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皮埃——他带走了一个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10:50 《人物》杂志

  1月22日,一位老人的辞世,震惊了法国各界。上至总统总理,下至平民百姓,贵如世族名流,贫到无家可归者, 无不对他的辞世深感哀恸,整个法兰西都沉浸在悲怆的情绪中。这位老人,就是皮埃尔神父。

  □文/高远

  皮埃尔神父1912年生于法国里昂一个富庶的丝绸制造商家庭,原名叫亨利·德·格鲁埃。父亲对他十分疼爱,他 从小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假如按照家庭的轨迹,他原本可以继承父业,继续享受金钵满盈的富贵生活。

  但是18岁那年,格鲁埃毅然把父亲留给他的产业与金钱分散给穷人,加入天主教嘉布修遣会,成为一名修道士,并 在克雷斯特的一家修道院里度过了8年的苦修生活,研习神学与哲学。苦修虽然磨炼了他的意志,但也损坏了他的健康,他不 得不于1938年离开修道院,转到格勒诺布尔的一个教区,在那里被升为神父。

  二战即起,年轻的格鲁埃应征入伍,成为一名下级军官,开赴阿尔萨斯前线,但是疾病却不期而至。1940年,还 在病床上的格鲁埃听到了法国沦陷的消息,痛心不已。不久,格鲁埃加入了反纳粹抵抗组织,成为该组织在法国东部的领导人 之一。为了安全,他化名皮埃尔,人们称他为“皮埃尔神父”。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法兰西一个时代的象征。

  二战中,皮埃尔神父最重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转移至与法国毗邻的瑞士。从法国到瑞士的山路极 为崎岖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要翻越阿尔卑斯山和皮雷内山。为了犹太人免遭纳粹屠杀,皮埃尔神父无数次穿梭于法国和 瑞士之间,好几次险些葬身冰河峡谷。在被他安全转移的人中,还有戴高乐残疾的弟弟雅克。那时纳粹通缉戴高乐的家人,皮 埃尔神父将雅克一步步背到了瑞士,完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朋友的出卖,纳粹将皮埃尔神父逮捕,但他在纳粹下毒手之前成功逃脱。他不能继续留在法国,朋友们就把他装 进一个大邮包,他身上还带着一封写给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信件,逃亡到阿尔及利亚。那时戴高乐将军正在阿尔及利亚组织救亡 运动,早听说过皮埃尔神父的传奇经历,很佩服他的才智和勇气。皮埃尔神父从此与戴高乐将军并肩战斗,出生入死,直到二 战胜利。因与戴高乐兄弟般的战友情谊,法国历届政要都对皮埃尔神父充满钦佩和敬意。

  1945年,二战结束,皮埃尔神父既没有弃教从政,也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生活。他看到由于战争的洗劫, 巴黎到处都是生活悲惨、无家可归的人,这些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他以博爱之心帮助他们寻找回生活的信念。

  有一次,一个叫乔治的人因为刑满释放而生活贫困,自杀未遂。皮埃尔神父知道后,真诚劝解他:“我也没有什么东 西可以给你,你既然已经选择了自杀,那么也没有什么抛不下的东西。这样好不好,你就助我一臂之力,让我们一起来帮助穷 苦人吧。”乔治听从了皮埃尔神父的劝告,给他当了助手,他们组织了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在巴黎郊区翻修了一栋很大的房子 ,作为收容所。很多穷人、游人、无家可归者来到这里,将此当作自己的家,把皮埃尔神父当作家长。

  因为人越来越多,一栋房子已经容纳不了,皮埃尔神父利用自己的社会声望和国民议会代表的身份,申请了更多的救 济金,又把自己的生活费节省下来,在附近建起了新的收容所。皮埃尔神父给这个社区起名叫:“厄玛乌”。“厄玛乌”原本 是《圣经》中的一个村名,耶稣复活后在这个村庄现身,希望他的门徒重振信心。从这里,可以看到皮埃尔神父希望穷苦人勇 敢生活下去的心情。

  1951年,皮埃尔神父失去了国民议会代表的席位,没有了薪水和救济金,“厄玛乌”社区几乎难以为继,于是他 号召大家和他一起去捡垃圾,把有用的东西卖掉,旧家具和废弃的电器能修的修好也卖掉。“厄玛乌”社区逐渐有了起色。皮 埃尔神父以实际行动告知人们:大家要随时帮助那些离你最近的需要帮助的人。自立与互助,成为“厄玛乌”社区的宗旨。而 今,“厄玛乌”社区在全世界开设了50家分所,帮助世界各国的穷人、无家可归者和孤儿。

  皮埃尔神父也因此成为法国乃至世界慈善事业的一个标志性人物。皮埃尔神父虽然与戴高乐有过并肩战斗的经历,有 济世的胸怀,但是法国某些政客对他除了尊重之外,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实际支持。尽管他对历届法国领导人一再呼吁:“当选 的官员们,现在是你们行动的时候了,让每个人都有住所。法国必须给他们修建住所,法国有这个财力。”但是他的声音在法 国政界显得如此“微弱”。

  1954年寒冬,皮埃尔神父在卢森堡电台向法国人发出呼吁:“我的朋友们,昨晚有一位女士冻死在巴黎街头,手 上抓着前一天丈夫给她的驱逐令。法国每天晚上都有超过两千人蜷缩在寒冷之中,他们没有房屋,没有面包,甚至没有衣服。 ”他号召法国人“从今天起,法国所有的城市,所有的街区都应该开设穷人庇护中心,在大门上写上这样的字样:受苦的人, 不管你是谁,请进门来,睡觉、吃饭,恢复对生活的希望。在这里我们爱你……让我们使每个人、每个孩子今晚可以不再露宿 街头……”

  皮埃尔神父的呼吁使全法国震惊,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他,捐助食品药物和资金,许多人还跟随他穿梭于巴黎的大 街小巷,照顾那些无家可归者。许多年后,法国一位知名政客这样对他说:“如果您那时候想要获得(掌管国家的)权力,任 何力量在您面前都不堪一击!”皮埃尔神父听了只是轻轻一笑。他把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作为人生目标,而不是要做所谓 “高高在上”的政治家。后来在他的屡次提议下,法国政府通过法令,规定房东不许在冬天赶走房客。这一法律不仅使法国民 众受益,还惠泽赴法留学的各国学生,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学子。

  2005年,皮埃尔神父出版了一本自传,名字叫做《我的上帝,为什么》,他在书中公开忏悔自己年轻时曾触犯过 “色戒”,还坦言自己如何艰难地遵守“贞洁”誓愿,有时他会向欲望屈服,但他不敢与私欲保持长久的关系,因为那样“欲 望就会扎根”。他在书中还探讨了有关神父独身的问题,最后以“写给天主的信”为结束。他写道:“天父,我为能够生活在 你的完美之中,等待了很久,我从没有怀疑过你的完美存在,因为这就是爱。”皮埃尔神父的真诚忏悔,并没有影响这位老人 在法国人心中的形象,人们反倒因此对他更加崇敬。

  皮埃尔神父曾是一个散尽家财的富家子弟,也是一位虔诚的苦修人;他既是爱国的勇士,又是悲天悯人的智者。皮埃 尔神父把人类的良知带给了缺乏亲情的法国社会,将上帝的圣爱身体力行,真正传达到人间。法国总统希拉克称他为“善的化 身”,法国人将他拥戴为“最受欢迎的法国人”。皮埃尔神父令人感动的平凡,源于他内心的伟大。

  皮埃尔神父辞世时94岁,葬礼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他的遗体埋葬在诺曼底的一个小村庄里。皮埃尔神父走了,带走 了一个

神话,却给世人留下一份良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