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周铁镇环境恶化引起社会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03:10 第一财经日报

  5 不断升级的环境博弈

   “零点行动”之后,周铁镇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更被调动了起来

  “化工企业,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对太湖多少会造成一点污染。这个谁都不能说没有。‘零点行动’以前,2000年以前,我们(这些化工企业)对污水、废物还是处理不够。”冯启明说。

  据孙列锋介绍,在1995年之前,周铁的化工厂都不上规模,用的是“最土的”工艺和设备,环保当然也谈不上。

  1995年后,一小部分完成原始积累的化工企业主开始了跨越式发展,周铁镇出现了一些上规模的企业,而同时这些企业的排污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并引来了1998年的太湖“零点行动”。

  环境的恶化引起了社会的反弹。“由于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周铁镇过去经常发生居民和工厂之间的矛盾冲突。”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环境社会学者张玉林说。

  在1998年,中央政府发起强制太湖流域企业达标排放的“零点行动”之后,该地居民的环境意识和

维权意识更被调动了起来。

  冯启明对那个时候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回忆说:“1998年‘零点行动’开始以后,我感觉老百姓比政府还要重视得多,看到你偷排啊、处理得不好啊、污水口(水的)颜色不好啊,他马上举报。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境界还是很高的。”

  200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特地来到周铁镇,视察了该地的化工厂和污染治理情况,并提出了加强环保的要求。

  在各方面的重压之下,企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冯启明在1996年已经在现在的地点投资建设了新厂。“零点行动”之后,“我们就在这个(环保)方面投入了好多钱,一步一步按照发达国家标准来做,能做到尽量做到。”

  孙列锋说,1998年之后的一段时间,虽然开始抓排污,但是并没有关厂。“那个时候的指导思想就是‘抓大放小’。要求先把一些排污大户的污水治理好,小的就随他去了。”

  2000年的一次整治中,宜兴市关掉了少量小化工。直到2003年,宜兴市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才开始大量关闭小化工,周铁镇至今已关闭了近200家。

  6 尚未完成的集体转身

  与冯启明一样,杭盤大近年来也有一个大转变,甚至比前者转变得更彻底。杭盤大过去拥有几个化工厂,以油漆深加工为主业。2003年,杭盤大彻底放弃了原来的传统化工产业,与一家台湾公司合资,引进高新技术,上马了大陆先进的PS(聚苯乙烯)生产线,并实现“零排放、清洁化”生产,他的年销售额也突进到现在的10亿元。

  杭盤大的工厂因此成为宜兴市政府树立的环保标杆和创新典型。“我们连全部70多个员工的生活污水都充分利用了,处理以后灌溉厂区的树木。”杭盤大说。

  作为周铁镇上默认的商业领袖,杭盤大常常在空闲时间到其他人的工厂转转,给他们一些环保方面的建议。此外,对于那些可能严重损害行业声誉、“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的项目,杭盤大也会组织力量施加影响。

  “老早以前有一些企业确实有污染,经过几轮整治之后,那些危害严重的工厂基本都关了。现在剩下来的应该说都有能力治理好,关键是他的观念要改变,不要说为了省几个钱(就不搞治理)。”

  说起他的那些同行们,杭盤大言语中颇有遗憾。他说,现在这些化工厂不能一概而论,“10个厂长里头,至少有一个两个头脑还是有问题。”

  张玉林教授2006年的田野调查也表明,现在周铁镇的居民对于化工厂老板的总体评价比过去有所好转,因化工企业的污染事故所导致的冲突也明显减少,但是,仍然有个别工厂因为排污而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张玉林说,正是这些仍然不守规则的企业,以及污染滞后性所造成的环境状况改善缓慢,延续了周铁镇和其化工企业在外界的坏形象。

  孙列锋表示,在这一次整治中,能够幸存的只能是那些发展到中后期的企业,他们要么是完全现代化的企业,要么已经走到现代化的门口,那些还保留着乡镇企业时代思维的企业,肯定会被无情地砍掉。

  凭借几条硬指标,冯启明的工厂在本轮整治中应可确保无虞,但是他仍决定,继续改善自己的环保形象。“在明年6月(政府规定的达到新排污标准的期限)之前,我肯定做到零排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