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稻专家谢华安当选中科院院士(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15:30 台海网

  每当看到即将开镰的金黄金黄的稻田,谢华安就抑制不住高兴,走上田埂,看看长势,摸摸稻穗,数数穗粒,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农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眷恋,让人不觉地想起,这不就是隔壁家的大伯吗?

  两次改变中国杂交水稻命运

  金庸的作品《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故事,巧的是,在国内农业科技界也流传有这样的故事。其中的“东邪”,就是谢华安。原来,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人员在一次聊天时说道,谢华安的“汕优63”年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堪称世界之最,真是“邪”乎?

  1981年,谢华安育成杂交水稻的一代天骄——“汕优63”。5年后,“汕优63”首次登上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排行榜之首。当年,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来福建,见到谢华安的第一句话就是:“祝贺你,‘汕优63’已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此后,“汕优63”一口气创下了杂交水稻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累计种植面积、增产稻谷总量四个全国第一。“汕优63”之所以一举成名,最主要的是解决了杂交水稻普遍存在的致命缺陷——严重稻瘟病。此前,杂交水稻由于不抗稻瘟病,推广之初,有些地方稻瘟病肆虐,颗粒无收;一些地方甚至把几十万公斤种子封存,严禁下地。其中最严重的是四川。1984年,“汕优63”在参加全国区域试验的杂交水稻组合中,第一个实现大面积亩产突破600公斤,抗瘟性强、产量高、米质优,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于是迅速风靡神州大地。

  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沈阳农业大学杨守仁教授因此说:“汕优63”救了杂交水稻的命。他与谢华安素未谋面,谢华安一次到沈阳出差,给他打了个电话,当时杨老已经80多岁了,当知道是育出“汕优63”的福建谢华安时,仍然很激动。

  此后,北至山东胜利油田、陕西汉中平原,南于海南岛最南端,东至上海、江苏,西至川西平原,“汕优63”在16个省(市、区)长时期大面积推广,在江苏曾经占到杂交水稻面积的98%。1987年起,“汕优63”连续15年种植面积冠居全国,至今仍是主栽良种,累计种植近10亿亩,增产稻谷700多亿公斤,接近我省9年水稻产量的总和,堪称世界稻作史之最。“汕优63”还走出国门,被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引进,大面积种植,增产效果达70%-130%,增加效益42%-266%,被誉为“东方神稻”。

  1988年,“汕优63”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福建省农业科研单位独立完成的第一个国家科技一等奖;还到前苏联、印度参展。但第一个因为“汕优63”奖励谢华安和他的课题组的却是四川省,奖品是5000元奖金和一面绣着“良种援天府增产遍八蜀”的锦旗。四川曾推广“汕优63”3000多万亩。“汕优63”创造的神话,几乎使人们忽视了谢华安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明恢63”,即“汕优63”的“父亲”。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恢63”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汕优63”。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