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中华门社区大约有近四万名居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3日00:57 央视新闻调查
记者:在中华门社区大约有近四万名居民,按照规定每一万名居民应该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您现在看到的这个服务站就是中华门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四个服务站之一。来到这样一个卫生服务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跟居民之间的这种距离之近,也就是几步之遥。那么这几步之遥,带给居民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呢?而在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和简陋的条件下,医护人员又能做些什么呢? 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施瑞玲:血压还蛮好的 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刘光华:给她勤翻翻身 解说:刘光华、施瑞玲是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在路子铺居委会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和护士,遇到需要上门服务的患者,她们都要随时出诊。 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施瑞玲:我看看身上,来翻一下身,看看,身上破了嘛。 患者家属:是。 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刘光华:一定要勤翻翻身。 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施瑞玲:如果没破之前用大拇指这样给他按摩,一旦得了褥疮不得了。 记者:我看刚才大夫还给你们做了一些健康上的一种指导,说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 患者家属:对。就像她所讲的经常给他翻身、拍拍背什么的,我们以前就是不知道的。 记者:感觉就像你们的家庭医生。 患者家属:电话号码什么的留给我们了。 记者:随时打电话? 患者家属:对。 解说:每周二、五两天,刘光华和施瑞玲还要到卫生服务站上班,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记者:几位大妈您都是住这小区里面的吗? 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居民:是。 记者:经常来这来看病吗? 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居民:经常来看病。 记者:这边费用怎么样啊? 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居民:挂号不要钱,药费他们家比外面便宜、比医院便宜,是吧。药费比外面便宜,她去医院挂一次水300元,刚才那个女的讲,她在这里挂一次30元,挂水,挂30元挂好了。 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居民:像我有糖尿病、高血压,为拿一个药跑到市立医院,不合算,要坐车子、要排队、到医院要挤,这个方便。 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居民:这个地方的医生一个姓刘,一个姓史,他们俩人态度特别好,对我们服务很周到,我也不会讲话,我就简简单单讲两句。 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居民:讲得蛮好的,讲得对。是的。 记者:讲得对啊? 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居民:对。 记者:坐在医院里面等着病人上来,跟自己直接到病人当中去、到他们的生活区去这种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刘光华:等着上来的话,有距离,下来跟老百姓贴近。很多病确实跟很多他个人的生活关系、周围的环境和一些家庭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样子的话,我把老百姓看作是自己的病人,也是亲人,他就把我当成不但是医生,好像也是一个朋友一样,所以这样的话我们距离很近,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就好搞。 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施瑞玲:夫妻之间有什么矛盾,或者子女之间有什么想不通,我都给他们劝解劝解,你可以问问他们。 记者:你觉得还做那些事,是一个医务人员?肯定不是医务人员必须要做的。 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施瑞玲:心理护理比治疗还重要,对吧?如果他有什么心情不愉快的时候,他心里一个结打不开,你把他结打开来,他的病就好了三分,再加上治疗。 第四段 解说:从2002年开始,南京市先后进行了多项医疗卫生方面的改革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惠民、便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所累积的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在现行体制下得到了缓解。 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常乐:我们的门诊人次从2006年的5.5万,增加到2007年的6.3万,是有8000人次的增加,但是2007年的药品总收入,比2006年还低了12万,那么这个就反映出一个什么,也就是我们平均处方值在下降。 南京市红十字医院院长李元淮:我们是惠民医院,我们药品的总量的三分之二都是中低价位的药品,像7毛钱一支的青霉素,我们医院的用量每个月有接近两万支,像现在这种情况都非常少有了;我们妇产科顺产一个孩子平均费用1600元钱左右,剖腹产一个平均4000元钱左右。 记者:这个价位跟南京市的平均的价格有多大的差价? 南京市红十字医院院长李元淮:一半。 记者:一个看病便宜的医院,它怎么能实现它的经营能够正常经营? 南京市红十字医院院长李元淮:那么我们医院的经营走的是平民路线,它通过量的增长来实现业务收入的增长,它通过塑造良好的社会品牌和社会形象来吸引中低收入的人群,到这个医院就诊。在成立惠民医院之前,这个医院的门诊量20万人左右,到2007年已经达到了35万人。 解说:虽然南京市的医改探索初见成效,但是在采访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几年来,南京市政府一直在倡导并且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的就医模式,可是很多患者在生病后仍然会首选大医院,而绝大多数公费医疗的指定医院也往往是有实力的大医院。 记者:我看周围也有居民区,居民区一般来说,都有它的社区医院。 南京市第一医院门诊收费处组长王新冬:对。 记者:但是有了社区医院以后,你觉得从你们这边分流出去的病人是在增加吗? 南京市第一医院门诊收费处组长王新冬:好像没怎么减少。 记者:每天下来的门诊量呢? 南京市第一医院门诊收费处组长王新冬:大概有3000多到5000人。 记者:这个数字是处于上升的状态呢,还是下降? 南京市第一医院门诊收费处组长王新冬:看这个样子好像在上升,往上走的趋势。 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李萍:病人首诊是到了社区,但对社区的医疗的条件、或者说医疗的效果、或医疗的认知可能他有不同的看法,尽管他首诊到了那去,然后不放心,他再到三级医院来。我们现在在门诊,日常经常也能看到。第二个的话,就是社区医院医生的知识更新和知识认知,以及病人、患者对先进的或者说比较前沿的医学知识的需求可能有冲突。 解说:长期以来,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使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在医疗水平、服务水平等方面都与大医院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南京市在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可是毕竟历史欠账太多,各方面都有待于完善,而其中,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是关键。 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居民:现在已经愿意在这看,现在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上面,好像我们下面各方面有些差点。 记者:设备差点是吗? 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居民:是不是能照顾、能补贴一点过来,或者是帮助一下。 记者:您希望政府多给一点钱,增加一些投入? 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居民:对。 解说:过去,南京市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仅仅占医疗卫生费用总额的7~8%,近几年,政府投入大大增加,已经达到了15%的比例,可即使这样,仍然难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据南京市卫生局统计,南京市药品销售总量的60%在9家三级医院,如何实现9家三级医院的“药房托管”,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是南京市政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2008年1月,南京市卫生局成立了药品集中托管中心,由政府出面,对南京市9家三级医院实施药房托管。 南京市卫生局纪委书记丁海洋:南京市9家三级医疗机构一年的药品采购的总量大概在10个亿到12个亿左右,由一家公司来托管,我们没有把握。我们成立了一个南京市药品集中托管中心,由这个托管中心把9家医院的药品采购权集中起来,变分散采购为集中采购。 解说:由政府部门对9家三级医院实施药房托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统一用药目录、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给患者让利10%”。可是新的药品集中托管中心将如何避免过去在药品招投标过程中的弊端,如何避免药价越招越高的情况出现,如何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对于南京市卫生局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但就已经实现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药房托管”的实践来看,“药房托管”为将来“医药分开”的实现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耀平:以药养医是个历史现象,也是个客观事实,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了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问题,解决了市场化的投入。(本来)应该由政府投入,政府在一定阶段没有能力,但是通过市场的办法,转移支付的方法,解决了医疗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是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已经滞后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以药养医应该尽快地叫解决也好、终结也好,但是这种尽快应该说它只是个良好的愿望,所以我们认为在现实的条件下,药房托管它可能是解决了由以药养医到以药补医这么一个转变。就是定量、定向、定效这种补,而不是过去的养,养是不讲效率的。那么将来应该是什么,那就是医和药要分开。 记者:医药分开,向这个目标走的话你觉得还要走多久?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耀平:医药分开走多久我们不敢去预见,但我认为医院药事管理的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医药分开的关键的第一步,这一步必须迈出去。药房托管我们认为,它是在现行体制条件下,现有的财力条件下,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一个现实启动方式。 解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真正解决“病有所医”的问题,而实现“病有所医”的必然之路,是要从体制上实现“医药分开”,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几年来,南京市虽然在医药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也初见成效,但要达到改革的最终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南京市卫生局局长陈天明:我们结合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病有所医,我们南京根据南京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病有良医。良医的概念是优质的医疗服务、优良的医疗技术、优美的诊疗环境。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