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人50年择偶之变:从政治决定一切到多元之爱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14:27 《小康》杂志
2007年11月18日,江苏连云港市在市区的苍梧绿园举行户外“相亲会”,吸引了近两千名青年男女前来寻觅意中人。 (来源:中新社 王振 摄) 2007年10月27日,湖北宜昌举办首届全国古玩鉴赏交流大会,一收藏者展示了收藏多年的几十张不同年代的结婚证。 (来源:中新社 刘君凤 摄) 2008年1月7日,在上海陆家嘴绿地公园,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元旦一过,上海市各家婚庆机构便异常繁忙起来,不少新人选择于2008年初完婚。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被不少新人视为吉祥年,而选择年初结婚的新人不少还是冲着“奥运宝宝”来的。 (来源:中新社 亚鸣 摄) ★采写/《小康》记者 蒋卫武 郭芳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很稀罕一种东西,叫爱情。 经年之后发现,我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的,可能是另一些人。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恩格斯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已经不道德了数千年,还经历了一个最不道德的年代。 永远不变的是变化。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价值观在变,我们的择偶观也在变。但择偶观的核心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顽强的惯性,这个核心就是“郎才女貌”——不同的只是,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才”与“貌”的衡量标准与表现形式。 于是,漂亮的女子不论出身高低,总是前途不可限量;而优秀的男人,不管年老还是年少,总是滑不溜手。 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与几千年前,并无不同。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