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视而不见”的财富(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11:40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9大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中,接近枯竭的矿山占56%,有保障的仅仅占到20%。原生矿越来越少,矿石的品位也越来越低。这样一来,利用矿渣冶炼金属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津泰公司董事长伍永田:“像那些矿产,品位更低的去开发。品位更低的开发可能就更高,有些品位更低的比方说百分之,其他开采5%的,可能过五年,过十年,也有开采1%的。而这个矿渣里面含量只有2%,它又不用开采。那所以这种产业的话呢,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还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伍永田花了7年的时间,研究出“回收利用矿渣的工艺”,2005年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工艺发明专利。津泰公司投资1.2亿元,建成了年处理能力6万吨的废渣冶炼厂。通过这条生产线,光是铟每年就能回收十吨,按市场价格500万元一吨计算,仅凭这一项企业每年就能进帐5000万元。

  津泰公司董事长伍永田:“那现在的金属价格都比1998年涨了300%以上。不管是铅、锑、锌还是铟,各种金属价格都比当时涨的,这个300%以上。所以这种情况下,也激励我们把规模在扩大。”

  津泰公司凭借矿渣原料的低成本,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慢慢地,当地的企业都发现了矿渣的价值,矿渣的收购价也一路攀升。从最初的每吨10块钱涨到现在的200多块钱。津泰公司一边继续储存废渣,一方面寻找新的原料。一天,伍永田得到了一个新的消息。

  南丹县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梁晓斌:“这些,这些渣呢是以前古代遗留下来的炼银、炼锡的那个冶炼废渣。这些渣呢在大厂矿区,我们经过调查出产量大约都在100多万吨。这些渣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里面有锡、铅、锌、锑,以及许多有害的重金属元素。”

  梁晓斌说,南丹采矿的历史从唐代就开始了,有“唐炼丹砂,宋浇绿银,元采乌金,明铸青铜”的说法。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也曾记录下这段历史:银.锡二厂在南丹州东南四十里,……银.锡俱掘井取沙,如米粒,水淘火炼而后得之。银砂三十斤可得二钱,锡砂所得则易。”(字幕)一千多年来,南丹境内堆积了大量的古代矿渣。由于古代冶炼技术有限,只是初步提炼了矿石中的银汞等金属,剩下的部分就被遗弃在山中。每到下雨,里边的重金属物质就会污染水土。政府一直想要治理,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针对这些问题,津泰公司马上开始研究利用古代炼银废渣回收贵重金属的技术,这个技术被列人2006年的国家星火计划。被尘封了上千年的矿渣,在新的技术下,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片空无一人的山区是南丹大厂矿区。6年以前,有300多家企业、两万多民工在这里采矿。2001年7月17号,这里发生了特大透水事故,81名矿工被淹没在地下。因为瞒报,南丹的经济和声誉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在整顿中,政府发现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掠夺性开采,南丹的家底逐渐亏空,有的矿山储量被消耗得一干二净,还有很多矿山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2002年,南丹的主要经济指标跌到了谷底,生产总值减半,财政收入减半,工业产值只有以前的八分之一。一个以采矿业为支柱的地区,面临这种状况,还有重生的希望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