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社保转移提高统筹层次是根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7日23:56 中国经济周刊

  据徐树介绍,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两类四种:一类是面向城镇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城镇企业养老保险、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一类是面向农村的农村养老保险。这四种制度在缴费方式、缴费率、缴费主体、记账方式、待遇给付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虽正在有逐步统一的趋势,但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有着本质的区别:城镇养老保险,是多支柱的体系,各级政府有“兜底”的责任,实际上是为养老保险进行了“再保险”;而农村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之初便假定了“以地养老”的前提,根本没有考虑农村城镇化问题,基本上是单一基金积累制的个人储蓄性保险,保费收益率低造成参保人群小,很难算是真正意义的社会保险。在这种制度冲突的情况下,作为农民工就成了“骑墙者”。农民工要进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比较困难,而退回到农村的养老保险体系,地方财政同样也没有动力进行配套资金支持,于是造成退保潮屡演不绝。

  “赤手空拳出来,在不属于自己的城市打拼几年后,发现自己仍然不属于这个城市,以逐月缴费的养老保险费为象征的养老保险关系茫然无着,这已经不仅仅是农民工的心态了。”徐树说。

  对于离开黑龙江到北京工作的王滢来说,社保转续仍然只是一个梦想,“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北京并不接受我在哈尔滨交了将近十年的社保,我只能在北京的单位另起炉灶重新缴纳。”王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原来缴的那些钱怎么办?我不知道,而且我还听说,像我这样没有北京户口的,即便在北京交够了15年,也没有资格在北京领取养老金。”

  王滢在咨询了北京和黑龙江社保的工作人员之后得知,自己可以随时或者在退休后把自己的社保转回哈尔滨,但是只能转移自己的个人账户部分,“(现在的)单位给我交纳的部分都将沉淀在北京做奉献。”

  “人往高处走,一般来讲,我们这里都是转出去的多,转回来的少。”黑龙江社保局副局长姚丽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其实不止是北京这样的发达地区不愿意接受社保的转移,我们这样的不发达地区也不愿意只接收个人账户转移的社保,这些人回来还要吃我们的统筹,这部分缺口怎么办?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规定把转回来的都接纳了。”

  “但从目前已经实现省级统筹的省份来看,基本都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省级统筹,因为社保基金仍然没有统一在省里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研究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省级统筹的实现势必要遭遇地区之间的经济不平衡难题,那么全国的这种不平衡就更加严重,因此,在我看来,全国统筹仍然遥遥无期。制度的制定容易,但是执行却难,社保的执行就更难。”

  张车伟表示,解决社保转移难,提高统筹层次的确是根本,“但我不赞成一步就实现全国统筹。”他认为,全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大于一个省,即便是缴费比例一样,缴费负担的差距也十分巨大,不如先实现省级统筹,尽量减少跨省之间转移的障碍,反倒会避免更多的地域矛盾。“现在实现全国统筹,未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记者手记

  养老金能养老吗?

  “进了企业的门,就是企业的人。”这是上一代职工最朴素的想法了。那时,他们的工作基本固定,按规定退休以后还有一笔基本不低于当时工资标准的退休金。于是,在一个企业干到退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然而,进入到21世纪,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和人员流动性的增强,如何养老以及社保转移难等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地出现了。

  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专家陶志勇表示,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其制度框架已基本确立,但仍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虽然持续加大,但“十五”期间社会保障所占份额仅相当于财政支出的12%左右,既远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0%左右),也与国家“十五”计划提出的15%-20%的目标有相当距离。财政投入不足主要是在责任不清等因素影响下导致的,并非是单纯的财力不足。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中的中央和地方财政责任划分依然模糊。虽然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投入在大幅增加,但并非一种刚性的增长机制,而地方财政的投入极少,几乎处于缺位状态,以至形成了企业找政府、地方找中央的非良性格局。

  “一些职工仍然游离于现行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之外。相当数量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还没有纳入制度的覆盖范围”,陶志勇说,“根据2007年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城镇职工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的比例分别仅为70.6%、51.7%、68%、35.6%和22.1%,一些私营和个体企业中,职工参保的比例明显偏低,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仅为36.9%和31.3%。如果再考虑社会保险政策执行中一些用人单位欠缴保费的因素,社会保险的实际覆盖率还将更低。尤为突出的是,困难企业和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普遍缺乏医疗保障。目前我国4000万企业退休人员中大约有五分之一左右医疗保险缺失,只能用养老金来支付医药费。”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几乎没有人能够说清自己需要缴纳多少社保,也不知道自己退休以后能够拿到多少退休工资。很多人的社保因为频繁地转换工作而多次中断,但自己却不很在意,一脸茫然,因为一来看不懂,二来觉得自己离退休还很远。

  “我早就给全家都买好商业保险了。”私营业主魏景升坦言,“社保对于我们这些个体经营者来讲缴纳比例不低,但是未来的保障却严重不足,所以我必须在自己有能力时给家人和自己上商业保险,至于社保,在我这儿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企业也有各种困惑,某企业老总告诉记者,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企业确实应该为所聘职工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这是企业的法律责任,责无旁贷。但是,对于户口在外地的职工,如果将来要转回户口所在地,为什么只能转走个人账户的部分而企业缴纳的全部留在了原缴纳地的统筹基金里?“我们是为职工缴的,如果把这笔钱让职工全部转走或者按照一定比例转走,我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

  没有人现在可以计算出自己的未来到底可以领到多少养老金,因为现在无法确定被保险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但各地社保部门均表示,最新的养老金计领办法总的来说,比过去的计算方法更科学,体现了在职职工缴费越多,缴费时间越长,将来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的特点。

  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中心赖平耀主任介绍,中国正走向“高工资” 时代,2007年前11个月,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更是达到10%。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20年后工资应是现在的4倍。但也有专家指出,如果物价水平每年保持4%的增长,就意味着账户中的钱在20年后的购买力相对要下降一半。

  一些专家则回避谈论这些问题,他们告诉记者,“这太敏感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