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新走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09:33 《决策》杂志

  -张仁付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身份与地位决定了它在化解不良资产过程中,较难得到国家财力与政策的特殊 倾斜。尽管少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并不低于城市商业银行,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压力更大、难度更高。

  自1995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经过曲折发展,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状况持续改观,为我国的 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银行业的竞争趋于激烈,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严 峻的挑战,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能否把握我国银行发展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 力,已经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总体发展迅速,但与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难 题,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中国

银监会公布的我国银行业数据,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 总额为2.59万亿元,负债总额2.47万亿元,约占全国银行业的5-6%;平均不良贷款比例6%,平均资本充足率6 .5%。

  发展与制约

  究其原因,业务发展的地域性限制,制约了城市银行规模的扩大。兼之业务规模总体偏小,未形成规模优势。尚不能 够分摊整体运营成本,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综合效益,形成规模效应。2006年末,全国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产规 模只有230亿元左右,除少数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外,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明显偏小,难以真正形成规模效应 。

  不仅如此,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制约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由于起源于城市信用社,就一般情况而论,其资产质量较 差、遗留问题较多。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身份与地位决定了它在化解

不良资产过程中,较难得到国家财力与 政策的特殊倾斜。尽管少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并不低于城市商业银行,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压力更大、难 度更高。

  资本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是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另一因素。目前,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规模普遍过小 。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底限是10亿元人民币,而由城市信用社改组而来的城市商 业银行,许多注册资本刚刚达到1亿元人民币的底限,抗风险能力较弱。

  此外,发展基础差,政策限制多,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偏低,也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壮 大。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要与国内其他银行竞争,而且将在很多领域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但总的来看,不论是优质客户 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银行业务的竞争,还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处于相对劣势。

  挑战与机遇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银行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 机遇,也面临着与外资银行同台共舞的挑战;如果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对众多的城市 商业银行来说则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形势比较严峻。

  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城市商业银行面临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通过 财务改造、国家注资、股份制改造、外资入股、上市等一系列措施,资产质量极大改善,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和转换取得 积极成效,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重视零售银行业务,对城市商业银行巩固已有市场和拓展新市场形 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外资银行纷纷设立,并由沿海向中西部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全面应对新的挑战,积极实施战略转型 ;农信社改制成效显著,农村商业银行将经营的触角延伸到城市,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全面拉开;邮储银行挂牌成立,政策性 银行转型即将启动,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在银行业的重要变革期,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发展的压力更大。

  债券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城市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盈利空间面临挤压。2006年我国债券市场总发 行量达到5.8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企业短期债101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融资成本约为3%左右,大大低于 同期贷款利率,挤压了银行信贷市场。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直接融资方式将加快推进,央行有可能允许企业发展中期 融资债券,预计企业中短期融资债券发行在6000亿元左右,优质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存度将会下降。这些对城商行业务的 拓展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面临严峻考验。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人民银行将主要确定一年期 基准利率,使得贷款市场、存款市场各种价格的定价权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弹性更大,市场风险更加显性化、日常化;金融 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将对银行风险资产的管理和经营业绩的计量产生影响,这些都对城市商业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风险 管理水平、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对策与走向

  当前,城市商业银行正处在决定未来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如果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制定正确 的战略,妥善应对,转折期将会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如果丧失了机遇,贻误了时机,不能够选择正确的发展 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培育竞争实力,将会进一步拉大与先进同业的差距,在整体上造成长久的被动,甚至会陷入被淘汰出局 的境地。

  然而,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应因其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应充分考虑到各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差异,进而 分析各种发展模式的前提条件、自身的资源约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战略定 位与规划,尽快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根据城市商业银行1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当前银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未来城市商 业银行发展趋势呈多样化。

  精品银行趋势:充分发挥熟悉当地市场、机制灵活等优势,扎根于本地市场,因地制宜,搞好特色经营,稳健经营, 不求做大,但求做精做强,成为当地市场上最具特色的精品银行。这是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之路。适合业务规模较大,资 产质量良好,盈利能力较强,具有经营特色和优势的城市商业银行。

  跨区域发展型趋势:银监会规定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达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标 准,资产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跨区域发展,作为新市场的进入者,面临的风险较 大,监管部门准入标准较高,只能是少数行的发展之路,大多数城商行在近期内难以完全具备条件,也不可能所有的城市商业 银行都发展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新区域性商业银行趋势:通过网点收购实现跨区域经营是监管部门目前积极倡导和支持的方式,但要求参与重组联合 的城市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较高,也需要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大股东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徽商银行的成立拉开了全国 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的序幕,江苏银行紧随其后,尚有一批省(区)正在考虑借鉴徽商银行模式,走联合重组之路,努力做 大做强。

  松散的业务合作型趋势:按照市场化原则,在资金业务、票据业务、国际业务、科技建设、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等方 面进行合作。这种松散型的合作比较灵活,基本上不受的限制,适合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既能使资源有效整合,又能降低投 入成本;既可以在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合作,也可以与其他银行进行业务合作,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被收购或兼并型趋势:这适合经济比较发达或少数省会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目前国有 商业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这种考虑。从长远来看,收购城市商业银行将会成为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外资银行拓 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好的城市商业银行也会将对同类的收购或兼并作为跨区域和加快发展的重要选项。

  市场退出型趋势:对那些经营状况不佳、经营管理不善、严重资不抵债的城市商业银行,采取改制、停业整顿甚至撤 销,主要适合于银监会对城市商业银行按照规模、效益、质量综合评选出来的五类行。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银行业金 融机构破产的法律制度,缺少诚信的社会背景,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缺少市场经济应有的法律环境,在遇到不能全额兑付 债务的时候没有解决债务纠纷的途径,难以对符合市场退出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适时、及时地进行市场退出。

  市场经济为各市场主体提供了发展的宽广舞台,也毫不留情地检验着市场主体的资格,每一个市场主体只有找准角色 和位置,才能在市场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