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的孩子:西方视角下的“白求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10:19 新世纪周刊

  -罗屿

  这并非西方人对中国历史的恣意想象,他们只是站在更客观的角度,讲述了“白求恩”似的人物——英国青年何克在 中国的故事

  甘肃山丹祁连山脚下,英国人乔治·何克的墓碑静静矗立了63年。他的故事,当地百姓所知不多。文献记录中也不 过寥寥几笔——为了革命理想来到中国,在战火硝烟中救助了一群孩子,不幸罹患破伤风,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时年仅30 岁。和同样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白求恩相比,很显然,何克并不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记忆里。

  随着电影《黄石的孩子》的上映,这种状况多少会改变。该片以何克为原型,用将近2个小时,浓缩了他在中国的8 年。影片由中、澳、德三方投资,好莱坞人气小生乔纳森·瑞斯·迈尔斯饰演何克,周润发、杨紫琼甘当“绿叶”,分饰西点 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员陈汉生,以及做着黑白道生意的王老板。“陈汉生与王老板,并没有真实的原型,他们或许是何克见到的 中国人的浓缩。”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解释说。

  斯波蒂伍德,中国人并不陌生。由其执导的《明日帝国》曾创下007系列最卖座的票房神话,他也因此成了好莱坞 最著名的导演之一。这部《黄石的孩子》,他却选择了独立制片之路,花费8年时间准备。自2004年起,多次到中国采景 ,在甘肃、敦煌一待就是好几个多月。一开始,斯波蒂伍德的定位就很清楚,“这不是部好莱坞电影,不然,何克在片子里可 能不会死”。之所以选择了人物传记片,他说,这个故事感动了他。在拍摄过程中,他一次次感到心灵的冲击。

  寻找何克

  故事原型何克,毕业于牛津大学,1937年来到中国担任战地记者。曾见过聂荣臻和朱德,1942年成为陕西宝 鸡双石铺镇的一所工业合作学校的教务长。1944年,为避战乱,他带着学校里60多个中国孩子长途跋涉,从双石铺镇转 移到甘肃山丹,随后担任校长。1945年患破伤风逝世。同年,其著作《我看到了新中国》,在美国及英国出版。

  第一个想把何克的故事搬上荧幕的,并不是斯波蒂伍德,而是另外一个英国人詹姆斯·迈克马努斯。在中国采访了多 位与何克有交往的人后,他开始一步步还原何克的故事,并写出剧本《苦海》。

  和大多数西方孩子一样,斯波蒂伍德第一次知道南京大屠杀,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上。但是,那些描述带有欧洲人的主 观偏见,且日本人在战争中的暴行被轻描淡写,一笔掠过。

  1995年,斯波蒂伍德制作电影《广岛》,查找了二战期间与日本相关的所有资料。那时,他发现了一卷由一些普 通日本兵拍摄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胶片,这些胶片被美国军方收藏,上面布满灰尘,几乎从没有人打开看过。直到现在, 斯波蒂伍德回忆起,仍把“可怕”二字挂在嘴边。

  1997年,他读了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写的纪实文学《南京大屠杀》,“我感到震撼,太多的西方人不知道这段历史 ,而它本不应被忽略。”于是,斯波蒂伍德准备做一个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迈克马努斯的剧本刚好把这个机会带给了 他。

  斯波蒂伍德、迈克马努斯又花了4年时间一起修改剧本。直到2003年,剧本最终完成,他们开始寻找制片人、投 资人。巧的是,该片的三位外籍制片均为犹太人。他们对于二战期间遭受日本侵略者残害的中国人民,有着非常特殊的理解和 同情。

  2004年到2005年,斯波蒂伍德多次到中国采景、考察,从南到北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按照该片中方执行制片 二勇的说法:“这个固执的老头,希望更多地还原历史。”

  当然,《黄石的孩子》并非纪录片,为了方便拍摄电影,将故事发生地从陕西双石镇改到湖北黄石,何克的迁徙也从 黄石开始。“我们只知道何克曾经在中国看到过日本军人做过许多残忍的事情,但是史料中并没有记载他是否亲历了南京大屠 杀。”斯波蒂伍德表示,完全还原真实细节是不可能的,他更多地是忠于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因而改编时,他抛弃了许多枝蔓 ,把一些时空做了混合,让故事更加戏剧化,冲突更强。

  斯波蒂伍德的目的,是拍一部充满人情味,且有政治见解在里面的电影。“很显然,这部片子是不可能在日本上映的 。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北美和加拿大的放映商是索尼经典,这是个日本公司。”斯波蒂伍德笑着说。

  孩子,请讲中文

  4年前,周润发收到斯波蒂伍德邀请,出演片中新四军军人陈汉生。斯波蒂伍德亲自把剧本送到周润发当时拍片的剧 组。“我不知道为了给我剧本,他跑了多远。”在周润发眼中,斯波蒂伍德就是这样执著的一个人,这部电影就像他的儿子, “揣在怀里多年,一直呵护着”。2008年3月,周润发在香港举办了首次摄影展,其中的得意之作就是斯波蒂伍德爬在摄 影机后面努力奋战的工作照。每一条皱纹都逼真地抓拍下来,包括他的满头白发。

  除了周润发等明星,斯波蒂伍德找到其他演员也是颇费周折,尤其是片中几十个孩子的扮演者。2004年,斯波蒂 伍德通过山丹当地政府,联系到何克当年收养的儿子,也就是片中老四的原型,聂广沛老人。通过这一线索,他又陆续联系上 了当年那些孩子中至今健在的十几位。他们分别居住在东北、北京和山丹等地。

  斯波蒂伍德经常辗转于各地找老人聊天,了解当年发生的故事。每个人童年的样子,在斯波蒂伍德脑中都已成型。同 时,剧组派出大批人到洛杉矶、悉尼、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寻找25个英文流利的小演员。先从照片筛 选,之后见本人、试镜,最大限度地和斯波蒂伍德的想象契合。

  最难找的是片中“孩子王”石凯的扮演者,他有大段台词,因此外籍制片决定,要找个英文很棒的孩子。剧组最终挑 中了8岁便随全家移民至澳洲的李光宇。“选择他,可能更多是考虑到西方市场的票房。”斯波蒂伍德有点无奈,如果让他选 ,他更愿意找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据说,成片时,石凯的戏被斯波蒂伍德剪了大半。

  对于导演的做法,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中国制片二勇解释,很多孩子对于几十年前的历史已经没有感觉,这种麻木,可 怕也很可悲。据说在黄石的首映式上,李光宇用流利的英文介绍,自己来自澳大利亚。当时,周润发便说:孩子,请讲中文。

  2006年11月影片正式开拍。斯波蒂伍德带着百余人的剧组重走何克的“中国之路”,从上海、南京、横店,到 黄石;穿过雪山、戈壁、沙漠,走上丝绸之路,最后抵达了山丹。不光是路途上,剧组把当年何克的心路历程也重新走了一遍 。

  为了恢复1937年时南京城的旧貌,斯波蒂伍德在开拍前就多次到南京实地考察,但是由于当年幸存下来的老建筑 都已经被保护起来,根本不容剧组近身。“我们只能根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提供的成千张照片,自行搭建场景,以重现当时景 况。”战争岁月里血流成河的惨况,生命微如累卵的脆弱,在震撼了主人公何克的同时,也震撼了观者。

  不光是在大场面上力求还原历史,斯波蒂伍德对于一些细节也做了深入研究。比如周润发在片中的一句台词,有关当 时国共两党的关系——“我们有时是朋友,有时却是敌人”。片中很多布景,都是斯波蒂伍德跑到潘家园旧货市场淘来的。就 像石凯经常拿在手里的蛐蛐罐,表现的是在如此惨烈的战争中,那种对生命的渴望。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所有日本人扮演者, 都是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

  生命影响生命,不分种族

  《黄石的孩子》刚上映,就有人找到中国的出品方其欣然影视,让其解释为何“共产党会讲流利英文”。作为该片的 国内推广,总经理侯俐觉得这问题有点可笑。“难道我们的共产党人都是柳云龙那样?像周恩来、邓小平哪个不是留学国外? ”让她最觉无奈的是,还有人提出,影片国共两党的服装怎么这么相像。“如果我们中方制片组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会搞错,那 这个片子早就要被喊停了。”

  最近几天,侯俐一直在网上看影评。“必然会有一些质疑之声,我们也承认在某些细节上的瑕疵,但是我一直把这个 片子定位在文化电影上。”侯俐口中的文化电影,既不同于大场面的商业片,也不同于小众的文艺片。“我是希望,能有更多 人在2个小时里静下来,反思一下那段历史。它,其实并不遥远。”

  剧组通过多次讨论,觉得孩子才是剧中真正的主角。60个孤儿,他们的梦魇,他们的扭曲性格,他们的恐惧,都让 人体验到战争的残暴。他们与何克是一种互相救赎的关系,他们相遇,互相学会了爱与关怀。于是,他们不再恐惧,每一个人 在遭遇人生变故之后,学会了不用怨恨来生活。

  片中最感人的,还是几位原型老人在结尾那几句怀念何克的话。老人中最小的也将近80岁,几年前他们还会定期从 全国各地赶往山丹聚会,在何克的墓前陪他说说话。其中有个叫孙必栋的老人,他说自己这些年来每天都拿着放大镜在报纸上 找关于何克的消息,“但是太少了,没有人知道他。”电影上映之后,何克的报道多了起来。“现在好了,一翻报纸,尽是何 克的故事。”老人把每篇都剪下来,仔细贴好。他说,这是他每天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