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法新路透美联遭遇“新闻自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8日08:14 千龙新闻网

  千龙网北京4月17日讯 (记者 于振华) 4月16日,千龙网首次独家公开报道了一位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的《这就是法国所谓的自由民主博爱?》后,法国媒体一味报道反对中国、支持藏独活动的声音,而对支持中国奥运、反对藏独的声音却视而不见的做法,引起公众的普遍质疑,西方媒体一直所鼓吹与倡导的“新闻自由”、“新闻公正与客观”到底是一种什么理念?

  带着这个一直困扰了记者本人很多年的巨大疑问,千龙网记者连续三天分别两次走访法新社(法)驻北京记者站、三次走访路透社(英)驻北京记者站、两次走访美联社(美)驻北京记者站,想通过采访获知这些西方主流媒体是怎样报道藏独分子破坏火炬传递的。而让人惊讶的是,拥有“世界四大通讯社”之美誉的这三家著名新闻机构均无一例外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采访。他们拒绝接受采访的态度也各有千秋,有的以不是理由的理由横加拒绝,有的“虚晃一枪”又称千龙网记者是来“踢馆”,还有的“虚晃一枪”之后干脆“隐姓埋名”。

  4月14日下午,千龙网记者带着摄像设备来到位于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6号中国人寿大厦9层的法新社,首先跟该社前台接待人员说明自己冒昧前来采访的意思后,前台接待人员立即去找了一圈回来答复千龙网记者说,法新社驻北京记者站的主编不在单位,所以无法接受采访,而且主编不懂中文也不接受中文采访。

  为了能顺利进行采访,千龙网记者在当天晚上将中文《采访提纲》分别通过传真和电子邮件发送给法新社驻北京记者站,并委托懂法语的人帮忙翻译成法文。4月15日上午,千龙网记者还特意带上了一位翻译一同来到法新社驻北京记者站,前台接待人员在请示该社主编后再次转告千龙网记者,法新社从来不接受采访,而且一再向千龙网记者强调法新社一般是“没有官方邀请不接受任何采访”,并反问千龙网记者“哪有新闻媒体接受记者采访的”。

  与法新社驻北京记者站相比,英国路透社驻北京记者站拒绝的接受采访的手法颇具戏剧性。4月14日下午,千龙网记者来到刚刚搬迁至长安街民族饭店斜对面凯晨世贸中心中座F2层的英国路透社驻北京记者站,接待千龙网记者的是一位大约30来岁、偏瘦高个的外国人。

  由于没有事先预约,千龙网记者一面为自己的冒昧来访表示歉意,一面提出本人此行目的是来了解路透社采访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的报道情况,比如派出了多少记者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报道、发了多少新闻图片和文字稿、这些新闻都包括哪些内容……没等千龙网记者说完,这位外国人用流利的中文打断千龙网记者的话说:“要说西藏的事情,就说西藏的事情,不用绕什么弯子。”

  一听此言,千龙网记者立即直奔主题:“我的问题非常简单,你们发了多少藏独分子抢夺北京奥运火炬的新闻?有没有图片?”这位外国人立即告诉千龙网记者,一方面自己可以上网去查看路透社的报道,另一方面需要千龙网记者提交一份《采访提纲》,便于他上报给他们的“老板”做好内容准备。这位外国人还非常主动地向千龙网记者要笔,并在千龙网记者的采访介绍信的背面写下了两个电子邮箱,然后将笔往玻璃茶几上一扣,招呼也不打、扭头就走了。

  4月14日当天晚上,千龙网记者赶紧将《采访提纲》发给了这位外国人所指定的邮箱。第二天(4月15日)下午,千龙网记者再次来到路透社驻北京记者站,却被前台接待人员告知,“他们都出去采访了,不在单位”。千龙网记者只好将自己带来的已打印好的《采访提纲》和采访介绍信都交给前台接待人员,并一再嘱咐请转交给路透社驻北京记者站的领导,请路透社领导一天24小时均可随时联系千龙网记者前来采访、摄像。

  第三天(4月16日)早上9点,千龙网记者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路透社驻北京记者站打电话,了解该社领导是否愿意接受采访,这位一直都不肯透露姓名的老外告诉千龙网记者,他已经将《采访提纲》交给了“老板”,而他无法确定“老板”什么时候接受采访。为此,千龙网记者于4月16日下午第三次来到路透社驻北京记者站,见到了被称为该社“老板”的“大中华区时政首席记者”姓林的先生。林先生告诉千龙网记者,路透社不接受任何采访,“不是我们怕接受媒体采访”,而是路透社正在与加拿大一家资讯公司合并。

  路透社与其他公司合并是否真实,千龙网记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求证;公司合并与接受采访有多大联系,千龙网记者更无法去求证。而在请千龙网记者进入路透社一会议室座谈时,千龙网记者因被对方冠以“定罪推理”的“新闻逻辑”而与对方发生争论,林先生则称千龙网记者来路透社驻北京记者站采访是一种“踢馆”行为,并让千龙网记者答应不报道争论的细节问题。这种“虚晃一枪”的拒绝接受采访的方式,千龙网记者虽然不是头一次领教,但是,像美联社驻北京记者站先“虚晃一枪”而后“隐姓埋名”的拒绝法,更显得“门槛”太高。

  4月14日下午,千龙网记者在长安街天安门附近先用电话联系美联社驻北京记者站,表示要登门采访,却被对方告知:“美联社不接受登门采访。你要采访,可以先把《采访提纲》发过来,给我们先看看再做安排。”

  14日当天晚上,千龙网记者如约给美联社驻北京记者站发去了同样的《采访提纲》。4月15日上午,千龙网记者来到美联社驻北京记者站所在的建国门外交人员公寓门外时,该社人员在电话中一再表示“美联社不接受登门采访”,“我们商量过了,我们确实没有办法回答你的这些问题,因为我们不是总社。”

  接连三天,千龙网记者两访法新社、三访路透社、两访美联社,亲身体验了世界三大通讯社均以不同方式拒绝接受采访,对此,记者百思不得其解。记者有新闻采访的自由,采访对象也有拒绝接受采访的自由,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这让千龙网记者想起一些西方媒体同行在中国采访时,一旦遇到采访不顺利的情况时,经常说中国政府喜欢“报喜不报忧”;他们还经常抱怨中国政府对于负面新闻经常采取封锁消息、不愿公开披露信息、限制外国记者自由采访,甚至主观认定其中一定会有其“难言之隐”。那么,按照西方媒体的这一“新闻逻辑”思维,又该如何解释千龙网记者这次采访屡遭拒绝的真相呢?这其中是不是也有什么难言之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藏独分子打砸抢烧恶劣行径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对藏独分子破坏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真相也看得越来越清楚,而对于一些西方媒体的歪曲事实的报道,越来越多的民众也开始质疑西方媒体这种“有选择性”的新闻报道方式是怀有某种目的和倾向性,我们不知道法新社、路透社等这样的世界性的通讯社是不是也有怀有这样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呢?对此,千龙网将继续报道,敬请关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