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我们还能做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17:28 《小康》杂志

  教育:我们还能做什么?

  这是一个不能再老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我们一直重视教育,但我们的教育也一直为国人所诟病;我们都能看透症结所在,却也一直难以改进。面对教育,我们究竟还能做什么?

  采写/《小康》记者 郭芳 秦海霞

  2006年,被喻为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从2006年起用5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总理还承诺,中国政府将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又一年,在2007年“两会”上,总理许下“重教”承诺——“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

  政府一直在努力。当然,问题依然很多,而我们还应该也可以做更多……

  向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进军

  在《小康》的调查中,超过45%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和家长只关心成绩,不关心学生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最大的问题,其严重性甚至超过了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教育腐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素质教育,一个几十年一直努力,却一直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教育像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我们民族的心理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当我们的社会以功利主义为主要价值标准来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时候,社会也将以功利主义为主要导向来教育培养人才;当我们的社会以追逐GDP的热情追逐着应试分数和学历,素质教育自然步履维艰。

  对应试教育的过度偏好加剧了教育人文性的流失,也影响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只重智育和分数,忽视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无疑导致整体国民素质的滞后。

  一位驻内地的香港记者感叹内地公民的道德水平远不如香港公民,他举例,“在香港,从医生、律师、法官、公务员到会计师等等,任何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都恪守专业的操守和职业的道德。职业道德要比专业技术本身更被重视,所以我们有世界上最廉洁的公务员队伍。而反观内地,职业道德是普遍缺失的。”

  缺失的迄止是道德,还有爱心、社会的责任感、生命的尊严、公民的意识、深厚的人文精神……都在对应试教育的强调中可怕地缺失了。因此,我们必须面临的考验是,在发展专业教育、精英教育的同时,强调素质教育,保持教育的人文关怀,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公平是改革的方向

  《小康》调查的受访者认为,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被视为我国目前教育发展存在的第二大问题。

  另一项调查表明,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最严重问题正是教育的不公,高昂的学费让很多贫困家庭孩子无法进入高校学习。

  有学者认为,保证一个社会内的每个人都功成名就并不是政府的责任;但保证每个人都有大致同样的机会和起点,却是政府的责任。基础教育是真正的公共品,它应该面向所有人,并给每一个人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但事实是,教育的不公一直存在并造成失衡: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重城市,轻农村;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

  “城市学校像欧洲,农村学校像非洲”,这是形容城乡学校之间差异最为形象的比喻,而城乡之间的不均衡是教育不均衡中最大的不均衡。

  所幸,教育领域的改革在朝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的方向迈进。

  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西部农村地区共安排“两免一补”资金72亿元,2006年达到了361亿资金,2007年开始向中东部农村地区全面推进。预计五年内完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用于这项改革的新增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

  公平的教育让所有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因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中最重要的公平,让农村的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辍学,这是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

  向教育腐败开刀

  2006年年底,一则案例轰动国内教育界:从武汉到香港城市大学就读的25岁女博士生陈静,由于担心考试不能通过,向教授行贿并索取试题及答案。经过考虑后,戴晖辉教授到香港廉政公署报案。12月14日,陈静被廉政公署起 诉。法院判决陈静入狱半年,她用于行贿的1万元港币也被判充公。

  最后的结果一定在陈静的意料之外,因为在内地同样的做法,却不曾有过这样的结果。同样的事件,截然不同的结果,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沉重的。

  一位高校的法学教师兼律师横跨教育和司法领域,他如此感慨:中国教育腐败比司法腐败更甚。在刚结束的博士入学考试中,一位在读博士提醒他“遵守潜规则”,“他所指的潜规则是向导师行贿,他给我分析,以目前的行情看,我所报考专业和导师的价格大概在十万元左右。他是善意的,因为博士考试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导师是卖方,考生是买方,而且是卖方市场,供不应求。”最后他没有遵守潜规则,当然,他也没有被录取。

  可见,内地土壤孕育出来的陈静逻辑在内地绝非个案。根据《小康》调查,“教育界腐败现象严重”被认为是我国目前教育发展存在的第四大问题。

  在不久前“中国法学会网”举办的“如何用法律规范学术制度”座谈会上,国内学者披露了大量学术腐败的事实。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统计,国内几乎所有著名高校都已经传出有学者“涉嫌”学术造假或腐败,被点名或被质疑卷进学术造假或学术腐败的学者教授不下百人。他列举了常见的学术腐败现象,如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等。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邓正来说,学术腐败已经蔓延到几乎所有的学术科研领域。学术腐败现象的出现,不纯粹是学者教授的个人品质问题,也和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和学术制度的缺陷紧密相连。

  所以内地出了陈静,而香港出了戴晖辉。从陈静到戴晖辉,我们将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GDP4%刻不容缓

  GDP的4%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一起被国人记住。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2000年我们没有达到,直至现在也远远没有达到。

  根据2003年世界银行对世界各国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统计,英国5.48%,法国5.91%、德国4.70%、韩国4.62%、新西兰6.70%、古巴9.23%、丹麦8.39%、香港4.32%,世界平均值为4.66%。而中国的这一数据一直在2.8%左右徘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5年这一比例为2.81%,距离世界平均值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GDP的4%也因此成为了教育投入的一个硬伤。杨东平在《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说:“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工具主义的价值观,以GDP作为地方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等等,都是制约教育投入的体制障碍。它显示了政府职能的扭曲、缺位与越位。”

  面对指责,国家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说,公共财政最愿意为教育“买单”。在今年的两会上,他作出了解释:因为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现在还不到20%。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25%以上,所以教育支出占GDP4%,也就是占财政支出的六分之一。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35%以上,它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可能超过4%,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在六分之一左右。在中国,财政占GDP的比重大概为19%多一点,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大概15%多,和国际水平基本一致。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还给出了另一个原因,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这和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分权体制密切相关。”

  在国家提出GDP4%这一目标不久的1994年,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改革得以推行。在实施分税制后的当年,中央的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增加200%,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2%急升至56%,但财政支出占全国总支出比例比上年只增加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比重不断减少的同时,支出比重却不断加大。

  到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约为45%,但财政支出却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约72%。当年,中央的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约55%,但教育事业费中央财政支出219.64亿元,而地方财政支出3146.30亿元,是中央的14倍多。

  在这样的格局下,由越来越贫困的基层财政负责义务教育阶段的支出,对于基层政府来说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全国各省市为“普九”欠下的巨额债务也因此成为了当地财政的沉重包袱。

  GDP4%的目标已经刻不容缓。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教育投入要达到占GDP4%的目标写进了中央全会决定。

  《小康》向公众调查:“您认为教育投入在‘

十一五’期间会不会达到4%这一标准?” 49%的受访者回答不会达到,36%的受访者不确定,仅15%的受访者表示乐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