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剧之渴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12:13 SMG《七分之一》

  光阴如剧3—渴望

  【画面】

  (电视剧镜头:片头,北京四合院,旧闹钟,主题曲响起:《好人一生平安》,拉低歌曲声音,进解说)

  【解说】

  1990年,一个普通车间女工刘慧芳的命运,让全中国人跟着牵肠挂肚。她和宋大成之间的纠葛,她和王沪生短暂而充满磨难的婚姻,她的善良、她的包容、她的忍辱负重,赚足了观众的泪水,成为1990年中国人最深刻的集体记忆之一。《渴望》长达50集,创造了中国国产电视剧的新纪录。

  (片段实况)

  策划这个故事的,是当时担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的郑小龙,他和李晓明、王朔、尤小刚等人一起,完成了《渴望》的故事大纲。

  【采访】郑小龙 (《渴望》策划 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

  我们几个人就先说定位,我们要拍一个女的。//拍一个什么样的女的好呢?就是把一切善良都放在她身上,一切我们男人认为的美好都放在她身上,然后给她制造各种各样的磨难,是这么开始的。

  【解说】

  尽管今天看来,《渴望》的剧情非常简单,刘惠芳的性格塑造过于完美、过于理想化。但是,剧中展现出的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让观众感同身受。

  【采访】郑小龙(《渴望》策划 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

  《渴望》是非常充分、非常真实地贴近那个时代,反映那个时代当中老百姓对真善美的追求。

  【解说】

  80年代中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个体户的出现、辞职"下海"的热潮,给经济建设带来了活力。但同时,利益的冲撞也使得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经历了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一切向钱看、利益至上,成为不少人的信条。这种变化在《渴望》中也可以找到影子。

  电视剧片断 间隔

  刘慧芳弟弟:"象我们这样的家庭,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有了钱才他妈的是真的!我决定了,今晚47次我与大头直奔广州!"

  【采访】尹鸿 影视研究专家

  第一次人们说开始用利益这样一种价值尺度,来判断做一件事情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人们开始在考虑人跟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会用金钱去衡量,会开始使用利益去衡量,会开始说这个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利,对你有没有利,我们开始用利益去衡量。

  【解说】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的《渴望》,通过王沪生这个角色,集中反映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功利的人生态度。王沪生的每一次选择,都透着功利的味道,当身处困境时,他选择了刘慧芳。

  (剧情实况:王沪生追求刘慧芳)

  【采访】 孙松

  那个时候王沪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刘惠芳就是救命稻草啊。只有找到了刘慧芳,我王沪生才能存活,否则连生存都不可能。

  【解说】

  当笼罩在王沪生头顶上的乌云散去,王家平反之后,王沪生便将刘慧芳的恩情抛在了脑后,这时候,对他来说,自己的幸福、自己的爱情才是最最要紧的。

  (剧情实况:王沪生追求肖竹心)

  【采访】 孙松

  刘彗芳是月亮,肖竹心是太阳,太阳来了月亮就失去了她的光芒,太阳走了呢,月亮还可以凑活,是这么个过程。

  【解说】

  如果说王沪生是当时人们功利思想、利己意识的集中体现,那么刘惠芳就代表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呼唤。历经了十年动乱道德滑坡的阵痛,人们渴望真诚、友爱、无私传统美德的回归。《渴望》所包含的亲情、友情、邻里之情、同事之情等人间真情,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吸引着每一个人。

  【采访】 张凯丽

  在这一刻,真是像火山一样的,那种冲击力,那种浓度,这种爆发我都不好形容,潮水一样的,闸门打开,宣泄出去了。人们在这其中得到了一种满足,一种愉悦/在剧中都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影子,所以他感同身受。

  (剧情:刘大妈向王沪生泼水)

  【解说】

  《渴望》第46集,刘大妈将这个让自己女儿饱受折磨的男人赶出了自家小院,观众对王沪生也恨得咬牙切齿。一时间,"举国皆哀刘慧芳,万众皆骂王沪生"。《渴望》播出后,剧组轮回在全国各地举行见面会,王沪生每每受到观众们的声讨。《渴望》所引发的狂热,让观众们一时分不清戏里戏外。

  【采访】 孙松

  当时真的挺厉害的,当时我到西安的时候,那个时候飞机是晚上到的,一下飞机的时候,那个整个灯全亮了,飞机场上全都是人,我下了飞机我就让着,叫好人先行,因为我看不见人,我怕他们打我。

  【解说】

  人们的爱恨如此分明,《渴望》热播后,刘慧芳在剧中穿着的这种圆领外套,就成了最时髦的服装。而刘惠芳的扮演者凯丽,也成为那个时代百姓的精神偶像。

  【采访】 张凯丽

  见面会就是大家就像亲人一样的,抓着你的手,然后有的还泪流满面,特别特别激动。然后我就突然之间,就门口钉鞋的老头都认识你了,一夜之间谁都认识你了。

  【采访】尹鸿 影视研究专家

  《渴望》实际是一个回归之路,因为在这之前,我们的文化其实还一直在做中西文化的对比,一直在强烈地表达一种要背弃传统,向一个我们想像的一个现代化的中国迈进,但是恰恰在80年代末期以后,因为市场经济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带来的一些动荡,使得人们突然之间有一个怀疑,有一种困惑,有一种转向,而这种转向变成一个强制性的,就愿意想回到一个相对安全,相对温馨的一个“好人一生平安”这样一种文化状态当中,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带有一个心灵抚慰这样一种性质。

  【解说】

  当人们在金钱、名利、竞争的裹挟下,精疲力尽地挣扎时,刘惠芳、宋大成等人身上那些最朴素的东西,触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显得格外亲切、可贵。在观众的热捧下,《渴望》在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登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的统计数据表明,《渴望》的收视率达到了90%,这在今天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采访】 郑小龙 (《渴望》 策划 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

  公安部专门请《渴望》剧组开座谈会,然后说《渴望》造成了全国在播出的时候犯罪率的下降。

  【解说】

  这是一张当年《渴望》的宣传海报,上面写着:琐琐碎碎家常事,缠缠绵绵儿女情。《渴望》的成功,除了契合当时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呼唤外,还在于它是中国家庭伦理剧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在中国电视剧的历史上,《渴望》第一次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原汁原味地搬到电视屏幕上。

  (停顿,刘大妈有代表性的语言片断)

  【采访】郑小龙 (《渴望》 策划 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

  经过文革以后,那种教化的东西都太多了,政治口号似的艺术作品太多了,《渴望》没有口号化,《渴望》是写老百姓,不是写很高层的那些人。

  【采访】尹鸿 影视研究专家

  我们不能说是《渴望》一个作品,但是至少以《渴望》为一种文化标志,其实带来了整个中国后来的文化价值观的一个转型,就是向家庭化转化,以家庭价值作为重要价值。

  【解说】

  在《渴望之前,无论是《蹉跎岁月》,还是《新星》,都指向着宏大的社会主题。《渴望》的世俗气息,让观众第一次知道,电视也可以如此亲切。

  【采访】 张凯丽

  到今天为止,我那会儿最红的时候,还是现在平淡的时候,我从没有飘飘然的,因为我知道确实不是一部戏的功劳。它是很多很多因素,几十年出这么一部。//它不是说你这部戏怎么样,是因为这个时代又需要制造这么一个点,一个热点。就是这样,《渴望》就是当时的那一点。

  (剧情片段)

  【解说】

  《渴望》在制作上也获得了成功,堪称中国电视剧工业的一个里程碑。作为国内第一部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的长篇室内电视剧,《编辑室的故事》、《我爱我家》等在形态上无不深受其影响。从《渴望》开始,家庭伦理题材一直是国产电视剧撩拨老百姓情感神经的最佳剧种,也是传达出变动的社会格局中市井小人物心声的最佳载体。从90年代的《爱你没商量》、《牵手》直到新世纪的《中国式离婚》、《金婚》等,其中的情感模式、叙事风格,都多少能看到《渴望》的影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