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下的高校剧社生存镜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17:40 中国青年杂志

  文-本刊实习记者 罗佳

  夜里9点,走廊上寂静无人,白色的屋顶延伸到黑暗的尽头,隐约中从走廊深处传来一阵阵突兀的笑声和忽高忽低的叫喊声。这里是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6楼,在最西头的601教室里,北国剧社正在开每周一次的交流会。

  “我们就是为热爱戏剧而走到一起,为这个大家庭团结的氛围和友谊而留下。”现任团长王博说。这位北师大心理系大四的学生,自从大一入北国以来,就每天混在剧社里。他曾因在师大影视系学生DV作品《青春辙》中饰演一位絮絮叨叨的丈夫,而受到“佳片有约”嘉宾田卉群老师的称赞。和一帮同学走在路上,王博是保持沉默的人,然而在剧团,“你会说很多话、操心很多事。在北国你不得不拥有激情和活力。”

  “不管是谁进北国,第一件事就是干活。”宣传部的林奕颖说,“你能做的就是为这个团体,为戏剧奉献。这之后你才有可能被发现然后演戏。”林奕颖同时也是一个杂工,除了画海报、设计戏票等,她还帮忙做舞台道具和服装、演出时帮忙“搬家”等等。

  2005年8月的北京酷热难耐,王博率领一批人马扎在北师大的科文厅—— 一座灰墙的大平房里,排练大戏《阿土罗魏》。“每天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其他什么事都干不了,就是不停地说、演。”那场戏排下来后,邓文茵一个人走到角落里,哭了。另一位女演员郝曼宁也抽泣起来,两个女生抱在一起。“这就是戏剧人的感情和生活状态。”王博说。

  2006年,古老的科文厅被拆了,作为奥运训练场馆的现代化学生活动中心将在此拔地而起,而北国人经过工地围墙,心中总会泛起一点点忧伤,怀念那个灰砖瓦房里的青春。“每天傍晚,我们都会在科文厅的房顶练声,面前没有高楼,只有绿树和天空,没有噪音,只有喜鹊的身影。念完绕口令或台词后,师兄师姐们就带着我们做即兴命题的表演游戏。”王博陷入了回忆。有一天突逢降雨,于是师兄就提出以“下雨了”为题,分组编小品。“还有一次,大家站在房顶上,围成一个圈,模仿吃饭的情景,你一言我一语,边说边‘吃’,突然大家感觉在一起好幸福。进了大学后班级缺少凝聚力,而在这里又找到了大家庭的乐趣。”

  家——是王博描述北国剧社的词,也让离开的人依依不舍。“他们还会经常回来。”北国剧社的艺术指导、北影导演系老师黄盈说。29岁的黄盈也曾是话剧的业余爱好者。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他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弃理从艺,考取了中戏导演系研究生,师从系主任丁如如。1999年,正上学的黄盈携导演的话剧《伪君子》来到北师大演出。三年后,作为中戏导演系研究生的他正式成为北国剧社的艺术指导,带着一帮人排出了一系列大戏:2005年的《外星人》获全国短剧小品大赛一等奖;2006年《枣树》获全国大学生戏剧节多项大奖。

  然而,这些成功的背后又有不少无奈。自从科文厅被拆后,北国剧社就失去了固定的排练场地,北师大艺术楼地下一层黑暗的一隅成为其安家之地。2006年12月,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又被赶出了艺术楼地下室,于是只好在宿舍楼前的空地继续排练。一个女生因为灌了一肚子冷风,第二天就感冒发烧了……

  校园戏剧要想走得更远,面临的困难还很多。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