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酒徒的历史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16:08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李梓 自从有了酒大概就有了酒徒 中国的历史上,从一开篇便与酒解下不解之缘。夏朝的君王桀,据说修建了酒池,并热爱在酒池中与少女划船。而殷 纣王更过分,不仅修了酒池还修了肉林,终日在酒池肉林中与嫔妃作欢。史书上把两者的覆灭都归结于奢靡,酒池肉林也成为 暴虐君王的代称。但根据古书的记载,尧舜均是爱酒之徒,酒因此而被政治豁免,而女人却成了祸水。 周武王曾经汲取商纣的教训而发禁酒令,把酒定性为祭祀用品,但令行却难以禁止。三国曹操当政时期,天下大旱, 于是曹操想在全国禁酒,以缓解粮食压力,遭到了孔融的上书反对。在《难曹公表制酒禁书》里,孔融写道:“尧不千钟,无 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这句话,把酒上升到一个不能再高的地位,让曹操的禁令也执行不了,过了不久,曹操 就罢了他的官,又把他杀掉了。再后来,朱元璋也曾经尝试禁酒。但这些禁酒者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本身也好酒,禁酒令于 是很难维持下去。 中国人有空的时候,就总在琢磨谁是中国酒量最大的人。宋人赵崇绚在其作品《续鸡肋》里做了一个统计,并得出结 论,中国历史上酒量最大的人,是汉宣帝时期的丞相、大法官于定国,说他饮酒可至数石而不乱。其他高手还有:汉朝的大儒 郑康成可饮一斛,汉朝的卢植一石的酒量,魏晋刘伶的酒量是一石五斗…… 一石是多少?按照通常说法是100斤,不过各个朝代的量具大小是不一样的,根据科学家沈括的换算,汉朝的一石 相当于宋朝的32斤。古人说的“数”是指3以上的数字,也就是说,这位酒冠军的酒量,大约等于100斤酒。后来许多人 的著作,也都首推大法官于定国为中国酒冠军。 另一位能与于定国比一下酒量的名人,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这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甚远 的话题。孔子一生崇尚中庸,自己曾说过“不为酒困”,也就是并不沉迷喝酒,百觚折算下来,也有上百斤,但不仅孔融相信 ,2000多年来许多文人对此深信不疑,东晋著名的炼丹道人葛洪说“嗜酒无量,仲尼之能也。” 在三国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位君主,也就是孙权的孙子孙皓,自诩酒量无双,得意洋洋地问大臣:“我的酒量谁可比? ”张尚想拍一下马屁,就说:“陛下有百觚之量。”不料孙皓听了并不高兴,“你不知道孔子没有做过皇帝吗,竟然拿我和他 比。”孙皓当政后期性格暴虐,大杀群臣,这个张尚因为马屁拍不到位,竟然也被杀了。 孔夫子善饮,也许是因为其力大,列子曾说他“力大但是不喜欢宣扬自己的这个优点。”但更有可能是因为他所喝的 酒几乎不含酒精。春秋战国时期的酒,酒精度还没有现在的啤酒高,鲁国的酒更是淡得出名,所谓“鲁酒薄而邯郸围”。 竹林七贤的出现,使酒成了“风骨”的代言词,以酒为隐,全其节而保其身,被颂为真名士自风流,作《酒德颂》, 留下一醉三年的传说,刘伶可谓中国第一专职酒徒。 而到了盛世唐朝,喝酒更是一大乐事,杜甫作《饮中八仙歌》,一网打尽了李白、贺知章、张旭等8位当时名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很难想象这是深沉的老杜的诗。明末一位叫黄九烟写了一首《楚州酒人歌》,把中国历 史上的酒徒分了三六九等:以尧舜为酒帝,羲农为酒皇,淳于为酒伯,仲尼为酒王,陶潜李白坐两庑,糟粕弟子蹲门旁。 宋朝以后,中国人的喝酒能力突然下降了,著名的酒徒苏东坡说自己只有3荷叶杯的酒量,这也许是因为酒的蒸馏技 术在这个时代已经开始被发明出来。中国现存最古的蒸馏器是金代的,也就是说,从这时候起,中国有白酒了,从此以后的诗 篇中,就再也没有出现“千钟不醉”的豪情,于定国的纪录再也没法打破。说起来,堪称遗憾。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