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球时报记者身处伊拉克体验战乱生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10:47 环球时报
本报赴伊拉克特派记者 程 刚 谷 棣 刚走到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门口,不远处突然爆出一声巨响。看到我们的外交官赶忙说:“你们来得正好,快去拍,这个镜头你们算是赶上了!”滚滚浓烟从一幢被炸废的大楼背后升起,这座大楼上有很多锅状、塔状的天线。隔着底格里斯河,站在中国使馆的一个窗口前,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使馆的外交官告诉我们,那个建筑在伊拉克战争中非常有名,就是萨达姆政府的新闻部大楼,是著名的前伊拉克发言人萨哈夫开新闻发布会的地方。虽然爆炸的地方与使馆隔着河,但我们仍感到了强烈的震感,而那些在巴格达坚守的人似乎并不太在意:“这样的爆炸算是离这里比较近也比较强的,你们遇到了,可以感受到这里的真实状态,不过,这绝对不是离我们最近的爆炸,前几天紧挨着停车场,2天内一共发生了5起爆炸。”《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这次爆炸发生的时间是5月28日下午两点,正是美国和伊朗大使在巴格达就伊拉克问题举行历史性会晤的时候。 “基地”和美国驻军让伊拉克人很头痛 这一天,美国和伊朗的驻伊拉克大使谈的就是伊拉克的安全形势。我们原本认为,这天巴格达的情况会比较平静,因为前一天夜里突然刮起了猛烈的沙尘暴,我们在饭店的房间里看见一棵挺立的椰枣树被狂风推倒,如此恶劣的天气应该能阻止暴力行动的准备工作。但没有想到,巴格达还是平常的巴格达,爆炸不断。除了我们看到的这起爆炸,伊拉克的东方电视台还报道了一起针对某穆斯林长老的自杀式爆炸,电视台连线了不同教派组织的好几位头面人物,他们异口同声地把矛头指向了“基地”组织,谴责外国恐怖分子在伊拉克制造血腥袭击,蓄意挑起仇恨。伊拉克的《晨报》还刊登了谴责“基地”组织的宣传画和报道,写着:“基地”组织在撕碎我们的国家;汽车炸弹在杀害我们的孩子,粉碎我们的家庭。报纸还呼吁伊拉克人举报任何可疑线索,在巴格达市区拨打130,在巴格达以外地区拨打01-130,或者通过指定的电子邮件提供线索。 我们接触到的几乎每一个普通伊拉克人都认为,这些暴力活动不是伊拉克人干的,是美国人入侵伊拉克,搞得国家失控,引来很多外国的恐怖分子,他们来自阿富汗、叙利亚、埃及、约旦、伊朗等地。一个招待员提起“基地”这个词,显得非常气愤,他语气肯定地说,在河对岸有很多从阿富汗过来的人,他们天天搞破坏。 饭店“常客”叫我们多加小心 我们住的这座五星级饭店坐落在底格里斯河南岸,一共有10多层,目前固定的“房客”有美国CBS广播公司、法新社和“半岛”台英文频道驻伊办事处,它们分别占据着饭店的第二、第四和第五层,并且把所在楼层的楼梯口都用自制的门封了起来,里面有荷枪的伊拉克保安看守。在CBS入口的门上,贴着“只有身穿CBS制服才能入内”的提示。我们找到一个来自加利福尼亚的美国记者,了解了一些情况。住在这所饭店的CBS的西方记者只有10人,其他雇员都是伊拉克人,但伊拉克雇员有多少,连他们都不清楚。据他说,之所以没有把办事处设在美国人把守的绿区里,是觉得雇员进出不方便,只好冒险留在外面。还有一个法新社的伊拉克雇员,我们遇到他好几次,总是一脸愁容,他告诉我们,去年有个伊拉克同事被绑架了,到现在都生死不明。在饭店里,不管是西方记者,还是伊拉克记者,都会提醒我们:“小心”。 这个饭店周围的安全环境其实并不好,饭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附近原来是萨达姆时代的一个富人居住区,所以旁边的海法大街一带是巴格达很有名的枪战、爆炸多发区。不过饭店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来饭店有个围墙围起来的船形大院子,相当于有一片能够控制住的开阔地,墙外也基本没有什么可以依托的射击点;二来饭店的保安力量相当强大,院子里的一个斜坡顶上甚至修了两个碉堡似的水泥堡垒,饭店旁边一个炸毁的剧场也有饭店的武装人员在里面控制。曾经发生外面的武装分子要往饭店里冲的情况,饭店的人告诉我们,当时饭店里所有的工作人员,什么厨师、服务员、清洁工,全都拿起枪冲到门口保卫饭店。保安知道我们是来自中国的记者后,非常善意地对我们说,在饭店的院子里比较安全,拍照都没有问题,但是千万不要出去,在巴格达,外国人是非常不安全的,你不知道哪个人是干什么的,心里想什么,看到你是外国人,他们就可能对你下手,要是你们什么准备都没有,千万不要出院门。在饭店的院子门口,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伊拉克军队的检查站,看上去就是一个简易哨卡,里面摆着一挺轻机枪,旁边的树荫下一直停着一辆军车,军车上架着大口径的重机枪,好几名戴钢盔、穿防弹服的伊拉克士兵在车上执勤。大部分车辆到了这里都要停车,接受检查。所谓检查其实很简单,主要是雇个人手拿一个车底反光镜,绕着车走一圈,看看车底下有没有安置炸弹。 关于萨达姆,没有人再愿多说 饭店院里有家小店,卖的几乎都是中国货,有T恤、领带、拖鞋、衬衣、迷彩服等。由于就守着饭店的大门口,所以小店生意不错,总有人进来买烟、冷饮、手机充值卡和换钱。一个伊拉克人花了1000第纳尔(1美元目前约可兑换1250到1300第纳尔)买了盒香烟,钞票上的萨达姆形象早就没有了踪影,换成了巴格达著名的穆斯坦西里耶书院的图案。但在小铺隔壁的工艺品店,我们还是找到了萨达姆的蛛丝马迹,小店中有刻着萨达姆头像的铜盘子,还有一些纪念章,包括萨达姆被美军士兵从地洞里抓出来时的头像。很多我们见到的伊拉克男人还留着萨达姆风光时特有的小胡子,但他们肯定地说,这样的胡子早在萨达姆执政前就在伊拉克流行了。关于萨达姆的话题,伊拉克人已经没有兴趣再说。 饭店前的大街叫萨里黑亚建筑大街,据当地人讲,这条10米多宽的大街在战前叫“4月28日大街”。4月28日是前总统萨达姆的生日,这条昔日有很强政治色彩的大街,现在有了带有重建色彩的新街名。并不太宽的道路上,1米高的水泥隔离墩代替了地面上的行车线,留给行人的路变得很窄。街上有一个小教堂,教堂上的十字架完好无损,伊拉克人说,在战前,这里的穆斯林和基督徒和平相处。在教堂的旁边,是一座七八层高的大建筑,现在只剩下主体结构,见不到一块玻璃。这里原是拉希德剧院,过去没少上演各种革命节目。战争期间,这座建筑没有遭到美军的轰炸,但不幸的是,巴格达刚被攻占,不少暴徒就趁乱把剧院抢了个底朝天,最后还放了一把火,把它破坏成现在这个样子,留下这个空架子仿佛在无声地哭诉。 饭店的一个保安非常热情地建议我们到顶楼看一看,说那里曾经是萨达姆的儿子乌代寻欢作乐的地方。在他的陪伴下,我们来到了这个已经毁于战火的大舞厅,从四周的桃形窗户,可以俯瞰底格里斯河的风情,但现在已经是一片狼藉,落满灰尘的墙上画着个令人恐怖的骷髅,破旧的沙发上躺着一只死鸽子。保安指着空荡荡的舞厅说,那些给伊拉克这个中东“既有水又有油”的大国带来战乱和动荡的统治者,已经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留给伊拉克人的是一个短期内无法收拾的乱摊子,就像这个破败的舞厅。让我们惊讶的是,在饭店后院还有一座古朴的中国式建筑,大门左右各蹲坐着一个汉白玉的石狮子。这原来是一家开在曼苏尔饭店内的中餐馆,但它什么时候关了张,谁也说不清楚。 如今,巴格达的空气中总弥漫着未燃尽的焦油味,这是战争留下的气味,似乎几年前的战火引燃的伊拉克油井还在控诉。这样的气味,我们每次走上阳台,走到饭店的院子里就扑鼻而来,要过很长时间才能渐渐适应。中国使馆的一位外交官告诉我们,这里的空气非常糟糕,有时候他晚上睡觉都会被呛醒,后来不得不托国内发过来一台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感觉才好一点。 费尽周折找到老朋友 我们所在的曼苏尔饭店到处可见身着各式军服、胸挂对讲机、腰佩短枪或手持AK47的保镖和保安,CBS雇了保安,法新社雇了保安,伊拉克政府的人权部长来也带了很多保镖,内政部长、石油部长等高官来开会更是有大批保镖护卫……有趣的是,这些身高马大,看上去非常剽悍的武装人员看见我们都很友好,甚至有不少人会用简单生硬的汉语和我们打招呼说“你好”,还主动和我们交谈。枪这东西在他们眼里根本没有什么,有两个保安和我们谈得兴起,要和我们一起照相,其中一个还掏出手枪塞到我们手里,当时真是让我们心里一惊,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是让我们拿着照相,表示这是真正的巴格达。 从我们住的房间阳台可以望见河对面有一个大停车场,每到宵禁前,停放在那里的车都会像变魔术一样消失得一干二净。在巴格达,街面上的商业气息几乎看不到,偶尔能看到的是两家伊拉克电信公司“我们的伊拉克”和“亚洲移动”的楼顶广告。对于通讯来说,伊拉克有别的国家不可能有的两个怪现象:首都的市话网络基本瘫痪,大家对外联络只能以手机为主;二是不同公司的电信服务不能互通。为了联系我们的老朋友、《环球时报》驻伊拉克特约记者陈宪忠,我们费尽了周折。后来,还是正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斯坦地区经商的老陈,用当地座机花了3个小时才打过来,他在电话里大声说:“你们用的‘亚洲移动’可以打到科威特,但打不到北部,我在北部用的手机也联系不上你们!”老陈在电话中,很关心留在巴格达看守商城的两男一女三个中国人,说为了安全,他们下班后都让伊拉克雇员把自己反锁在商城大楼内,雇员买了吃的东西再给他们送进去。因为路上不安全,他也不敢让他的商城经理来饭店看我们。已经在巴格达闯荡多年的老陈最后无奈地说:“原来有名的巴格达烤鱼店已经搬到我在的杜胡克市了,我等着你们来啊。”▲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