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衡哲:中国第一女教授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14:03 新世纪周刊
-冯梅 许多个“第一”可以为这位才女注解,勇于造命的她在职业女性双重角色中做出过三进三出高校的选择 她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正宗文学史上记载的却是鲁迅;她支持白话文运动,却意外卷入所谓的胡适情事中;她带 有独特“女性视角”的中学教材《西洋史》一度消失在史学视野里……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还拥有不少其 他的“第一”:第一批留美女学生之一、第一位白话文女作家、出席国际太平洋学术会议(连续四次)的第一位中国女学者等 等。 她对女性问题研究深邃并提出“男人有千万种能力便有千万条路可走,而女人纵使有千万种能力,也只有一条女性的 路可走”的悲观论断,在这条女性道路上,陈衡哲走得沉沉浮浮,艰难却精彩。 系出名门 陈衡哲1890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原名陈雁鸟,字乙睇,家中行二。祖父陈梅生有12个子女;伯父陈范(《苏 报》馆主)、父亲陈韬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和诗人。祖母赵氏、母亲庄曜孚都是常州人,能文善画。陈韬是幼子,当过清朝的 官吏。父母的才华在陈衡哲五妹陈鹂的《父母小传》有所涉猎:季略先生(父亲陈韬的字)工诗文,擅书法……精鉴赏,收藏 较丰。母亲庄曜孚曾师从恽派画家邑人袁毓卿女士学画,擅长恽派没骨花卉,是当时著名的画家。 陈衡哲的高祖母开创了陈家 “每个出生于或嫁入陈家的女子,或出于天性或由于环境,都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或多或 少的造诣”的传统。1894年,4岁的陈衡哲便开始随母识字读书。7岁时她已以抵制家人为她缠足表现出自己不屈的个性 ;同年夏,父亲参加科举考试,母亲则开始教她用文言文写信。但教完开头和结尾的格式,母亲已无暇再顾她。聪颖的陈衡哲 发挥了自由的天性,最后用文言夹白话的方式写出中间部分。父亲和大伯读信后大悦,认为陈衡哲很有创造性,鼓励她继续用 这种方式写信。 陈衡哲自由的天性在这个相对开明的家庭里生长着。13岁时,她内心涌动着的强烈进学校的愿望,促使她离开父母 。几经波折,进入上海中英女子医学院,在这里,她只学到了英文。直到1914年,她才在参加清华学堂留美考试后有机会 去美国真正实现进学校学习科学文化、做个独立女子的理想。 被遗落的白话文学第一人 陈衡哲7岁时自由、好奇的尝试是其早年教育中最愉快的事情。从此,她乐此不疲,笔耕不辍于用白话写信。所以, 当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始为新文学革命摇旗呐喊时,陈衡哲就自然而然地、无需痛苦的挣扎和艰苦的自我 磨砺,在第一时间内站在了旗下。她那纯而又真的白话小说《一日》于当年的5月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上,比正宗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早了一年。胡适认为,陈衡哲其实是他“最早的一位同志”。 或许是因为《一日》离开了故国视线,国人无从知晓;也或许是因为《一日》不如《狂人日记》般充满战斗力,缺少 处于国衰与革新时期的悲愤和呐喊色彩,所以《一日》沉淀了,陈衡哲并不被人所熟知,她的白话文学第一人的身份被遗落在 历史的光影中。 阅读《一日》的人们发现:陈衡哲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面对一个非常深刻复杂的哲学问题,她只唱着一叶童话的小 舟、哼着小曲,非常纯粹、轻松地就到达了白话文学革命的彼岸。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少了鲁迅式的忧国忧民思想。在她的《女子教育的根本问题》(1921)、《国难与知识界的 妇女》(1922)等著作中,大量涉及教育、青年和妇女思想的随笔直指当时的现实问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 绯评价认为,陈衡哲是早期现代女作家中理论素养最好、思想专论最多的人。 三进三出高校的女教授 1914年夏天,在清华学堂里的陈衡哲考取了美国五所最有名的女子大学之——瓦沙女子大学(VassaCol lege),开始专修西洋历史,同时学习西洋文学。在那里,她结识了胡适、任鸿隽、杨杏佛、梅光迪、朱经农等人,并以 莎菲为笔名开始写作,后与时任《留美学生季报》主笔的任鸿隽结为夫妻。 1920年,获硕士学位的陈衡哲,受蔡元培之邀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开讲西洋史和英文课,成为北大第一位女教授 ,也是中国第一女教授。在偌大的校园里,陈衡哲也有着某种孤独,婚后当母职来临时,在女教授还零星稀疏的社会背景下, 陈衡哲没办法减弱母职而主攻教职。1921年,她辞职专事写作《西洋史》和养育女儿。 在她看来,女性的双重角色即母职和独立人格应该得到正比例发展。她最不欣赏两类女子:嫁个有钱有势或者很有能 力的丈夫而自鸣得意的女子和有受教育机会却不继续求上进的女子。她们寄附在丈夫身上而成为分利之人。 身为女人、母亲、学者,陈衡哲扮演的多重角色,让她时常感到分身乏术。她在写给任鸿隽三姐的信中表现出一个女 人的坚韧和无奈,“今秋日本之会,我十分想去,但家中又没有人了,小孩子不放心,你如肯先来,俾我能得到一点自由,那 真是感激极了。” 因为出众的才华,陈衡哲在国内和国际都有一定影响。她当年就读的美国瓦萨女子大学校长曾经承诺:只要是她的直 系后人,子女均可以免费、免试进入该校。后来,陈衡哲的女儿任以都、任以书均就读于瓦萨大学。 陈衡哲教授的身份时断时续。1923年,她随任鸿隽入东南大学任历史系教授,1925年又随任回到北京;19 35年,国民政府调任任鸿隽为四川大学校长,陈衡哲随任川大历史系教授。 作为一个学者、历史学家,她对妇女、教育、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川大期间,她奋笔直抒四川的保守与 落后。文章一经发表即遭四川新闻界和一些读者的口诛笔伐,她愤而离川。她的《西洋史》带有独特的“女性视角”;《救救 中学生》一文抨击了当时中学生的功课量繁重。此后,教育部果然减少了部分课程。 近代教授称谓流变考 -冯梅 “教授”称谓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但它不同于近现代高校里的“教授”。“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至明清,宗 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对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助教”则为国子监教师 的称呼,协助国子监博士传授儒学经学。 清末洋务学堂兴起之时,教师称谓延用的是明朝对翰林院进士之师“教习”叫法。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在新政 中改用“教员”这一称谓。辛亥革命之后,学堂逐渐改为学校,全国的学校中教师的称谓仍是“教员”。但1912年,教育 部公布了内容共22条的《大学令》,其中第十三、十四条分别规定“大学设教授、助教授”,“大学遇必要时,得延聘讲师 ”。这样,教育部把大学教员规定为教授、助教授、讲师三个明显的等级。所以,现代意义上的“教授”始于1912年的《 大学令》。 但是,陈衡哲的教授身份与1912年《大学令》中的“教授”还是不同。1917年,教育部重新公布《修正大学 令》,在第十二、十三条中加上“正教授”,将三级体制变为四级体制。此时,在正教授、教授、助教授、讲师四个级别中, 正教授级别最高,相当于现在的教授,助教授相当于现在的助教,讲师则是非常设席,是临时或者一段时间来讲课的老师。而 教授则专指本科教授,相当于现在的副教授。根据陈明远的考证,作为海归博士,胡适1917年是以教授的身份进入北大的 ,那么陈衡哲作为海归硕士,必不是正教授身份,她应该也是教授,相当于现在的副教授。 1924年北洋政府又公布了《国立大学条例》,将教员重新调整为三级体制,但此三级为正教授、教授和讲师。1 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公布《大学教员资格审查条例》,再度将大学教员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级,与今天 大学教师级别有了一致性。 人物名片 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出身名门望族。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和散文家 。作为新文学运动最早的女作家,她摆脱了文言文的写作局限,与其他先驱一起开拓了新文学的大道。1918年发表在《新 青年》上的白话诗《人家说我发了痴》,讽刺了美国人的势利眼,有评论说该诗与鲁迅同年发表的《狂人日记》相映成趣。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