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端午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10:08 中国经济周刊
复兴中国节 (又称“端五”、“端阳”) 时 间 农历五月初五 传 说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后来大家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便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据说蛟龙害怕此二物),发展成棕子。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常常荡舟江上,此后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此外,端午节的来历还有迎涛神说、纪念曹娥说、纪念女娲说等等。 传 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因为端午节所在的五月,时值初夏,霉雨潮湿,蚊虫孳生,疫病容易流行。所以,端午节的许多风俗和预防疾病有关,有人称端午节为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悬挂菖蒲、艾草,洒雄黄水,饮雄黄酒、菖蒲酒,杀菌防病。 此外,还有一些风俗,如驱五毒、悬挂钟馗画像名为驱邪,实则也是为了避疫。 驱五毒: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阳节这天,人们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还要把五毒图的头上再扎上一根针,表示要把它们钉死除掉。 孩童佩带香囊等物:端午节小孩要佩香囊,头戴虎形帽,身穿五毒衣、五毒裤,并在脖子、手腕和脚踝上系五色丝线,都是为了避邪驱瘟,保孩童安康。 躲五:端午这一天,父母要将未满周岁的儿童带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故 事 古时候,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月五日是恶日。有人认为,屈原之所以在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就是要选择这样一个恶日,表达亡国之恨之痛。 据说,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男害父,女害母”。 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因为五月五日出生,就被父亲下令扔掉,是母亲偷偷把他养大的。 南北朝时期,刘宋的大将军王镇恶,也是因为五月五日出生,他的祖父才给他起名为“镇恶”。 宋徽宗赵佶因为生于五月五日,从小就被寄养在宫外。 诗 词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