。“北京地下长城”之外的防空洞或被改造,或被遗忘。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