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军:建一流农民医院的梦想一直支撑着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8日09:51 新华网

  新华网哈尔滨8月18日电(记者 高增双)“建一所真正的‘农民医院’,让农民看病不犯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红十字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党的十七大代表战胜军30年的人生追求如今变成了现实,人们不能忘记身患肺癌的战胜军为此付出的一切。

  1977年从佳木斯医学院毕业后,战胜军与爱人一同来到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镇卫生院。当时,新发镇卫生院只有十几间平房、6名医生。乡镇医院的分科不像大医院那么细致齐全,临床接触的疾病种类却一点也不少,这就要求医生门门懂、科科通。为此,战胜军上夜校、访名医,每天晚上骑自行车几十里地,以惊人毅力自学了外科、妇科、骨科等多病科医疗技术,很多患者慕名而来,指名道姓找他做手术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他一天做13例手术,一个月做过99例手术。

  “担任院长后,建一流农民

医院的梦想一直支撑着我。”战胜军说。1987年战胜军任新发红十字医院院长,他就开始了农民医院的梦想,建一座农民看得起病的医院,让农村患者享受城里人的医疗待遇。他精打细算,大到车辆、小到算盘和计算器,不该买的一分钱也不花。不到20年的时间,战胜军和全院医护人员不但还清了十几万元的外债,还使固定资产增至192万元,先后购进了价值150多万元的彩超、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

  从1985年的第一例胃穿孔修补术到2004年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战胜军创造了这家医院15个成功的“第一例”,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中国医师奖,全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标兵、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哈尔滨市十大感动人物等多项荣誉。

  1998年,战胜军收缴了一名医生收取的600元红包,打开以后战胜军愣了:这个红包竟然是由好多1元面值的人民币凑成的,这分明是农民的血汗钱啊!战胜军严惩了这名医生,随后制定了“三不准”:不准收红包、不准勒卡患者、不准开大处方。在全院职工大会上,战胜军义正词严:“我们绝不能让农民多花一分钱!”随后,新发医院推出各种疾病医疗费的最高限价,还成立了药品管委会、制定了用药目录。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严重透支,战胜军先后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94年1月,他突发心梗,晕倒在手术台旁;2001年2月,他患再发性心梗、室壁瘤,做了动脉搭桥和室壁瘤切除手术;2004年,他被诊断患了肺癌,手术后按常规应住院一个半月,而不到10天战胜军就返回工作岗位,边化疗边工作,一周之内两次因体力不支,在给患者做完手术后晕倒。许多人至今还记得战胜军当时说过的一句话:“只要我还能站着,就要坚持上手术台。”

  2005年8月,黑龙江省委、哈尔滨市委分别作出开展向战胜军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战胜军的夙愿也得以实现:一座4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新型农民医院终于建成,目前已拥有15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

  “看病难、看病贵,其实最难的是农民。新楼落成并不等于农民医院就建成了。”战胜军说,不能让农民的医疗费用因医院环境的改善而增加,新楼投入使用后,医院单病种限价收费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再下调10%。让农民就医的环境更好,费用更少。“只有一个战胜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打造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队伍,这是农民医院的根本,更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到那一天,即使我不在了,更多的战胜军仍会为农民的健康殚精竭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