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业化的沉重马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11:41 三联生活周刊
行政和市场、中央和地方 另一面,价格杠杆,作为影响能源使用效率最有力的工具,显然也还不能完全放开——尽管它能直接制约地方上那些长期以来“低成本扩张”成瘾的高能耗部门——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正在受到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通胀压力的挑战,将国内燃料和电力价格上调至市场水平,这无疑会进一步加重普通居民的生活成本。高速增长意味着系统性的风险,在这样的复杂结构里,决策者不能允许顾此失彼。 “差别电价”是政府拿出的办法。从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8个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的政策,明确对这些行业中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用电实行加价的时间和标准,禁止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 根据这一政策,甘肃对5000千瓦以下的能耗高、污染大的铁合金企业(特种铁合金除外)执行差别电价。从2007年1月1日起,淘汰类、高耗能的铁合金企业每千瓦时加价0.15元;从2008年1月1日起,每千瓦时加价0.20元和0.05元。 甘肃节能“减排办”一名官员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现在铁合金厂所用电价是工业用电铁合金类,每千瓦时在0.36元左右;5000kVA以下的小功率热炉冶炼1吨铁合金,耗电在1万千瓦时以上,再加上执行淘汰类差别电价每千瓦时加价0.15元,每吨成品仅耗电就在5000元以上。 “这的确是严厉的办法。对这行业来说,电价成本占到整个企业生产成本的60%以上,一些因为扛不住差别电价的压力,只能被迫关闭或停产。”他说,甘肃执行差别电价的高耗能企业共有329家,其中铁合金企业176家,已经有39家铁合金企业面临淘汰出局。 但来自市场和行政两个方面的反弹开始向政策的执行效果“施压”。一个是市场力量,这名官员介绍,在一些企业面临淘汰的同时,一些企业却在借机“扩张”,一些企业的“行政死亡”却使另一些企业占据先机。“因此差别电价制度出台后,市场闻风涨价,而涨价的结果又使企业消化差别电价绰绰有余。从4月份开始,国内铁合金价格开始猛涨,到了5月份,部分企业硅铁报价突破每吨6000元,比1月份的价格上涨了近1000元。目前,每吨产品电费成本虽然增加了几百元,而价格却上涨了近千元。”他说,即使强行关掉的一些小企业在这样的高额利润诱惑下,也想方设法开始打通关节,重新开工。 另一个来自于行政力量。在差别电价中,通过行业准入政策,具有一定规模产能的企业,仍执行正常电价,或者微小浮动。为了应付中央部委的检查,一些地方政府出面将不符合此类的小企业临时重组,扩大产能。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地方用电大户的优惠电价始终没有中断,“电价高,企业负担就重,利润下滑,受损的是地方政府”。武力说,以增值税为主的地方税制体系的确是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动力,除中央与地方共享的增值税外,营业税也在现行地方税制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从地方政府税收结构看,过去几年地方税收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建筑安装和高耗能产业的营业税增收。“整治‘双高’再次回到了2004年对经济过热调控中的地方和中央关系上来。地方政府的一些竞争举动再次表现出明显的破坏性。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去年8月1日下发的特急通知(发改投资[2006]1538号)给地方政府的破坏性竞争行为做出了一个官方性质注解。该通知指出,当前各地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在产业政策、项目审核、土地审批、环境评价、安全生产、信贷政策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清查:‘发改委’等五部委于是又一次要求像2004年那样‘看紧土地,管好信贷,全面清理投资项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 地方政府也困在中央和企业双重压力下。据了解,虽然都实行了差别电价,但各地间的价格并不统一,目前甘肃加价0.15元,而相邻的宁夏却只加价0.049元。“近1角钱的差价,就意味着近千元的利润差距。”那名官员说,“不同区域之间因为1角钱压力就会迥然不同,一些低成本省份拿到订单的数量要明显高于高标准执行差别定价的省份。这样一来,企业给政府的压力就很大,为什么不保护本地企业?” 工业化的沉重马车 区域还带来了另一个挑战。“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中,任何一个都远不及中国的人口规模。中国经济的两个重要优势都和‘人多’有关,市场广大而人力成本低廉。”刘世锦分析说,当东南沿海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生产要素低成本状况发生改变,资源和成本瓶颈逼迫工业做出转型时,其他广阔的中西部区域仍有足够的容量来支持高消耗高增长的低成本模式。传统工业化的这台沉重马车,一旦上路,并不容易轻易转身。 “现在的情况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东部要开放,西部要开发,中部要崛起,东北要振兴,这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必将带来大量的高耗能产品需求。”戴彦德说。 “铁本”是2004年政府整治地方违规项目的代表,也是“长三角”开始陆续清理高耗能产业的开始。但许多城市仍希望走这样的老路,他们对这样的资本入驻大开方便之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几年前曾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向西部地区转移污染的紧急通知,“近来发现个别地方向西部地区转移落后工艺、设备、产品及废物,如不及时制止,将严重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但甘肃节能“减排办”的官员说,“实际上,每当发达地区关停污染企业,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团就会开出优惠单邀请污染企业进驻”。西部吸引投资的一个主要优势就是低电价和充足的电力供应。 在高能耗产品成本中,电和煤的成本占很大比重,出口这些产品就是向国外出口能源,这无疑给国内结构化的资源瓶颈雪上加霜。没人精确换算土地、电力廉价出售换取产品利润后,国民财富实际的收益,至少眼前重工产品的资本回报率对任何不发达的地区都构成了诱惑。“目前建一个钢厂,两三年就可收回全部资本。”赵晓说。 西部已经有5个省区提出要建设能源基地的目标,它们分别是,宁夏、陕西、内蒙古、贵州、新疆。尽管那些工业化早期的资源型城市至今仍在为转型寻找出路,但地方政府主导下,第二轮“能源拉动型繁荣”在这些城市看上去仍然势不可挡。“内蒙古地区,从乌海、棋盘井到乌兰察布,几乎无一不布满高耗能产业。”武力说,他们希望在高耗能产业上取得原始积累,再考虑发展其他产业。这仍是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子。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前泛珠三角发达地区将有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传统产业将转移到西部欠发达地区。西部作为高能耗产业近年崛起的重点,也是中央调控的主要目标区。7月12日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更能反映目前中西部的资源现状。该《公报》显示,尽管全国单位GDP能耗3年来首次由升转降,但各地的完成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其中,中西部地区跟“十一五”规划要求达到指标仍距离较大。引人瞩目的是,宁夏、青海、贵州、甘肃、山西等省份单位GDP电耗居高不下,继2005年后继续排名全国前5位。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中西部的宁夏、内蒙古、云南、山西等省份工业用电增速都在20%以上。 东部转型,而西部的容量更大。“国家担心西部地区一拥而上发展电煤项目,在交通条件还没有完全跟上的情况下,将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和能源浪费。”国务院西部办综合司司长杜平对本刊记者说。-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