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用影像讲述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10:50 《人物》杂志

  □文/榛 榛

  秦风很忙,随着老照片收藏工作规模越来越大,他被邀请办照片展也益发频繁。2006年7月26日,秦风收藏民 国历史照片展览在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揭幕。7月29日,以“最后的一瞥”为名的十幅巨型老照片展在北京大山子艺 术区贡确画廊展出。秦风说,这组照片就是想用一个大的框架展现国民党当局离开大陆前两年,以及他们去台湾地区后几年的 真实状况。8月初回到台湾稍事休息后,秦风又马不停蹄地赶赴日本。从事收藏老照片近十年,他的足迹已踏遍祖国大陆、日 本与东南亚各地。

  与老照片结缘

  “我所收藏的照片量并不惊人,总量上无法让人发出赞叹的声音。但我确定我收藏的老照片在历史内容上相当准确, 这里指的是,民国时代主要的历史事件,尤其是抗日战争,我收藏整理的纪实相片有可能是中国民间收藏者中最完整的。”提 起自己收藏的照片,秦风有种掩饰不住的自豪——“我现在的收藏相当于中大型国家历史影像纪念馆的性质与规模。”

  说起来,秦风收藏照片的最初兴趣,来源于一次“刺激”。1995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任《中 国时报》总编辑助理的秦风在去日本收集资料时,发现日本出版了一本大型图书《日本战后五十年》,制作精美的图片包括战 前的动员,战争的惨烈,战后50年日本的演变与发展、成就等等,用他们的视角来纪念战后50年的历史。秦风当时心想: “一个战败国,居然能编出这么一本图书,而我们是战胜国,却拿不出这样的图书,这是耻辱。”回到台湾后,他动员报社也 做一本台湾地区战后50年的画册,当时由一位同事负责编辑照片,他负责文字。由于开始没有经验,在照片的技术处理与理 念上,都借鉴日本的经验。图书画册《台湾战后五十年》出版后,在台湾岛内引起很大反响,至今研究台湾史的专家还经常采 用书中的图片。

  接下来在《中国时报》期间,秦风又接连编著了几本画册——《中国人的悲欢离合》、《大迁徙》等。虽然这两本书 在海外摄影界有一定的名气,但秦风自己却觉得:这些都是档案馆的照片,使用上有很多限制。因此他开始试着到文物市场上 去购买无主的老照片,如此一来他就必须自己掏腰包,而且无法立即使用,困难度跟着大增。秦风说,凭着他对文物的强烈感 情,以及“一旦想要就拼命要到”的个性,他还是走上了收藏老照片这条路。

  从1996年起,秦风开始在东京书店街为编书而大量收购。事实上,在此之前许多台湾出版社和文物贩卖商早就在 这个圈子里淘金了,由于他们需要的大多是关于台湾的东西,所以相关题材老照片的价格不但被抬得很高,而且已被各路人马 抢购一空。鉴于此,秦风很快把目光转向与大陆相关老照片的搜集和收藏上。由于日本侵华时间长达半个世纪,这些照片和史 料的数量十分庞大,很有收藏空间。不过受到台湾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台湾出版商对这些老照片兴趣并不大,所以与大陆 相关的老照片就相对价廉。“这种情况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有购物狂的女人走进一家低价超市一般,瞬间情绪失控,疯狂地 采购。没错,当时我就是这副德性,几乎是看到什么都要。今天回头看,有些东西并不值得买,不过也有不少东西占了便宜, 因为它们后来变得很昂贵,甚至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收藏者们都把好东西抓得紧紧的,不愿意割让。”十年后,秦风回顾 当初收购照片时的情景不胜感慨。

  秦风与一些照片收藏家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收购照片的目的是为了写文章,所以照片内容高度定向,久而久之, 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像收藏变得相当齐全,而且是原版照片。由于他本人是研究历史的,所以秦风赋予了老照片以新的解读 方式:“好的说明文字能让历史照片更有力量;反之,好的历史照片也能带来新的历史视野,催生新的历史论述,使社会变得 更有智慧。”秦风说,“照片也有话语权,照片不会说假话,一个人是什么形象,照片呈现出来,不是我能修改的,所以照片 的证据性特别强,它可以引发我们从新的角度来观察历史。”

  漫漫十年收藏路

  在采访过程中,秦风有两个内容是不大愿意多谈的,一个是关于他个人,“我是做历史研究的,并不是名人,所以更 希望大家关注的是我的收藏成果与逝去的那段历史,关于我个人,非常普通,没有什么好说的。”另一个话题是他的收藏故事 ,“因为收集照片的本身并没有更传奇的遭遇,更需要大家关注的是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对于收藏老照片,有的人带着猎奇的 心情来看待,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是用老照片这种方式来解读历史,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关心历史。”秦风爽朗地笑,标准 的普通话中略带闽南口音,对历史,他永远保持着深深敬意。

  对十年收藏之路的回顾,秦风虽然总是轻描淡写,但他收藏老照片的艰辛却依然能够于不经意间透露出来。收购老照 片需要资金支持,于是他只能拼命地写稿和写书,放到稿酬较高的香港和台湾发表,同时他也帮电视节目做一些策划和采访, 以增加一些收入。由于最近老照片及文书收购量大增,需要经费的支持,于是,秦风将现在住的房子拿去抵押贷款,自己的另 外一套房子也卖掉,所换回的钱继续买老照片和老文书。

  “大家都对我到底花多少钱买照片感到好奇,我是用一个特别的方式来回答。一般来说,一位男性的人生第一个任务 是在30岁左右买第一栋房子,作为安家立业的根本,45岁以后的人生第二个任务,是把原来第一栋房子换成小别墅。我的 情况是:在面对第二个任务时,我把小别墅换成一大堆的老照片。这样说好像有点自我牺牲,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最近 文物市场上好的老照片价格狂飙,使得我收藏的老照片成为远超过一栋小别墅的资产,而且在拍卖市场上是有价可循的。”说 起在收藏老照片上的花费,秦风透着乐观。

  “编著画册的图片来源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是底片;第二层是照片;第三层就是曾经印刷过的成为出版品的,但是 要想办法取得第一版的东西,第一次印的质量最高;第四层就是现在的出版物,目前最普遍的,到处翻印。淘老照片当然最好 不要是第四层,而尽量拿到原底片。”秦风介绍说,他的收藏,主要集中在第一个层次与第二个层次,而这两个层次的历史照 片大都由国家机关或者政府部门控制,所以购买照片并不容易。

  东奔西走,集腋成裘

  有关抗日历史的老照片,秦风主要从日本市场购得。“必须强调的是,中国人所引用的日军暴行照片都是日军官兵自 己拍摄的,因为受难者连命都没了,如何有力量记录日军不欲为外人所知的行为?”秦风说。战后有许多日军的私人相册流入 市场,里面就藏着重要的影像史料。一般说来,大部分日军私人相簿只是记录占领区的生活,静态景物较多,反映的是日军和 日侨高人一等的社会生活。比较重要的是特定战役的私人相簿。如果有实战以及中国人受害的画面,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 文物。这类老照片不容易找,需要碰运气。“十年前,我去日本,在旧货市场上可以不费力地发现老照片,几千几万日币就可 以买到好东西。现在大陆的留学生也在那里狂扫,价钱就上去了。”

  除了逛旧货市场扫货,他还跟朋友交换选题不同的照片。他曾用一组很珍贵的朝鲜老照片从一个荷兰收藏家手中换得 几十张老上海的照片;而《民国南京》里选用的老照片,则是从一个前政府官员家属那里得来的,而且是底片,花了十几万元 。

  国民党元老张群死后,他的家属编了一本相册,送给出席追悼会的官员和亲友,后来秦风在市场上寻到一本,里面有 300多张记录张群一生的照片,包括他与蒋介石的一些照片,都是以前从来没有发表过的。

  此外,台湾90年代以后,政治环境剧变,许多因故流到民间的重要照片和档案文件,当局没有法律依据可以追究, 因此多半是不闻不问。这种环境也为秦风收藏国民党到台湾后的照片提供了便利。

  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湖南省主席,后来在台湾担任“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等要职的黄杰逝世后,他家人清 理遗物时,一些老照片流失到了文物市场。秦风得知消息后,全部买下,一共有八大箱文件与照片。遗物中包含着许多珍贵照 片,其中有一张摄于1948年5月20日的“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就任”照片,有蒋介石、李宗仁等人,黄杰站在他们身后 ,这张照片可谓是国民党离开大陆前的最后一张“全家福”。

  除了收藏老照片,秦风现在的收藏范围正开始逐渐外延。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送给胡锦涛主席及其他领导人的限 量版《台湾通史》,秦风现在也收藏了两本。《台湾通史》是连战祖父连横经过10年呕心沥血,于1918年8月完成的杰 作,这本书于台湾具有划时代意义,就此结束了台湾无史的历史。说起收藏这两本《台湾通史》,其间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 事。2006年秦风在日本偶然间得到了一本1920年第一版的《台湾通史》,共有上中下三本。现在这个版本已经很少见 ,连家将原稿也捐出来了,所以连战本人也没见过这个版本。秦风通过连战的秘书联系到了连战,连战看到第一版的《台湾通 史》后很激动,与秦风聊得很愉快,并赠送了两本他亲笔签名的《台湾通史》。无论是收藏书,还是收藏老照片,秦风都将它 看作是走近历史的最好方式。

  去年“五四”期间,国民党党史馆曾经在风水墙上展出胡适的巨幅照片,秦风当时心里朦胧动了一下,觉得如果能将 这幅照片收藏了也不错,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与官方接触,结果很顺利地将胡适的巨幅照片纳为自己的收藏了。说起这件 事,秦风表现出孩子似的得意——这也算是他收藏照片所进行的新尝试。

  秦风很清楚,收藏老照片的工作是无止境的,目前只能算起步,将来一定会有更多志士仁人竞相投入,成果必然也会 更为全面。秦风说,照片是用影像来讲述历史的,而老照片在为我们对历史进行多角度解读提供了可能的同时,亦可唤起读者 的很多历史记忆。

  对 话

  作者:作为文史专家,照片是否是您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您觉得您与其他历史学家有什么不同?

  秦风:我不太自认为是个文史专家,因为我的知识不够多不够细,往往也缺乏耐性做具体科目的专研,不过我善于抓 大的感觉,并用历史照片重现历史现场与时代感情,这种做法与一般历史学家不同。由于我有时会拿出一些过去未见的照片, 对于研究某些课题数十年的学者而言,常形成心理的冲击,所以就当我也是个文史专家,譬如:我的南京好友杨国庆先生专门 研究陵墓,目前汪精卫的墓已经毁了,但原来什么样子,却没有留下任何照片记录,我拿出汪精卫墓原来的照片,他就震撼无 比,当我也是个专家。其实我并不是,我只是善于收藏老照片,不过就广义的文史知识而言,我当然也具备,同时在串联不同 领域知识形成特定观察时,也有自己的特色。

  作者:您现在一共收藏了多少幅老照片?分类依据或者标准是什么呢?

  秦风:严格说,我的照片量并不惊人,总量上无法让人发出赞叹的声音,不过我确定我收藏的老照片在历史内容上相 当准确,这里指的是,民国时期主要的历史事件,尤其是抗日战争,我收藏整理的纪实相片有可能是中国民间收藏者中最完整 的。照片分类需要相当的人力和物力,目前我没有这么大的经费,只能根据每一本出版的书作为理所当然的主题照片目录,譬 如:《民国南京》、《梦回沪江》、《岁月台湾》、《铁蹄下的南京》、《东北中国》、《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1-5》等等 ,每一本书都相当于单一主题的照片目录,目前我的资源只能做到这里。

  作者:您曾经说过,照片是“纸上的电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秦风:过去图片书的照片排列通常是罗列式的,无法在视觉上呈现内在的张力。国外图片书的照片排列是一大学问, 不仅在视觉上强调,照片与照片之间的内在逻辑也自成一格,也就是说,一连串照片的组合必须展现时代的情感与气势,打动 阅读者的内心,这就像是“纸上电影”,今天我们的杂志常有“视觉总监”这个头衔,以掌握照片组合的动感韵律。不过,历 史照片还需要有历史知识的底蕴,因此还需要有一个文字编辑的配合,同时具备历史的涵养与视觉的掌握两种能力,这个是比 较困难的,但对于编辑历史图片书却是非常有利的。就像电影一样,导演并不写剧本,也不摄影、也不演戏、也不配乐,可是 他却是电影的作者,因为他综合几种艺术的形式,完成再创作的工作,图片书的作者也有类似的性质。简言之,他必须同时掌 握知识和视觉两种创作元素。

  作者:您如何看待自己这几年所做的工作呢?收藏老照片的乐趣在哪里?

  秦风:照片通常是成批地买。最早买进的照片是日本的《亚细亚大观》,现在看是很普通的,当时却很兴奋。收藏老 照片需要相当的经费,有时候一本照片集中实际上只需要两三张,却被迫硬着头皮整本买下来。由于收藏需要一定的量,收购 的动作不能轻易停止,钱就不断地花,不过使用这些照片所得到的稿酬却不成比例,所以当然辛苦。

  尽管如此,回头过来看,过去十年我不断地收,也让自己的老照片藏量与质量接近于一个中型博物馆,甚至在精确度 上,更高于后者,这种情况使得我与其他照片的使用者清楚地区分开来,譬如:我就可能被邀请举行照片展览,其他作者就不 会收到这种邀请,因此,我利用收藏老照片进行公共知识传播工作的效益,也就跟着提高。看着照片就像看着过去,看着一张 美丽的画,想到拍摄者过去所面对的种种,往往勾起时代情愁,无疑是某种生活的享受。你可以说这是“中年男子的健康国民 娱乐”,当然新发现的历史照片可能改变过去长年的某个刻板印象,使得我们对于某一个事情或人物的认识有了新的起点,这 个作用是巨大的。跟所有其他东西的收藏一样,你会有一个小圈圈的同好,就像过去京剧的票友,大家兴致勃勃地谈最近收到 什么、看到什么。山东画报《老照片》主编冯克力是我的好友,我们常约在北海公园散步聊天,谈的是老照片的趣事,你大概 不会想到世界上还有我们这样的人。

  作者:您最得意的收藏是哪一张或者哪一系列?

  秦风:我好像没有得意的照片,不过却有一件有点得意的事情。台湾“立委”高金素梅到日本靖国神社抗议,她所携 带的日军屠杀台湾原住民的历史照片,还有提供大阪地方法院有关日军血腥镇压台湾原住民的史料,都是在我的办公室制作的 。从2002年开始,我是她比较重要的原始后盾,去年她接受大陆媒体访问时,好几次提到我,我想有机会我会把这件事情 的前后过程详细地说一遍,我们用历史照片对日军的暴行进行了强大的国际宣传,这样的结果也不是当初我收集历史照片时所 能想到的。

  作者:您在收藏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秦风:收藏老照片最大的困难还是经费的问题。还有,有些单位邀我们展览,我们也会碰到观念的问题。他们过去好 像习惯不花钱用照片,虽然我花了很多钱,用了很多心力,制造出最精美的历史照片,可是他们习惯上好像还是希望你免费送 他,或是利用他的场所来展。事实上,我发觉一个常见的现象,很多展览馆会花大钱盖房子、做装修、搞布置,每一样东西他 们都会理所当然地花钱,不过作为展览的视觉主体的相片,他们却认为应该是免费的。这种情况几乎注定了有一个漂亮的房子 ,里面挂着一堆模模糊糊的、几乎跟影印没两样的展览图片。这种情况几乎遍布大陆的大江南北,包括那些最著名的爱国主义 纪念馆。有时我其实蛮难过的,他们有庞大的经费,也背负着把事情做好的任务,可是一个基本观念的转变却是如此的困难。

  秦风,本名徐宗懋,文史专家。祖籍福建,1958年出生于台湾高雄。1980年从辅仁大学毕业,曾经是《中国 时报》资深记者。2001年独自创办台湾文史工作室,专门从事老照片的收藏与相关历史研究工作。期间,编撰了大量以老 照片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民国南京》、《梦回沪江》、《岁月台湾》、《铁蹄下的南京》等书都获得了极大反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