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干预驱散心灵余震(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3日11:59 央视《今日关注》

  方新:

  是这样的,遭受的创伤性事件严重程度不同,不同比例的人群会发展成真正的创伤病人,比如像当年的犹太集中营,幸存者可能50%到55%将来都会发展成创伤的病人,有很多的闪回,在若干年以后还会有闪回。

  主持人:

  经常会在梦里边或者什么时候出现。

  方新:

  对,惊醒,做噩梦。他们会通过酗酒,有的是吸毒,抑郁、自杀等等来缓解自己痛苦的感觉,像自然灾害,一般的自然灾害,比如洪水等等,可能2%到10%的比例会发展成慢性创伤性病人。但是我觉得这一场大地震对人心灵的伤害太大了,而且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所以我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比例,可能几年之后才会得到这样的比例,我相信这个比例会远远高于10%。

  主持人:

  所以我们这次注意到到灾区的这些心理志愿者,他们去做的工作我们统称为心理干预。

  方新:

  心理援助。

  主持人:

  对,心理援助或者心理干预,这个概念和治疗是不一样的,治疗可能需要多长时间以后,发现他真的是一个心理上是有病的需要治疗的人。

  方新:

  对,是这样的,实际上有点像人躯体受外伤了,可能他需要一些简单的包扎,到他发展到严重的一些躯体疾病,比如肾衰竭、骨折、脑外伤,就需要特别专科的医生来给他进行施治。一样,心理的援助也是从非常简单的心理的抚慰一直到专科的心理治疗,可能专业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

  像杨扬这些在体育界或者演艺界的名人,他们到灾区去做志愿者,他们这种心理援助的作用?

  方新:

  非常好,我觉得他们做得很专业,他们是和专业的人员在一起,确实在那样的时间、那样的场合,做这样的事情是非常好的,而不是直接打开伤口,他们两天之后又走了,这些孩子就很可怜了,但是我觉得这支队伍做得非常好。

  主持人:

  有什么样的画面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杨扬:

  实际上我们去之前还是挺忐忑不安的,即使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但是没到地方的时候,对于我们几个来说心理还是挺忐忑不安的,当巴士到了地方以后,我们看到有一些孩子已经在场地中间打篮球,那个时候的感觉心理就放松下来,不是我们想像中特别悲观的场面。到了以后我们还没等走到场地的时候,学生就开始鼓掌。其实我的感觉实际上在那一刻他们是鼓励了我,对我来说也有一些胆怯,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虽然有的知道。他们的鼓励也让我很兴奋,包括其他几位,我记得当时高敏是用了四川话在激励他们,而且像高敏因为一直在加拿大当教练,她面对过很多的孩子,很有经验的,包括亚萍,还有薛军,大家表现得都特别地积极,跟孩子的沟通好像很自然,不是说开始像我想像中的那么忐忑不安,所以其实是那些孩子给了我们很多激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