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金压力和地市阻力下统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7日23:56 中国经济周刊

  经过黑龙江各相关部门的测算,如果按分布式数据库建设全省的劳动保障信息网,仅社保地市级数据库软硬件投入就得4亿多,每个地市的投入都在2000万元以上,而且,随之而来的运营费用、维护技术力量短缺等问题却很难有着落。而2004年,黑龙江省全口径财政收入648.3亿元,支出就达758.5亿元。

  黑龙江省劳动保障信息中心主任徐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政府在社保信息化上的投入是显性的,但信息化所带来的收益却是隐性的。当然,实现信息化后,能够加强基金管理,堵塞漏洞,但这个收入和信息化的支出是两个渠道。因此,各地在‘金保工程’建设初期的积极性不高。如果财政无法提供充足的支持,‘金保工程’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这样的一笔巨资,以黑龙江省当时的形势而言,财政想全力支持也无能为力。”据徐树介绍,经过省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的研究,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意,黑龙江省提出了符合自己情况的解决方案:“先从基本养老保险开始,建设全省大集中数据库,开发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一步集中到省级的一个数据库,省去了市级资源数据库这个层次。”

  “我们充分理解部里三层数据分布的做法”,徐树说,“但从技术上看,由县市级统筹过渡到市地级统筹、由市地级统筹过渡到省级统筹,与由县市级直接过渡到省级的难度是一样的。先由县市级到市地级,然后再向省级过渡,不仅要多费二遍事,还会引起更多的混乱,要多付出很多成本。所以我们的设想是,直接上升到省级集中。因为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

  在资金压力和地市阻力下“统筹”

  “老实说,这也是缺少银子想出来的最实际的办法。我们甚至设想了服务外包的形式,和企业合作开发应用软件和硬件的日常维护。我们的设想得到了省里的大力支持,但是当时承担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一是省级大集中没有成功案例,风险大;二是劳动保障系统还没有开发出相应的三层架构软件;三是自己没有机房,将数据库服务器等核心设备放在电信运营商处,数据库没有放在自己手里,安全如何保证?”徐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除了在技术上的担心外,黑龙江社保省级统筹计划更遭到了来自地方的阻力。

  提高社保统筹层次的本质,是对各级政府对基本养老保险主体责任的调整,因此必须得到各级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地方一度对此很抵触,有的社保局长就直接告诉我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随时都会有三亲六故甚至领导找上头来,让帮帮忙,如果集中到省里,我们就没有什么权力了”,徐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所以,即使我们提出地方的这笔投资都由省里出,还是有些市县反对,宁可自己花钱再搞一套。”

  “过去由于缺乏规范的业务流程,一些单位或个人会钻业务处理不规范的空子,造成不应有的缓缴甚至漏缴和挪用现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社保局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好在省级各个部门对我们的设想都很支持。因为,这不仅是统一全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大好时机。而且可以在实行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和做实个人账户的同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在测算方面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据徐树介绍,黑龙江省社保省级统筹设计的最大亮点是采用大集中数据库系统,省级建设和维护以省财政投资为主,各地不需要建设数据中心,不需要购买和开发软件,只需要维护本地局域网和提出业务需求。“这使各地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够摆脱过多的技术困扰和经费压力,也使各项政策得以顺利落实。社保的政策变化是非常频繁的,每一次变化都要涉及软件的更改,而现在我们不用为此担忧了。最直观的变化是,过去调整养老金待遇时,需要全体社保经办机构人员近3000人工作两个月,还差错不断,现在计算机调整不超过3个小时就全部到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