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2007年:中国人征婚广告的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09:05 青年参考

  作者RichardBernstein

  编译小河

  

  在“文化大革命”即将结束的那个时代,我与一些研究中国历史的同学第一次到访中国。我们踏上了一趟漫长的列车 之旅,路上一位导游饱受我们的有关革命的性与爱的拷问。

  我们称这位导游为小黄,他是一个热情、友好的男子,很招人喜欢。当时的中国正挣扎于“文革”的最后阵痛之中, 很多东西都是禁忌,大多数人都选择万无一失的话题。

  不过,在“大海航行靠舵手”这类政治口号的陪伴下,我们试图让小黄承认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女性可以凭借漂亮的 外表吸引他。但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小黄仍然坚持党的路线。“我只关心一件事情,就是她的世界观。”他说。我们则一致认 为他的看法不合乎生物界的规律。

  这列火车是行驶在35年前,也就是1972年的3月。多年来,或者说自从1981年中国出现第一则个人征婚广 告以来,征婚广告的内容经历了种种变化。

  即便在1981年,小黄都不用再坚守他的政治正确的立场了。当时,一则典型的征婚广告是这样的:“本人是一名 预备党员,父母已去世,家有4个兄弟;热爱文学,不抽烟、不喝酒;在煤矿工作,月工资80元。欲寻善良、会做家务、有 一份好工作的女子为妻。”

  总的来看,上述征婚广告尽管没有明确表示出对未来妻子的政治观的关注,但业已过时的政治观念仍被包含其中。征 婚者称自己为矿工,又是预备党员,这显然属于荣誉的标记,似乎是浪漫爱情的点缀。

  在“文革”期间,凡是农民、工人或士兵家庭的一切都是好的,而以前的资产阶级家庭则意味着罪恶。但在那场革命 结束多年之后,阶级背景仍然重要,或者至少人们认为它重要。

  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一切都在迅速变化。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共产党宣布“致富无错”。不过在那时,朝向物 质主义的步子刚刚迈开,中国人的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到1987年,一名32岁妇女的征婚广告这样写道:“本人受过良 好教育,知书达理,温柔娴静。欲寻一位有类似条件的诚实、有事业心的男子为伴,国内国外不限。”

  这当中的“有事业心”曾是禁用语,不过同样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征婚者对海外男子表现出的兴趣,也许国外华人要 比本土男子更富裕。

  到1995年,随着无法控制、甚至有些“无法无天”的资本主义席卷全国,个人征婚广告开始列出工资和奢侈物品 ,为的是尽量吸引追求者的注意。与可怜的小黄——到1995年他应该是人到中年了——不同,男男女女们公开宣示他们外 表的吸引力,他们想寻找一个有着同样条件的人作配偶。

  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征婚广告折射的是一个简单而重大的事实:在经历多年的革命之后,中国人终于有权拥有其他 国家的人们具有的那种贪婪和虚荣的毛病。

  不过,最近的征婚广告则表明这或许正在消失,或至少给人一种印象:求偶者有必要显示超越物品或漂亮外表的东西 ,开始宣示某种精神上的追求,即便后一句表达的是对金钱的愿望。

  今年的一则征婚广告是这样的:“本人在国外长大,但出于某些原因,5000年的传统深埋我心。本人真诚待人, 厌恶老一套的爱,特别是肉体之爱。个人财富超过500万元。本人身体瘦削结实。欲寻一优雅、漂亮、苗条,个人财富不少 于200万元的女子为伴。”

  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不少细节,包括对钱的热爱以及明白钱非万能的智慧——或至少懂得这样说的智慧。

  从1972年的那趟列车至今,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当小黄坚持说“外表的漂亮对他无关紧要、革命才是一切” 时,我们怀疑他在说谎,我甚至怀疑他在怀疑我们怀疑他说谎。

  (法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