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正平:政府转型仍是下一步改革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9日09:48  新世纪周刊

  周正平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趋势,有效地发挥政府在经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中的作用,是贯穿中国30年改革发展 历程的一条主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日前在“中非共享发展经验高级研讨会”上指出:经过30年 的改革,中国政府实现了从市场培育者向市场监管者、从经济建设主体向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从以GDP为中心向以人为中 心的转型。

  目前中国在市场形成发展中还存在某些矛盾和问题,突出体现在利率及要素市场化还相对滞后,中央及地方政府还在 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土地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资源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需求,许 多重要的资源价格,既不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不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

  迟福林认为,这些情况表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基本形成,但体制机制尚未全面定型,某些方面还有突出的 缺陷,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处于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之中,下一步,推进政府转型仍然是中国改革的一大主题和难题, 要动态地观察并不断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市场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政府的角色定位。

  中国仍然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经济增长、垄断行业改革相对滞后等突出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与政府转型还 不到位直接关联。因此,政府转型要和经济领域改革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从总体来说,现阶段政府经济性公共服务,应当满足 这样一些要求:保障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保障中长期规划的科学性和刚性;保障经济信息的公开性、及时性;保 障市场监管的有效性;支持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即由生存型社会开始步入发展型社会。迟福林认为, 当前政府转型的突出特点是以GDP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他分析说,中国过去的发展理念以物为中心,强调经济总量的 增长,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经济增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矛盾,中 央政府2003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迟福林认为,进入新阶段,更要突出强调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产品中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1994年分税制改革 划分了中央、地方的财权,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不明确,尤其是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划分不明确,地方 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承担了大量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财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加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农民收入长期偏低,农民自付公共服务费用的负担越来越重,“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 贵”等问题在一些地区比较突出。2003年的SARS危机,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责任不 到位的矛盾和问题。正是在这个特定背景下,中国政府突出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基本职 责,强调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目前,中国的公共政策正朝着以人为本、关注基本公共服 务的方向发展。

  新时期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治理结构中的一些矛盾也凸显出来。例如,行政成本增大、行政效率低下 的问题;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与表达渠道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与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利益主体 多元化与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的问题;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等等,都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治理结构提出新 的要求。为此,近几年中国政府着力推进政府转型,改善公共治理结构。

  2008年,中央政府作出重要决策,提出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以政府转型为重点、为目标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并把它作为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点。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和公民社会发 展的客观趋势,实现政府转型、改善公共治理结构,将成为中国下一步改革的重大任务。

  中国30年改革发展中政府角色转变的过程,是政府职能的调整过程,实际上集中反映了政府转型的历史进程与政府 职能的阶段特征。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政府转型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新世纪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