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纪实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5日23:3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这是一只令人心碎的小手:伤痕累累的手中,紧攥着一支笔。孩子的躯体被无情的砖石掩埋。 这是万人揪心的一刻:废墟上的一座闹钟,已经损毁。留下的,是那个永远定格的时间——14时28分。 2008年5月12日,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能量的汶川大地震,在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释放。霎时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 汶川、北川、茂县、理县……一栋栋房屋倒下,一座座桥梁坍塌,一个个生命消失。 8.0级大地震!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 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灾难,让中华民族迸发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力量。一场抢救群众生命、抗击地震灾害的斗争,在中华大地展开。 托起生命的希望——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人民安危牵动着中南海。 灾情传来,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震后两小时,温家宝总理赶赴地震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灾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决策、紧急部署—— 地震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任总指挥,全面负责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5月14日,灾后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 5月22日,灾后第十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又一次专题研究抗震救灾工作,强调要继续搜救被困群众,切实把搜救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乡村,特别是要抓紧彻底排查边远乡村,努力做到无一疏漏。 面对千头万绪的救灾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精髓。灾难面前,关爱生命、抢救生命、为了生命,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决不放弃……所有这一切,成为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辉煌升华和深刻拓展。 中南海的灯光彻夜长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心与灾区人民的心一起跳动…… ——5月16日,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乘飞机赶赴四川省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5月22日,了解到灾区安置受灾群众急需大批帐篷,胡锦涛立即赶赴浙江省湖州市,实地考察救灾帐篷生产情况。 ——5月25日,胡锦涛又专程前往河北省廊坊市,实地考察救灾过渡安置房生产情况。 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当天赶赴灾区之后,于5月23日再赴灾区。他走上废墟,走进野战医院,走进帐篷小学,走进灾民临时安置点…… 同样心系灾区的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或到救灾第一线指挥救援,或主持会议部署救灾工作…… 抢救生命、抗震救灾,从中央到地方,各方面迅速行动起来。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紧张忙碌。汇集灾情、下达指示、调兵遣将……在救灾的不同阶段,总指挥部成了流动指挥部,先后在北京、在灾区帐篷里、在行进的火车上,召开13次会议,对抗震救灾工作及时作出具体部署。 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省份也迅速动员、紧急行动。 一队队解放军和武警、公安消防官兵,一支支医疗队和专业救援队、一家家新闻媒体记者,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与此同时,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在全国展开。 世界关注着中国的抗震救灾。《新西兰先驱报》发表社论称,中国政府正以高效率、体恤民众和公开透明的态度积极应对地震灾害。在距奥运会开幕不到3个月时发生的这场大地震证明:中国能够经受住突如其来的考验。 以人为本,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以人为本,中华民族的力量紧紧凝聚。一个大写的“人”字在山崩地裂中巍然挺立! 托起生命的希望——11万子弟兵上演“生死突击”,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关键的作用 都江堰告急,什邡告急,绵阳告急……汶川、北川、茂县、理县音讯全无。无数生命在呼唤,人民子弟兵紧急集结。 地震发生第13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 地震发生第2小时07分,成都军区2架察看灾情的直升机冒雨起飞。 同一时间,驻灾区的9100名官兵紧急出征,南北并进开赴救灾一线。空军各个机场、各个飞行部队,按照打仗标准,完成起飞前的准备…… 距地震发生不到10小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就有1.2万名官兵进入四川灾区展开救援。在陇南和陕南,兰州军区3000多名官兵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区…… 争时间,抢速度,救生命!13日7时45分起,23架军用运输机和12架民用客机,不间断飞行78架次,将在洛阳、武汉、开封等地集结的10891名官兵及救灾装备运抵成都地区4个机场。 空中运送、铁路输送、摩托化开进……参加抗震救灾的部队向灾区全力挺进。短短几天,全军和武警部队投入现役部队总兵力达到11万人,涉及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专业兵种包括地震救援、防化、工程、医疗防疫、侦察、通信等20余个…… 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自5月12日14时28分起,震中汶川没有了消息,10万百姓生死不明。 2个小时过去,4个小时过去,10个小时过去……汶川怎么样了? 党中央在关注,全国人民在关注。 “由党员和班长骨干就地组成200人的突击队,携带干粮、水和抢险工具,徒步前进,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汶川。”13日凌晨1时12分,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果断下令。几分钟前,王毅和他所率领的救援部队经摩托化行军抵达古尔沟。此时,前进的道路已被巨大的山体塌方堵塞。 “快!快!快!到汶川、上一线、救群众!”王毅和他的挺进小分队踏上了挺进汶川的征程。 山还在摇,地还在颤……人民子弟兵,这支曾创下世界军史上急行军奇迹的部队,再次依靠双腿与恶劣的天候和地理较量。13日23时15分,武警部队作战指挥部接到了来自汶川的声音——挺进小分队用双脚征服90公里艰难险阻进入汶川县城,成为到达这里的第一支救援部队。 13日20时15分,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军长许勇率领的救援小分队突进汶川映秀镇;14日凌晨,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李亚洲带领的300人救援分队赶到汶川县城…… 与世隔绝30多个小时后,汶川盼来了穿迷彩服的救援队伍。 就在救灾部队突进汶川的第二天,另一场惊心动魄的突破战在空中打响。 这是个间歇性的降雨天。没有准确气象资料,没有地面引导;地形复杂,高原缺氧……但是,茂县的灾情不容空降兵循常规、细掂量。 14日12时25分,队长李振波带领15名突击队员,身背小型卫星通信站、超短波电台和夜视仪,勇敢地从5000米高空跃出飞机舱门,跳向这片急待救援的土地。家在德阳八角镇的班长任涛,奶奶在地震中遇难,岳母重伤,他把悲伤埋在心里,成为15名空降勇士中光荣的一员……2小时40分钟后,茂县灾情第一次传了出来。 与此同时,成都军区某红军师500名官兵组成的救援队,把绳子绑在身上相互牵拉着,从悬崖峭壁上开辟通道,迅速赶到茂县…… 山体塌方、桥梁断裂、路基损毁……没有路,大型装备就进不来,大型救援就无法实施。 时间在分秒流逝,那些依旧被掩埋在废墟里的一个个生命让全国人民揪心……打通“生命线”,成为抗震救灾的又一重中之重。 14日下午,武警交通部队紧急抽调各地机械操作手,组成抢险突击队进驻都江堰紫坪铺;第二炮兵在全国7个省市抽调的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也迅速在北川集结……一支又一支工程部队,在悬崖边,在高山上,展开抢通生命通道的接力。 15日18时,绵竹至北川的道路被抢通; 15日21时40分,震后第一条通往汶川县城的道路被抢通; 15日23时15分,丹巴至理县40公里道路被抢通…… 一条条生命之路的抢通,扫清了救援大部队全速进入灾区的障碍。 至16日早晨,救援部队突击到了四川所有受灾乡镇。19日14时,救援部队进入到了1480个受灾行政村。 人命关天,顾不得急行军的疲劳,官兵立即投入紧急救援。 撬棍、千斤顶、张力器、起重机……一切能利用的工具,一切能想到的办法全都用上。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带来了搜救犬;海军陆战队带来了能够发现10米以下微弱体征的生命探测仪……为了不伤到幸存者,官兵们用双手掏、挖、刨。 汶川不会忘记这样的声音——“让我再救一个吧!”这是一位战士余震中冒死要冲进危楼救人时的哭喊;“下边还有人吗?”那是在梳理了一遍又一遍的废墟上,子弟兵发出的声声呼唤。 历史不会忘记这样的画面——一个个在塌楼中艰难接近生命的身影,一双双托举担架送伤员上车的大手,一张张疲极困极酣睡在乱石中的憔悴容颜。 ……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哪里有呼唤,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的壮举。到21日21时,解放军、武警官兵共从瓦砾堆中解救生还者3323人,转移受灾群众47.5万人…… 抢救!抢救!抢救!八一军旗引来生命之光。 托起生命的希望——共产党员、白衣天使、专业救援队、志愿者……为灾区人民擎起一片天 抢救生命,这是与死神的赛跑。 北川县县长经大忠被垮塌的大楼掩埋,从废墟爬出后,忍着伤痛迅速组织救灾。 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分工负责医疗救援。可是,县中心医院不存在了,王洪发的任务变成了救人。他机械性地奔跑着,不停地用手刨,先后从废墟里救出10条生命。下午4时,了解到北川小学教学楼压了很多学生,王洪发又赶紧往学校跑…… 到13日凌晨,王洪发终于找个空闲,一屁股坐在泥水里。这时,他才想起了儿子,想起了埋葬儿子的那堆废墟。 噩耗相继传来,二姐、侄儿、岳父等15位亲人已离王洪发而去…… 灾难来临,理县通化乡卡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朝军立即组织伤员、老人和孩子向山外疏散。通讯中断,他又派人徒步到乡里报信……4小时后,当他赶到卫生院看望地震中受重伤的儿子时,儿子已经永远离开了他。 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理县杂谷脑镇243名党员就自发集合到镇政府院内,在镇党委的带领下奔赴各偏远村组,紧张有序地组织群众自救互救;绵阳市涪城区, 28名党员领导干部立即包片巡查灾情,3.1万名党团员迅速分赴抗震一线…… 在危如累卵的建筑物下搜救幸存者,在巨石不时滚落的山道上打通“灾区孤岛”,在滚滚泥石流中指挥群众转移……历尽劫难的废墟上,灾区10余万基层党支部、300万共产党员成为稳定人心的“主心骨”、排危除险的“先锋队”、帮助群众的“贴心人”。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