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濉溪转型的样本意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09:37 《决策》杂志
【评论】 对于濉溪而言,依靠本身的产业比较优势解决的是“从有到好”的问题,招商引资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 濉溪转型的样本意义 ▇本刊记者 张道刚 濉溪,安徽北部的一个资源型县域。几年前,像皖北地区的大多数县域一样,这个县在安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一直处于中等偏后的位置。然而,去年以来,一向不起眼的濉溪在经历了“调整、蓄势、谋势”的艰难嬗变之后,开始悄然崛起,一跃成为皖北地区又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极具成长性的县域。 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为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向工业强县的转型?换言之,濉溪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得益于什么? 循着近两年濉溪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工业强县主战略的确立与实施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助推器。事实上,从2001年“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旅游活县”三业并进的提出,到2003年实施“资源立县、开发兴县、工业强县”三大战略的调整,再到2005年“以工业强县为主战略,优先发展工业经济”总体思路的确立,濉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之变。从字面上看,这三次战略之变都提到了“工业强县”,但主辅排列顺序的先后,决定了一个县域的工作着力点和用力方向的不同,可谓一字之差,缪之千里。 濉溪县域经济之所以在2006年出现新的拐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工业强县为主战略,优先发展工业经济”总体战略思路的确立。而这个重点突破战略的选择,整合和配置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使濉溪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了原有的徘徊与停滞状态,实现了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翻开眼下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可以看出这些地区无一例外地将“工业强县”上升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略,对“工业化不可逾越阶段”的认识深度与重视程度不言而喻。然而,为何有的县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突破发展的困局,进而步入一个加速发展的裂变期,而有的县域在战略提出之后仍然处于艰难爬坡甚至无从下手的胶着状态?究其原因,一些县域由于缺乏发展所需的各种优势以及必要的经济积累和产业基础,一时难以找到战略的突破口,产生了困惑与畏难情绪,使“工业强县”战略流于形式与口号。 濉溪的经验告诉我们,战略确定之后,突破口与主抓手是决定因素。突破口在哪?濉溪首先在全县上下进行了一场思想与观念上的“反贫困”战役。而这场战役的指向就是如何完成一个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虽然这个过程中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正如濉溪县的决策者所说:“一次理不清两次,两次理不清三次。”直到最终打破沉闷的僵局,搅活了一潭死水,使工业化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突破口打开之后,濉溪并没有浅尝辄止。接下来,濉溪开始做“从有到好,从无到有”的文章。也就是说,“工业强县”战略要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抓手。 濉溪是一个被外界形象地称之为躺在煤田上的资源型县域。大凡这种类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形成路径依赖,并不断地固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刚性,进而陷入资源性陷阱。然而,濉溪的可圈可点之处是:借力而不是依赖。所谓的借力就是借助原有的产业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煤电和煤化工产业,从而围绕大项目来确立和提升服务工业、发展工业的理念。 濉溪又是一个内生经济活力不足的县域。大凡这样的县域,只有强力嵌入外源型经济,并以此来激活内在的能量和荡涤已有的痼疾。那么增量从何而来?只有招商引资,而要引得来留得住,就必须优化发展环境。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真正实施起来难上加难。濉溪的可圈可点之处是:以“大项目责任制”为抓手,推行招商引资项目的“保姆式”服务。可以看出,浙江诸暨水暖产业集群转移中的几易选址并最终落户濉溪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 对于濉溪而言,依靠本身的产业比较优势解决的是“从有到好”的问题,招商引资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二者的交替推进,使得濉溪县域经济的肌体产生了新的裂变。 由此可见,一个农业大县在向工业强县的转型过程中,关键是找准突破口,打破旧的束缚,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实现经济超常规和突进式发展。濉溪转型的经验与做法,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发展县域经济的理念,也为一些与濉溪地缘相近、文化相同、类型相似的县域,提供了学习与借鉴的样本。▇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