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来了奥运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17:11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李梓

  这些城市创造了奥运传奇,丰富了奥运的人文色彩,也给北京提供了种种前车之鉴

  在神话纪录中,那座象征了人类梦想、探索和野心的巴别塔,还没有全部建成就被摧毁了,但人们心中的巴别塔却成 为永恒。

  “奥运会是这样一个存在的巴别塔,它是人类唯一的超越了国家、民族、种族、文化、地域等局限的世界性活动,承 载了人类大同的梦想。”CCTV《探索·发现》频道制片人盛振华说。

  盛振华带领的一个团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遍了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通过对史料的重新挖掘,对事件人物 的回访,对今天城市的观察和对话,完成了60集的奥林匹克纪录片《同一个世界》和12集的《同一个梦想》。

  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下举办的各届奥运会,曾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状况,在战胜这些状况并将奥运会精神秉承下来的同 时,奥运会的人文范畴不断得到丰富。

  东京的拼搏

  前往日本拍摄东京奥运会的导演王凯,在日本走访了许多人,其中包括当年著名的魔鬼教练大松博文率领下的排球运 动员,为了奥运会建设而从乡下来到东京的建筑工人,在东京奥运会上表现优异的许多运动员。采访完之后,东京留给他最深 刻的印象是——拼搏。

  日本在百废待兴的时候,却提出来一个宏大的构想:除了举办奥运会的4.52亿美元预算外,用于市政建设的投入 也高达63.73亿美元。为了完成这个宏大计划,日本可谓举国大负债。但终究物有所值,一座繁荣、完备、活力无穷的大 都市展现在世界面前,崭新的道路,酒店、新干线,卫星转播等等,让日本一举摆脱了战后衰败落魄的国民形象。

  采访中,王凯见到了当年日本排球队的主攻手宫本,她回忆了当年夺冠的那段日子。号称“东洋魔女”的日本国家排 球队队员,当时多数来自大阪的一家纺织厂,教练大松博文担任该厂的采购部经理。虽然之前在国际上已经获得了相当高的声 誉,但这并不能成为纺织厂优待这群女工的理由。大松博文以残酷训练而著名,女排队员白天还要上班,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 训练,他安排的训练时间是:一天6小时,一周训练7天,一年训练51周。在东京奥运会举办之前,这支排球队因为强悍的 类似男子的打法,被西方记者冠以“东洋魔女”称号。鉴于她们的卓越表现,东京奥运会特别将排球列入了奥运会比赛项目。

  1964年,女排成员都已经成为“老姑娘”,本来都已经打算退役,但鉴于首相的挽留又继续坚持训练,并不负众 望,夺得奥运会第一个女排冠军。

  奥运结束之后,31岁的队长河西昌枝在被首相召见时说,全年无休的魔鬼训练,让她根本无法去认识理想对象,甚 至与男性交往都有障碍。没想到后来佐藤首相给她做媒,介绍了一位男士。

  东京奥运会筹办期间,另有一段类似中国“干将铸剑”那样的传奇。东京奥运会所用的圣火台,为美术名家角田荣设 计,外型仿照日本新泻县出土的文物“火焰土器”造型,高、直径均为2.1米,重达2.6吨。铸造这个庞然大物的重担, 交给了著名的铸造大师铃木万之助。已经68岁的大师,为了铸造这件武器费尽心力,却在最后的关头,因为思虑不周,而导 致铸模开裂,此时距离交货只有半个月。心力交瘁的大师因此病倒,几天后就含恨离世。

  他的3个儿子在治丧期间,继续尝试铸造,其子铃木文吾甚至留下遗书说:“如果失败,不但我家族永无法翻身,而 且故乡都将为此而蒙羞。哪一天,一旦失败,我就要切腹自杀。”所幸铸造一次成功,并成为日本铸造史上的精品。

  在今天,东京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当初从日本各地调集而来的10万建设者,今天多数都已经到退休年 龄,一些被寻访到的参与建设者说: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多数不能适应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其间辛苦自不多说,退休后所拿 的退休金也相当菲薄,但谈到东京今日的繁荣,他们却深以为荣。

  墨尔本的冲突

  澳大利亚曾经举办过两届奥运会:悉尼奥运会与墨尔本奥运会,两届奥运会都相当成功,而其成功之处,并不仅仅来 自比赛,而是因为其浓郁的人文色彩。

  1956年的悉尼奥运会,是奥运史上第一次在南半球举办,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本来是夏季奥运会,但对 于墨尔本来说却是冬季,所以不得不把举办时间放到了11月。而奥委会决定跑这么远的地方举办奥运会,自有特殊的原因。

  当时冷战正酣,欧美大陆政治气候严寒,苏联入侵匈牙利,导致欧洲政治格局混乱。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战火中的 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先后宣布退出本届奥运会,而欧洲的西班牙等国也因为战争而抵制此届奥运会,最终参赛运动员只有3 352人。在这样的时刻,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举办奥运会,就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为了体现奥林匹克传承的“休战”精神,奥委会在开幕式举办前三天,终于说服了当时处于两大阵营的东德和西德采 取了合作的姿态,在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次组成“全德代表队”参加,这让主办方感到欢欣鼓舞。在安排比赛住宿等方面上,主 办者都力图将可能发生冲突的国家分散,以减少冲突,但不可避免的血战,还是在苏联对匈牙利的水球比赛中发生了。

  随着匈牙利的进球,水底上演了一场拳击赛,在当时的纪录片中能够清晰看到池水突然泛红的场景。匈牙利选手埃文 扎多从水中爬起来时,脸上血流如注的样子,被一位记者拍到,成为奥运史上一张著名的照片。匈牙利在2007年还以此为 素材开拍了一部电影《孩子的荣耀》。

  冲突之外,墨尔本更是利用这一时机大力宣扬了和平的重要性,这届奥运会采纳了《一个中国男孩的来信》的建议, 在闭幕式上,让所有的运动员打散国籍混合进入会场,成为一个温馨的结局,也从此成为奥运会的一个惯例,它象征着“不管 我们来自哪里,最终我们都亲如一家”。

  1992年,澳大利亚又一次获得了奥运会举办权,此届奥运会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届奥运会,也是比赛规模前所未 有的一届奥运会,悉尼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史上第一次全家福,前后两届奥运会的对比,更让人觉得意义非凡。

  

慕尼黑的警钟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本来一切相当顺利,来自121个国家的7173名选手参加了共195个小项的赛事 ,所有数字都创造了新的纪录。但慕尼黑惨案的发生,使一切成功化为乌有——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恐怖分子绑架和杀死, 奥运会因此暂时中断。

  德国为此届奥运会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兴建了充满后现代风格的主体育馆和赛场,但再好的成绩和再成功的开幕式, 都不能让人忘却这一惨案。在慕尼黑事件发生之后,以后的几届奥运会开始纳入一个新的词汇:反恐。

  作为一届失败的奥运会,慕尼黑足以成为一个典型,它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了安全的警钟,并告诫人们,安全才是奥运 会的第一要素。在下一届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组织者为比赛场馆设计了运动员专用地下通道,同时,对警力以及安保的 投入也大幅度增加。

  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组办者将奥运会的安保系统化,并细化为16个方面。在汉城奥运会,一共出动了4 .7万名警察和4.2万名军警来保障奥运会安全。而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西班牙出动了海陆空军方力量直接介入奥运安保 。

  从慕尼黑事件之后,奥运会的安保工作一届比一届严格,但还是难免有漏网之鱼,1996年的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 一枚定时炸弹炸伤了100多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还出现了网上安保,奥运会组织者定制了新的网络安全系统,并引 用了IBM公司提供了“蒂沃里”辅助系统。如此花费力气果然建功,通过网络泄漏的信息,警方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前侦破一 起针对悉尼城外的核反应堆的恐怖活动。

  2008年奥运会成为奥运史的第一个“宽带奥运”,网络安全早已写进计划书中。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