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张泾德与英国教育大臣讨论高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01:44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尽管不是具体负责高考报道的记者,但1977年,时任文教组副组长(组长是位军代表)的张泾德曾多次参与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正因如此,30年前那场有着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考试也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说实话,1977的下半年,高考报道并不是新华日报教育报道的重点,高考报道,大家的确也是认真准备的,但它就是很正常的一次常规报道。” 原来,对于1977年冬天紧急启动的非常高考。当时许多人都感觉吃不透精神,心里没数,所以文教组开会商定,在高考报道的问题上,多请教当时省教育局的权威,如果对方愿意写,基本上就约请他们写,这样保证措辞、基调能更准确。“我印象里,新华日报当年的高考报道基本围绕两点,具体介绍怎么恢复高考及解释为什么要恢复高考,记者的任务,就是多和省教育局的同志一起研究商量,与此同时,尽量反映一些实际情况,例如,对当时社会上一些群众的不理解及微词,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引导。确实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只是些常规报道。” 张老笑说:“我记得记者和报纸更多的精力以及版面是给了与高考间接相关的两个内容:一是中学结构改革,即讨论如何提高中学质量,提高中学毕业生的质量,二是多种形式加强职业教育,当时大部分学生的出路不是进高校,而是直接找工作,但高中学的基本上都是基础的知识,不太能适应社会,所以报纸围绕这个做了很多文章。 有意思的是,1977年冬天的高考刚结束,张老便受邀访问欧洲,在英国正好有个机会跟英国的教育大臣讨论了一下两国高考制度的优劣。多年以后,那位英国教育大臣对中国高考制度的评价和1977年那场高考一道成了张老最难忘怀的记忆。那位英国教育大臣说,中国有计划招生,好!文科招多少,理科招多少,清清楚楚,不像英国,没有计划的招生,结果呢,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才发觉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有脱节,很让政府头疼。 本报记者 刘 璞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