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与虚假广告做不懈的斗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19:46 央视《人物新周刊》

  武高汉:实际上这就是应了一句话,谎话说了一千遍之后就变成真理了,那么大家都已经听出来了,这个经营者说的肯定是谎话,但是由于它说谎,又没有人制止他,以至于现在他拿这个谎话当成了为自己辩解的理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悲哀,社会不应当准许这种胡搅蛮缠的真理存在。(掌声)

  张泉灵:在我们这个现实的生活里,如果就这么胡搅蛮缠了,怎么办呢?

  武高汉:那只能跟他做不懈的斗争,我想,一定有地方能够治了他。

  张泉灵:以前你们接受过这样的投诉吗?

  武高汉:这样的投诉也接受过,但是最让我不能忘记的呢,是一个英国记者,他约好了要对我进行采访,但是跟我一见面以后,说我能不能离开采访的话题,向你问一个问题,紧接着就拿出一本杂志,在这个杂志的封底就是一个电子增高器的广告,他说这个广告肯定是虚假广告,请问武先生,我到哪个部门去举报他?我想如果中国有1/10的消费者,像这位英国的记者一样,“仔猪必较”的话,虚假广告绝迹。

  张泉灵:您说刚才有一个调查的数据,有40%的消费者,看到了虚假广告,但是它并不投诉?

  武高汉:不是,40%的消费者受过虚假广告的误导,第二就是受骗的这些消费者中,又有40%的消费者选择的沉默不投诉,原因就是投诉成本比较高,比如说找消协,要花时间,要花车费,在调节的过程中要互相说很多很多的话,然后再根据填平补齐的原则,这是大家都是学民法,都学到这个,填平补齐是什么呢?他卖这双鞋,3块7毛5,那么现在说了半天,是虚假广告,再给你3块7毛5,那消费者的那些成本呢?就全都无法挽回,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消费者就主动选择了沉默,比如说我刚才说的那位专家,他并不是没有理,去和这个商家去辩驳,并且赢得那些胜利,而是他觉得他的付出和他最终得到不均衡,所以他选择放弃。但是还是要批评他一下,也要进行一下自我批评,像我刚才的做法,像刚才那位专家的做法,都是放弃了自己的权利,都是对假冒伪劣的姑息,从某种程度,甚至纵容了这种假冒伪劣的生产制造者去害人,问题很严重。

  张泉灵:那不能让这个非法经营者给予这种惩罚性的赔偿吗,让他罚一个倾家荡产,让比如说去投诉的消费者,不仅得到补偿的3块7毛5,得到了三百万,可能去投诉的人就多了。

  武高汉:这就是我们消法在下一步修订过程中的努力方向,比如说在美国,有一个消费者,花4千美元买了一辆汽车,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在维修的过程中,发现重新喷漆,那么这个消费者在一怒之下,就将这个经营者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一百万美金,那么这个法官说,你要求太高了,说不行,这样吧,赔你50万美金,50万美金是4千美元的多少,120倍,如果我们把这样的惩罚性赔偿的机制,引到中国来,一方面消费者的投诉积极性会提高,另一方面,违法的经营者会大量减少。因为,他们事先知道了他们的非法成本这么高的话,他就不敢违法,那么这个事例呢,是江平老师上课的时候,给我们讲的。我觉得这个事例,如果有一天,能够在中国变成现实,就好了。

  阿丘:我就想问以前有句口号,很早以前,有困难找农会,后来是有问题找消协,请拨12315,都拨,我就想问哪,出了问题找了消协,消协具体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

  武高汉:这个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消协真的帮消费者做不了太多的事,因为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消费者是一个群众性的这样一个组织,它没有行政执法权,那么它有什么权利呢?它有调节权,调节,大家学法律的,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调节,那么有一方不愿意,调节不能进行,甚至有一方不同意你的调节结果,你的调节结果都不能生效,但是,我们为什么调节的成功率那么高呢?就是因为一是罚好,二他惧怕我们像和

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媒介连手曝他的光,如果这件事曝光之后,他的损失就不是这么一点点了,在这两个条件下,所以我们的调节成功率比较高。但并不是说,消费者协会有巨大的权利。没有。

  阿丘:那这样吧,既然是调节,那是不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当中,遇到的所有的麻烦,都能向消协去投诉,然后消协都能帮他们解决吗?

  武高汉:当然,如果说所有呢,它就比较麻烦,比如说私下之间,双方买卖的一些物品,那么又没有凭证,那么出现一些纠纷就很难调节,再比如说人民法院已经做出判决了,你再到我这儿来调节,那就显得有点多此一举了,法院的判决已经有了。所以还是有一些事情,我们是调节不了的。

  阿丘:你刚才说了判决了,其实现在普通老百姓,其实很多人并不懂法,而且即使懂也懂得不多,他怎么打官司,他不知道,就是消协能不能帮助消费者去替他们打官司?

  武高汉:那么中国消费者协会呢,成立了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律师团,那么有几十位律师,免费地不要任何报酬的,义务地作为律师团的成员,所以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的律师团就可以帮助消费者打官司。

  阿丘:收取调节的费用吗?

  武高汉:不收,分文不取。

  阿丘:真的啊?

  武高汉:曾经有个例子,有个消费者也是非常善良,走到门口,不往前走了,问,说受理投诉收费吗?我们说不收,他才进来。后来我们就问,说你为什么站在们外问,而不站在门内问,他说我到一个律所,因为我进了门内门,咨询服务时间,要收费的。

  武高汉:所以消费者有了经验教训了,一定要站在门外问问题,问清楚之后再进去。

  阿丘:所以我的担忧也是很多人的担忧,比如说某些人经过消协的调节啊,而打了官司,赢了,获得了对方的赔偿,数额巨大,那么消协有没有过,向你获得那么多赔偿,你们提点成什么之类的,你看10%吧,有没有这样的要求?

  武高汉:你看像他这样的,肯定就是看了好多国外资料,这要是到了美国,就是像他说的,律师帮助消费者打官司,只要赢了赔偿,一人一半,消费者为什么愿意呢?就是因为他的赔偿额度很高,即便是给了律师一半,他剩下的另一半也是足够的。但是在中国呢,我们的赔偿额度非常低,只能是填平补齐,在这样的情况下,消协是绝对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甚至跟消费者见面劈一半,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阿丘:好,我心情舒坦了,那这样的话,我们敢去找消协了,有事有消协撑腰。(掌声)

  张泉灵:你看啊,您刚才您说了,其实消协并不是一个有特别大权利的机构,但是他的调节成功率非常高,那么在普通消费者的心目当中,消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我们来看一下。

  张泉灵:您赞同这几位被采访者的态度吗?就是有事吧,不愿意找您。

  武高汉:这个我觉得呢,他们说的呢,确实是当前的实际情况,有的时候,刚才我讲了我们的法律有点心太软,所以有的时候呢,给消费者的忙帮不了,这样呢消费者在投诉的过程中,费了半天劲,得不偿失,所以消法,或者是相关法律呢要调整,有的时候呢,我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呢就不到位,刚才消费者说了,到你们那儿也解决不了问题,那不光是到我们那儿,那估计是五条渠道均以失效,那么这种情况,如果是大面积的,应当说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或者说相当危险的,但是我觉得可能还是属于个别的。

  张泉灵:中消协有多少人?

  武高汉:这属于我们内部机密,现在的编制是38个,但是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能够把这个编制再增加一些。

  张泉灵:38个人要处理几百万个投诉,处理得过来吗?

  武高汉:哎,你看,我们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怎么发动呢?截止到去年,在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里,建立了3279个县级的消费者组织,在县以下,比如说农村,比如说街道,工厂、学校、商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监督站、联络站、投诉站等15.6万个,那么这样一算,900多万件投诉就不在话下了。

  张泉灵:你们是依靠群众打人民战争来的,你看好多人对消费张泉灵:那您就给我们算算这个总账吧,我们目前在市场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消费,踩到陷阱里的几率会有多大?

  武高汉:如果算总账啊,几率应该比较低,你比如说13亿人,人人都是消费者,吃穿用住行,事事离不开消费,一天一种发生的消费的合同,一天之中将会发生1亿个以上消费者纠纷,那么大家算一算,我们成立20多,才受理投诉900多万件,还不及一天的消费纠纷率,因此我可以断定消费全局和谐。

  张泉灵:就从全局来看,还是个好事情。(掌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