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朗朗李云迪这样走进香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30日10:0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于晓娜 有这样一组数字。 2006年,“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获批的申请共有5031宗,较2005年上升7.5%,较2004年的4029宗,大幅上升25%,按照每引入一名内地人才,可为香港新增1.2个职位计算,这批内地人才可为香港创造高达6000个职位; 2006年6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称“优才计划”)推出,截至去年年底,香港入境处接获587宗申请,其中472宗由内地居民提交,占比高达80.4%; 2006年,获再次来港的内地毕业生批准人数达到405人,较2005年的236人,大幅增加71.6%,相比之下,2003年和2004年的获批人数,分别为113人和157人。 这是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在今年年初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 数据显示,香港回归以来,尤其是在2004年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正式实施后,内地人才越来越成为香港人才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尽管香港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做了诸多尝试,但是业界对于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的呼声仍然不减,甚至“十一五”与香港发展金融服务专题小组召集人、东亚银行(0023.HK)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国宝年初也直呼,香港政府最新推行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无法惠及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力度不够。 那么,内地人才入港的通道究竟有哪些?香港需要的人才到底是什么标准? 香港入境处有关人士介绍,目前,香港政府主要的人才引进通道有三,即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才计划和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排他”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可以说是为内地人才入港而量身定做的入境计划,该计划从2003年7月15日开始正式实施,取代了之前的“输入优秀人才计划”和“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引进一些具有认可资历的内地优秀人才和专业人士来港工作,以提升香港竞争力。 但这一计划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根据该计划引进的内地人才,“必须拥有香港缺乏或者无法及时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能够为本地企业的日常运作及有关行业作出贡献,以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 这意味着,这些人才必须具有“不可替代性”,或者“不能轻易觅得本地人担任”,换句话说,可能与香港居民“抢饭碗”的内地人,将被排除在此计划之外。 根据入境处规定,内地人才若要通过该计划入港,必须要首先在香港找到落地平台,即雇主,并且获得与当地相关专业人士大致相同的薪酬福利,包括薪金、住宿、医疗及其它附带福利,然后才由雇主向入境处提出申请,而雇主身份则仅限于在香港注册的公司。 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的统计数据,2003年7月至今,该处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批准的入港申请数量已达到16600宗,获批申请人的平均月薪为2.5万港元。其中,学术研究和教育行业占58%,商贸领域占10%,金融服务行业占7%。 其中,今年第一季度,该处批准的内地人才共有1409宗。 “高端”优才计划 相比而言,“优才计划”则是针对更加“高端”的人才,目前配额仅1000名。 入境处介绍,该计划旨在“吸引新入境而不具有进入香港和在香港逗留权利的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因而,该计划的引入对象无需提前获得香港雇主的聘用。 这也意味着,优才计划的甄选标准将更加严格。 入境处规定,在满足年龄(18-50岁)、财政要求、良好品格、语文能力、基本学历的前提下,还要通过“综合计分制”和“成就计分制”两套计分体系进行打分。 举例而言,综合计分制会根据申请人的年龄(30-34岁得分最高,30分)、学历或专业资格(2个或以上博士学位得分最高,45分)、工作经验(不少于10年相当于学位或专家水平的工作经验,其中最少5年为高级职位得分最高,50分)、语文能力(最高20分)和家庭背景(最高10分)等五项进行打分,满分165分,最低及格分80分。 而成就计分制则专门针对具有“超凡才能或技术,并拥有杰出成就的个别人士”,如获杰出成就奖,包括奥运奖牌、诺贝尔奖、国家(国际)奖项,或其工作获得同业肯定、对界别有重大贡献,如获业内终身成就奖等。 若满足两项中的任何一项,则可立获165分,若不符合,则一分不得。 入境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共有587宗优才计划申请,其中472宗由内地居民提交,第一批配额250个,合资格的共83人,其中73人来自综合计分制,其余则来自成就计分制。 著名钢琴演奏家朗朗是优才计划引入的第一人,其后还有李云迪等人。其中,通过综合计分制来港的申请人,主要来自金融和会计服务、资讯科技及电讯、商业及贸易等领域,而成就计分制来港的则主要来自体育运动、艺术及文化领域。 其它通道 第三个内地人才入港渠道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该计划实际上并不直接针对内地人才,而是针对那些中国籍同时又获得外国永久性居民的人,个中缘由主要是内地仍有资本管制,内地人士要通过投资入港,还有很多障碍。 截至2007年3月31日,在成功获批的2141名投资计划申请者中,中国籍的占到1219人,超过一半。 除上述之外,内地人才入港通道还包括因公来港工作、输入劳工、在港院校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内地毕业生等。 其中,因公来港工作主要针对国营或合资企业的驻港人员,须向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或授权的省市人民政府申请;内地工人的输入劳工计划也必须由雇主向入境处提出申请;内地毕业生则需获得相关学位,并由雇主提出申请,与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相类。 紧还是松? 事实上,尽管香港政府在引进人才,尤其是内地人才方面政策不断,相关标准也一再放宽,但业界仍认为相关政策仍有宽松余地。 去年10月份,立法会议员杨孝华就提出,政府应当考虑弹性处理1000名上限的优才计划配额,而田北俊议员更直呼,“1000名配额会令人懒得申请”。 再比如,根据在港内地毕业生联谊会主席耿春亚此前的说法,2005年来港读书的内地学生已达到4112人,2006年更超过5000人。但去年持有香港学位的内地学生才仅有405人,前年更是只有236人。 当然,香港政府也有自己的难处,在引入外脑的同时,还要保护本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足以考验政府智慧的难题。 立法会表示,将不时检讨相关入境计划。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